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1002发布日期:2024-07-30 17:3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属于空调。


背景技术:

1、空调制冷剂在通过压缩机通向外部时,会产生热量损失,影响到制冷剂的正常流通,进而使得空调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温度相对较高,导致室内降温效果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业中出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205158u,专利名称为:一种空调用过冷装置的中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上述专利公开了过冷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和散热鳍片相互配合对内冷管进行散热降温。但是上述装置的散热鳍片在内冷管外部,无法对内冷管内部流通的冷媒进行降温冷却,而且该装置的制冷方式单一,无法达到预期的过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包括过冷装置,所述过冷装置的一端连接到外机,另一端连接到制冷机,所述过冷装置包括用于冷媒流通的过冷管,所述过冷管上设置有s型结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从所述过冷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冷却管包括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上设置有进液分离结构,所述出液端上设置有出液分离结构。

3、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分离结构包括第一过渡管,所述冷却管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渡管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过渡管上分别设置有冷凝水进液管和冷气进气管,所述冷凝水进液管和冷气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

4、作为优选,所述出液分离结构包括第二过渡管,所述冷却管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过渡管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过渡管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液管和冷气排气管,所述冷凝水排液管和冷气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

5、作为优选,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气进气管之间设置有气体抽取管,所述气体抽取管上还设置有冷气抽取泵。

6、作为优选,所述过冷管中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7、作为优选,所述过冷管的上还套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和过冷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发泡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使用时在过冷管中加入冷媒,通过冷却管的进液端通入冷凝水,冷凝水在冷却管中流动从而对冷媒进行冷却,当冷凝水的冷却效果不好后,启动冷气抽取泵,冷气抽取泵将制冷机制冷产生的部分冷气通入到冷却管中,通过冷气对过冷管中的冷媒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过冷管内流通的冷媒进行降温冷却,通过多种冷却方式,提高了过冷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包括过冷装置(1),所述过冷装置(1)的一端连接到外机(2),另一端连接到制冷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1)包括用于冷媒流通的过冷管(7),所述过冷管(7)上设置有s型结构的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从所述过冷管(7)的内部穿过,所述冷却管(4)包括进液端(401)和出液端(402),所述进液端(401)上设置有进液分离结构(5),所述出液端(402)上设置有出液分离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分离结构(5)包括第一过渡管(501),所述冷却管的进液端(401)与所述第一过渡管(501)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过渡管(501)上分别设置有冷凝水进液管(502)和冷气进气管(503),所述冷凝水进液管(502)和冷气进气管(5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504)和第二截止阀(5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分离结构(6)包括第二过渡管(601),所述冷却管的出液端(402)与所述第二过渡管(601)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过渡管(601)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液管(602)和冷气排气管(603),所述冷凝水排液管(602)和冷气排气管(6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604)和第四截止阀(6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3)和所述冷气进气管(503)之间设置有气体抽取管(301),所述气体抽取管(301)上还设置有冷气抽取泵(302)。

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管(7)中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7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管(7)的上还套接有防护壳(8),所述防护壳(8)和过冷管(7)之间填充有隔热发泡剂(8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过冷装置,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过冷装置包括用于冷媒流通的过冷管,过冷管上设置有S型结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从所述过冷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冷却管包括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上设置有进液分离结构,所述出液端上设置有出液分离结构。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使用时在过冷管中加入冷媒,通过冷却管的进液端通入冷凝水,冷凝水在冷却管中流动从而对冷媒进行冷却,当冷凝水的冷却效果不好后,启动冷气抽取泵,冷气抽取泵将制冷机制冷产生的部分冷气通入到冷却管中,通过冷气对过冷管中的冷媒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过冷管内流通的冷媒进行降温冷却,通过多种冷却方式,提高了过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刘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凯立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