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气结构

文档序号:40641653发布日期:2025-01-10 18:4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窜气结构

本发明涉及脉冲管制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窜气结构。


背景技术:

1、同轴脉管制冷机冷指中的脉冲热端具有由脉冲管、套管和脉管座构成的防窜气结构,其中,脉冲管与套管之间、脉管座与套管之间均采用环氧胶进行粘接固化,但是,采用环氧胶进行固化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套管内设置有丝网层,胶水容易挤出并堵塞丝网层网眼,引起故障;第二:胶水容易吸附水汽,在工作时容易将水汽释放并影响脉冲管连通的蓄冷器,可靠性较差;第三:脉冲管、套管和脉管座均为金属材质,而胶水的膨胀系数较大且与金属材质不同,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金属材质和胶水的伸缩量不同,进而容易导致粘接的失效,温度适应性较差。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避免出现故障,可靠性较高,温度适应性更好的防窜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窜气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避免出现故障,可靠性较高,温度适应性更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窜气结构,包括:脉冲管、丝网层、导流芯和套管,所述导流芯内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脉冲管,所述丝网层固定设置在所述脉冲管内,所述脉冲管在周向上与所述套管焊接,所述导流芯在周向上与所述套管焊接。

4、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脉冲管内,所述套管伸出所述脉冲管的部分为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面与所述脉冲管的外侧面齐平,所述脉冲管的一端的周向边沿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脉冲管一端的周向边沿焊接。

5、优选的,所述导流芯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在垂直于所述导流通道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伸入所述套管内部,所述第一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套管一端的周向边沿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脉冲管一端的周向边沿形成周焊。

6、优选的,还包括脉管座,所述脉管座套设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芯外。

7、优选的,所述第三段在垂直于所述导流通道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所述脉管座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第三段插入所述插接孔内,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脉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靠近第三段的端面与所述脉管座一端的端面接触。

8、优选的,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脉管座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进行端面焊接。

9、优选的,所述套管内具有环状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套管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丝网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漏斗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大端靠近所述丝网层,所述第一部分的小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11、优选的,所述脉冲管、所述导流芯、所述套管同轴设置。

12、优选的,所述脉冲管、所述导流芯、所述套管均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

1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防窜气结构,脉冲管在周向上与套管焊接,导流芯在周向上与套管焊接,代替了原有的胶粘固定,避免了胶水挤出堵塞网眼,不易引起故障;焊接位置不会吸附和释放水汽,可靠性较高;使用焊接进行固定,避免了胶水与金属材质在温度变化时伸缩量的不同,温度适应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管、丝网层、导流芯和套管,所述导流芯内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脉冲管,所述丝网层固定设置在所述脉冲管内,所述脉冲管在周向上与所述套管焊接,所述导流芯在周向上与所述套管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脉冲管内,所述套管伸出所述脉冲管的部分为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面与所述脉冲管的外侧面齐平,所述脉冲管的一端的周向边沿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脉冲管一端的周向边沿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芯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在垂直于所述导流通道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伸入所述套管内部,所述第一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套管一端的周向边沿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脉冲管一端的周向边沿形成周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管座,所述脉管座套设在所述导流芯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在垂直于所述导流通道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所述脉管座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第三段插入所述插接孔内,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脉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第三段的端面与所述脉管座一端的端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脉管座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进行端面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具有环状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套管的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丝网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漏斗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大端靠近所述丝网层,所述第一部分的小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管、所述导流芯和所述套管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管、所述导流芯和所述套管均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窜气结构,涉及脉冲管制冷机技术领域,包括:脉冲管、丝网层、导流芯和套管,套管设置于脉冲管和导流芯之间,导流芯内具有导流通道,套管连通导流通道和脉冲管,丝网层固定设置在脉冲管内,脉冲管在周向上与套管焊接,导流芯在周向上与套管焊接并在端面与脉管座焊接。本发明提供的防窜气结构,能够避免出现故障,可靠性较高,温度适应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吴文萃,蒋珍华,陈钏,丁磊,陆志,陈龙,刘少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