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093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冷冻风道、冷藏风道以及首尾依次相连以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箱体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箱胆,壳体和箱胆之间限定出发泡空间,箱胆内分隔成上下间隔开的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分别对应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设置,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中的至少一个设在发泡空间内,冷冻风道与冷冻间室连通且构成冷冻空气循环结构,冷藏风道与冷藏间室连通且构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通过设置在中隔板上的连通口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以减少冰箱内的风道结构占用的空间,增大冰箱的容积,且可以简化风道结构,提高冷冻风道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
冰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冰箱中的风道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箱内的容积,装配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冷冻风道多为单一的向冷冻室送风的风道结构,冷冻风道自身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冰箱,该冰箱的风道结构简单,可以增大冰箱的容积。
[000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箱胆,所述壳体和所述箱胆之间限定出发泡空间,所述箱胆内设有中隔板以将所述箱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间隔开的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分别对应所述冷冻间室和所述冷藏间室设置的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中的至少一个设在所述发泡空间内,所述冷冻风道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且构成冷冻空气循环结构,所述冷藏风道与所述冷藏间室连通且构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隔板上的连通口连通;首尾依次相连以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风道内。
[000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将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中的至少一个设在发泡空间内,可以减少冰箱内的风道结构占用的空间,增大冰箱的容积,并将冷冻风道与冷藏风道连通以将冷冻风道内的冷风送入冷藏间室,从而可以简化风道结构,提高冷冻风道的利用率。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风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的冷冻出风口,所述冷冻风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的冷冻回风口,所述冷冻出风口、所述冷冻间室、所述冷冻回风口和所述冷冻风道构成所述冷冻空气循环结构。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间室内设有搁物板,所述搁物板内部具有与所述冷冻风道连通的空腔,所述搁物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冷冻间室的搁板开
□O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搁板开口设在所述搁物板的底部,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搁板开口的上方设有弧形引导板,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冷冻风道。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间室内设有搁物板,所述搁物板上设有贯穿所述搁物板厚度的通孔。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风道的前侧设有冷藏回风道,所述冷藏回风道的顶部与所述冷藏间室连通,所述冷藏回风道的底部与所述冷冻风道的底部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冷藏间室与所述冷藏回风道的顶部连通处设有回风格栅。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冷藏风道上设有上下间隔开的多个冷藏出风口,所述冷藏出风口、所述回风格栅、所述冷藏回风道和所述冷冻风道构成所述冷藏空气循环结构。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风道包括第一冷冻支路和第二冷冻支路,所述第一冷冻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冻支路呈X字形交叉排布。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藏风道包括第一冷藏支路和第二冷藏支路,所述第一冷藏支路和所述第二冷藏支路呈Y字形交叉排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空气循环流动方向;
[0016]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空气循环流动方向;
[0017]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冰箱100,
[0020]箱体I,壳体11,箱胆12,发泡空间13,中隔板14,连通口 141,风门142,
[0021 ] 冷冻风道2,隔板20,主冷冻风道21,蒸发器211,辅助冷冻风道22,风机221,第一冷冻支路222,第二冷冻支路223,冷冻出风口 224,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冷冻回风口 226,回风导向板227,回风腔228,
[0022]冷冻间室3,冷冻储藏区31,搁物板32,空腔321,搁板开口 322,弧形引导板323,通孔324,冷冻回风道33,
[0023]冷藏风道4,第一冷藏支路41,第二冷藏支路42,冷藏出风口 43,冷藏回风道44,回风格栅441,冷藏回风口 442,
[0024]冷藏间室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
[0029]如图1-图3所示(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循环流动方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包括箱体1、冷冻风道2、冷藏风道4以及首尾依次相连以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211。
[0030]具体而言,箱体I包括壳体11和设在壳体11内的箱胆12,壳体11和箱胆12之间限定出发泡空间13。箱胆12内设有中隔板14以将箱胆1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间隔开的冷藏间室5和冷冻间室3。
[0031 ]冷藏风道4与冷藏间室5对应设置,冷藏风道4与冷藏间室5连通且构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由此,冷藏风道4内流动的冷风可以进入冷藏间室5内,以对冷藏间室5降温。冷冻风道2与冷冻间室3对应设置,冷冻风道2与冷冻间室3连通且构成冷冻空气循环结构。由此,冷冻风道2内的冷风可以进入冷冻间室3内,以对冷冻间室3进行降温。
[0032]蒸发器211设在冷冻风道2内,冷冻风道2和冷藏风道4通过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口 141连通。由此,空气在冷冻风道2内与蒸发器211换热后成为冷风,一部分冷风直接进入冷冻间室3以对冷冻间室3降温,另一部分冷风通过连通口 141进入冷藏风道4内,而后流入冷藏间室5内以对冷藏间室5降温。通过使冷藏间室5和冷冻间室3共用设在冷冻风道2内的蒸发器211,可以简化风道的结构、节省安装工序、降低成本,且可以提高冷冻风道2的利用率。
[0033]其中,冷冻风道2和冷藏风道4中的至少一个设在发泡空间13内。例如,可以仅将冷藏风道4设在发泡空间13内,也可以仅将冷冻风道2设在发泡空间13内,或者可以同时将冷冻风道2和冷藏风道4设在发泡空间13内。由此,可以减少风道结构占用的空间,增大冰箱100的容积,实现容积的最大化。
[003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通过将冷冻风道2和冷藏风道4中的至少一个设在发泡空间13内,可以减少冰箱100内的风道结构占用的空间,增大冰箱100的容积,并将冷冻风道2与冷藏风道4连通以将冷冻风道2内的冷风送入冷藏间室5,从而可以简化风道结构,提高冷冻风道2的利用率。
[0035]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
[0036]参照图1和图2(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循环流动方向),冷藏风道4设在发泡空间13内且与冷藏间室5对应设置,由此可以增大冷藏间室5的容积。冷冻风道2设在箱胆12内且与冷冻间室3对应设置。蒸发器211设在冷冻风道2内,冷冻风道2和冷藏风道4通过设置在中隔板14上的连通口 141连通。
[0037]冷冻风道2的顶部设有与冷冻间室3连通的冷冻出风口224,冷冻风道2的底部设有与冷冻间室3连通的冷冻回风口 226,冷冻出风口 224、冷冻间室3、冷冻回风口 226和冷冻风道2构成冷冻空气循环结构。由此,冷冻风道2内的空气与蒸发器211换热后形成的冷风通过冷冻出风口 224流入冷冻间室3内,以对冷冻间室3降温,冷风与冷冻间室3换热后经冷冻回风口 226流回至冷冻风道2内并继续与蒸发器211换热,如此循环,以使冷冻间室3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
[00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冷冻间室3内还可以设有搁物板32,搁物板3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搁物板32可以为两个)。搁物板32可以将冷冻间室3沿上下方向分隔成多个冷冻储藏区31。搁物板32内部具有与冷冻风道2连通的空腔321,例如搁物板32内部的空腔321可以与冷冻风道2的冷冻出风口 224连通,搁物板32上设有用于连通上述空腔321和冷冻间室3的搁板开口322。由此,冷冻风道2内与蒸发器211换热后形成的冷风可以流入搁物板32的空腔321内,并通过搁板开口322流入冷冻间室3内,以对冷冻间室3降温。通过设置上述的搁物板32可以将冷冻间室3分成多个冷冻储藏区31,并通过设置在搁物板32上的搁板开口 322,可以将冷风送至每个冷冻储藏区31内。
[0039]进一步地,搁板开口322可以设在搁物板32的底部,由此利用冷风易下沉的特点,流入搁物板32的空腔321内的冷风可以自然地向下流入搁板开口 322并流入相应的冷冻储藏区31内。空腔321内且位于搁板开口322的上方设有弧形引导板323,弧形引导板323的内凹面朝向冷冻风道2。由此,通过弧形引导板323的导向作用,可以将进入空腔321内的冷风引导至搁板开口 322并通过搁板开口 322流入相应的冷冻储藏区31内。
[0040]可选地,每个搁物板32上可以设置多个搁板开口322,多个搁板开口 32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多个搁板开口 322可以平齐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每个搁物板32上设置两个搁板开口 322,两个搁板开口 322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错开设置。由此,可以使冷风更为均匀地分布到相应的冷冻储藏区31内。
[0041]参照图2,冷冻间室3的前侧形成有冷冻回风道33,冷冻回风道33连通上述多个冷冻储藏区31,且冷冻回风道33的底部与冷冻风道2的冷冻回风口 226连通。进入每个冷冻储藏区31的冷风对相应的冷冻储藏区31降温后,可以通过冷冻回风道33向下流动至冷冻回风道33的底部,并通过冷冻回风口 226流回至冷冻风道2内。
[0042]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冷冻间室3内可以设有搁物板32,搁物板3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搁物板32可以为两个)。搁物板32可以将冷冻间室3沿上下方向分隔成多个冷冻储藏区31。搁物板32上设有贯穿搁物板32厚度的通孔324。由此,通过设置在搁物板32上的通孔324,可以加速多个冷冻储藏区31的空气流动,可以促进冷冻间室3的回风,提高冰箱100的制冷循环效率。可选地,通孔324可以设置为格栅状。
[0043]当然,在冷冻间室3内设置搁物板32时,搁物板32内部可以具有与冷冻风道2连通的空腔321且搁物板32上设有上述的搁板开口 322,同时搁物板32上还可以设有贯穿搁物板32厚度的通孔324。通孔324可以设在搁板开口 322的前侧,以利于冷冻间室3的回风。
[0044]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2,冷冻风道2内设有隔板20以将冷冻风道2沿前后方向分隔成主冷冻风道21和辅助冷冻风道22,蒸发器211设在主冷冻风道21内。冷冻出风口 224形成在隔板20上且位于隔板20的上端部,冷冻回风口 226形成在辅助冷冻风道22的底部且与主冷冻风道21的底部连通。例如,冷冻间室3内邻近冷冻风道2底部的部分设有回风导向板227,回风导向板227用于引导冷冻间室3内的回风流向冷冻回风口 226,回风导向板227与箱胆12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回风腔228,冷冻间室3内换热后的风可以经回风腔228回流至主冷冻风道21的底部。
[0045]辅助冷冻风道22内与冷冻出风口224相对的位置设有用于驱动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机221。由此,主冷凝风道内的与蒸发器211换热后形成的冷风,在风机221的驱动下,可以通过隔板20上的冷冻出风口 224进入辅助冷冻风道22内。辅助冷冻风道22的与冷冻间室3相邻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用于向冷冻间室3出风的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多个辅助冷冻出风口225而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由此可以使进入冷冻间室3内的冷风分布更均匀。
[0046]其中,冷冻间室3内可以设有上述具有空腔321的搁物板32,搁物板32可以与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对应设置,搁物板32的空腔321与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连通。由此,进入辅助冷冻风道22的冷风可以通过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流入搁物板32的空腔321内,并可以通过搁物板32上的搁板开口 322进入相应的冷冻储藏区31内。可选地,搁物板32可拆卸地设在冷冻间室3内,以方便使用。
[00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冻风道2可以包括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呈X字形交叉排布。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冷冻风道2内设有隔板20以将冷冻风道2沿前后方向分隔成主冷冻风道21和辅助冷冻风道22,蒸发器211设在主冷冻风道21内。辅助冷冻风道22内与冷冻出风口 224相对的位置设有用于驱动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机221。辅助冷冻风道22包括上述呈X字形交叉排布的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的交叉处与风机221所在位置大致重合。
[0048]辅助冷冻风道22的与冷冻间室3相邻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向冷冻间室3出风的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由此进入辅助冷冻风道22内的冷风在风机221的驱动下,可以分别沿着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流动,并通过上述辅助冷冻出风口 225进入冷冻间室3内。通过设置的呈X字形交叉排布的第一冷冻支路222和第二冷冻支路223,有利于风机221驱动冷风向多个方向流动,使得冷风均匀地进入冷冻间室3内。
[004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冷冻风道2的前侧设有冷藏回风道44,冷藏回风道44的顶部与冷藏间室5连通,冷藏回风道44的底部与冷冻风道2的底部连通。由此,进入冷藏间室5的冷风对冷藏间室5降温后通过冷藏回风道44回流至冷冻风道2的底部,并继续与蒸发器211换热,如此循环,形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通过将冷藏回风道44设置在冷冻风道2的前侧,可以简化冷藏回风道44的结构,并可以减少冷藏回风道44占用的空间。
[0050]进一步地,冷藏间室5与冷藏回风道44的顶部连通处设有回风格栅441,由此可以提高冷藏间室5的整体美观性。冷藏风道4上设有上下间隔开的多个冷藏出风口 43,冷藏出风口 43、回风格栅441、冷藏回风道44和冷冻风道2构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由此,进入冷藏风道4内的冷风可以通过多个冷藏出风口43流入冷藏间室5内,以对冷藏间室5降温,而后通过回风格栅441流出冷藏间室5并流入冷藏回风道44内,最后回流至冷冻风道2的底部,并继续与蒸发器211换热,如此循环,形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
[0051 ]例如,在本发明一些具体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2,冷冻风道2包括上述的主冷冻风道21和辅助冷冻风道22,冷藏回风道44的下端可以穿过冷冻间室3所对应的箱胆12至箱胆12所限定的空间内,并向下延伸至主冷冻风道21的底部。由此,可以使冰箱100内的风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提高箱胆12内空间的利用率。其中,冷藏回风道44的下端部形成有冷藏回风口 442,冷藏回风道44通过冷藏回风口 442与主冷冻风道21的底部连通。
[0052]可选地,冷藏回风道44可以为两个,两个冷藏回风道44可以分别设在冷冻风道2的左右两侧,由此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冷藏间室5的回风量,提高冰箱100的工作效率。
[005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冷藏风道4包括第一冷藏支路41和第二冷藏支路42,第一冷藏支路41和第二冷藏支路42呈Y字形交叉排布。具体而言,第一冷藏支路41与中隔板14上的连通口 141连通,第二冷藏支路42与中隔板14上的连通口 141连通。由此,进入冷藏风道4内的冷风可以分成两路,一部分冷风经第一冷藏支路41流入冷藏间室5内,另一部分冷风经第二冷藏支路42流入冷藏间室5内,由此可以使冷风均匀地分布在冷藏间室5内。
[0054]在图1和图2的具体示例中,冷藏风道4设在发泡空间13内,冷藏风道4包括呈Y字形交叉排布的第一冷藏支路41和第二冷藏支路42。第一冷藏支路41和第二冷藏支路42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冷藏出风口 43,流入第一冷藏支路41和第二冷藏支路42的冷风可以分别通过对应的冷藏出风口 43流入冷藏间室5内。
[0055]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2,中隔板14上的连通口141可以贯穿箱胆12的壁厚以与主冷冻风道21的顶部连通,连通口 141处可以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连通口141的风门142。在风门142打开时,与蒸发器211换热后形成的冷风可以连通口 141处进入冷藏风道4内。当然,可以通过调节风门142的开度控制进入冷藏风道4的风量,从而可以控制冷藏间室5的温度。
[005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5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箱胆,所述壳体和所述箱胆之间限定出发泡空间,所述箱胆内设有中隔板以将所述箱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间隔开的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 分别对应所述冷冻间室和所述冷藏间室设置的冷冻风道和冷藏风道,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中的至少一个设在所述发泡空间内,所述冷冻风道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且构成冷冻空气循环结构,所述冷藏风道与所述冷藏间室连通且构成冷藏空气循环结构,所述冷冻风道和所述冷藏风道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隔板上的连通口连通; 首尾依次相连以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风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的冷冻出风口,所述冷冻风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冷冻间室连通的冷冻回风口,所述冷冻出风口、所述冷冻间室、所述冷冻回风口和所述冷冻风道构成所述冷冻空气循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间室内设有搁物板,所述搁物板内部具有与所述冷冻风道连通的空腔,所述搁物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冷冻间室的搁板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开口设在所述搁物板的底部,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搁板开口的上方设有弧形引导板,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冷冻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间室内设有搁物板,所述搁物板上设有贯穿所述搁物板厚度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的前侧设有冷藏回风道,所述冷藏回风道的顶部与所述冷藏间室连通,所述冷藏回风道的底部与所述冷冻风道的底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间室与所述冷藏回风道的顶部连通处设有回风格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风道上设有上下间隔开的多个冷藏出风口,所述冷藏出风口、所述回风格栅、所述冷藏回风道和所述冷冻风道构成所述冷藏空气循环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包括第一冷冻支路和第二冷冻支路,所述第一冷冻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冻支路呈X字形交叉排布。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风道包括第一冷藏支路和第二冷藏支路,所述第一冷藏支路和所述第二冷藏支路呈Y字形交叉排布。
【文档编号】F25D11/02GK106091531SQ20161037748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杨艳侠, 贾丽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