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790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和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的风道组件中,如图1所示,在离心风机10’的周围设有多处蜗舌20’,用以气流的分配。此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有:风道各出风口流量分配不均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气流流态混乱,离心风机的效率下降;容易引起较高的气动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降低气动噪音的风道组件。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组件的制冷设备。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包括:蜗壳;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蜗壳内;环形导风管,所述环形导风管具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进风口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连通。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离心风机在蜗壳内实现气流的提速增压过程,经蜗壳扩压且流场稳定后进行气流循环输送,可以有效降低气动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000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形导风管的内圈朝向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一折弯导风板。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折弯导风板的折弯处的投影与所述离心风机的中心的投影间隔预定距离。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预定距离为10mm。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形导风管的内圈朝向所述主出风口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二折弯导风板。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折弯导风板的折弯处正对所述主出风口的中心。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蜗壳的型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主进风口与所述主出风口上下相对。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环形导风管上还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副出风
□ O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
[00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风道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
[0023]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包括:蜗壳10,离心风机20和环形导风管30。
[0024]具体地说,离心风机20设在蜗壳10内。有利地,蜗壳10的型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
[0025]环形导风管30具有主进风口 301和主出风口 302。主进风口 301与蜗壳10的出风口 101连通。有利地,主进风口 301与主出风口 302上下相对。环形导风管30上还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副出风口 305。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离心风机在蜗壳内实现气流的提速增压过程,经蜗壳扩压且流场稳定后进行气流循环输送,可以有效降低气动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环形导风管30的内圈朝向蜗壳10的出风口 101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一折弯导风板303。由此,可以对由蜗壳10的出风口 101输出的气流进行分配。
[0028]有利地,如图2所示,在水平面上,第一折弯导风板301的折弯处的投影与离心风机20的中心的投影间隔预定距离d。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距离d可以为10mm。
[0029]也就是说,第一折弯导风板301的顶端的位置对气流分配的比例及方向有着重要影响。考虑到离心风机20出风方向的偏移特性,第一折弯导风板301的顶端的位置应与离心风机20的中心略微偏离。如图2所示,离心风机20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第一折弯导风板301的顶端的位置位于离心风机20的中心的左侧1mm处。
[00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环形导风管30的内圈朝向主出风口 302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二折弯导风板304。有利地,第二折弯导风板304的折弯处正对主出风口的中心。由此,气流在主进风口 301处经第一折弯导风板302分配后进入环形导风管30的主体内,部分气流可以从副出风口 305处流出。剩余气流到达主出风口 302处时,经第二折弯导风板304再次汇集,从主出风口 302流出。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离心风机在蜗壳内实现气流的提速增压过程,经蜗壳扩压且流场稳定后进入环形导风管内,经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进行气流输送,并通过第一折弯导风板、第二折弯导风板、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的合理布置实现气流的有效分配,可以有效改善气流分配且降低气动噪音。
[0032]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安装在诸如冰箱、冷柜、展示柜等制冷设备上时,气动噪音低,气流分配合理,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 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蜗壳内; 环形导风管,所述环形导风管具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进风口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风管的内圈朝向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一折弯导风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折弯导风板的折弯处的投影与所述离心风机的中心的投影间隔预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风管的内圈朝向所述主出风口的部分构造成朝外弯折的第二折弯导风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导风板的折弯处正对所述王出风口的中;L1、O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型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口与所述主出风口上下相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风管上还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副出风口。10.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的制冷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蜗壳;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蜗壳内;环形导风管,所述环形导风管具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进风口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离心风机在蜗壳内实现气流的提速增压过程,经蜗壳扩压且流场稳定后进行气流循环输送,可以有效降低气动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IPC分类】F25D17/06
【公开号】CN204806785
【申请号】CN201520394896
【发明人】陆彭飞, 方忠诚, 吴国富
【申请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