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尤其是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多联空调机组,在冬季制热工作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制热能力衰减很大,往往满足不了空调热负荷的要求,空调房间温度降低,舒适度下降。此时,风冷热栗空调系统会增大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压力,降低蒸发器的压力,使得整个制冷系统制热时需要制冷剂比制冷时要多。当工况变化时,会有没有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回到压缩机而被压缩,由于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将造成压缩机的“液击”故障。为了防止“液击”,现在的风冷热栗空调系统,在压缩机吸气口安装体积更大的气液分离器,这不当增加成本,而且占空间,另外,现在普遍使用的温度补偿加热是放在空调室内直接加热,加热器在室内换热器附近工作,也影响室内换热器的热交换。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在压缩机的回气管前设加热箱,将回气加热,提高制热量,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安装简单,易于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加热箱、电加热器,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加热箱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依次闭环连接。
[0005]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分别串联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后并联连接。
[0006]所述的电加热器安装在加热箱内,所述的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机组的控制电路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温度补偿,提高制热量,防止液击。
[0009](2)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
[0010](3)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2]图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第二室内换热器2、第三室内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4、室外换热器5、压缩机6、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子膨胀阀8、第三电子膨胀阀9、加热箱10、电加热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第二室内换热器2、第三室内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4、室外换热器5、压缩机6、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子膨胀阀8、第三电子膨胀阀9、加热箱10、电加热器11,所述的压缩机6、四通换向阀4、加热箱10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4、室外换热器5、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一室内换热器1依次闭环连接。
[0015]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子膨胀阀8、第三电子膨胀阀9的分别串联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1、第二室内换热器2、第三室内换热器3后并联连接。
[0016]所述的电加热器11安装在加热箱10内,所述的电加热器11通过导线与机组的控制电路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当室外温度很低,需要温度补偿时,电加热器11通电,流进加热箱10的工质受到加热,液体蒸发,压缩机6吸入的是过热蒸汽,从而防止液击并且排气温度升高,制热量提高,室内制热效果上升。
[0018]本实施例的优点是,温度补偿,提高制热量,防止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主权项】
1.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加热箱、电加热器,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加热箱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依次闭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分别串联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后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安装在加热箱内,所述的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机组的控制电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尤其是一种电辅助加热的多联空调机组。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加热箱、电加热器,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加热箱依次闭环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依次闭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温度补偿,防止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IPC分类】F25B49/02, F25B13/00, F25B41/00, F25B43/00
【公开号】CN205079505
【申请号】CN201520807445
【发明人】林勇
【申请人】林勇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