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57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包括基体、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所述基体、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处分别设置垫圈,基体靠近出水端盖处设置隔断面,并设置垫圈,还包括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穿过所述各个垫圈同轴安装于基体内部。基体内部对面安装导向槽,导向槽内部靠近基体处沿基体轴向均布一批弹簧,弹簧另外一头连接刀片,刀片一头紧贴弹簧,另外一头贴紧陶瓷膜。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通过刀片刮擦陶瓷膜的外表面,并将刮擦物体排除腔体实现再生,过滤能力能一直保持。
【专利说明】
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抽水马桶中洁身器的前端水处理装置。【背景技术】
[0002]洁身器是具有冲洗人体下身排便部位的功能,并可充当坐便器坐圈使用且与坐便器配套使用的装置。由于洁身器直接将水用于冲洗人体易感染部位,要求其所冲洗的水中不含细菌、胶体、大颗粒杂质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需要对普通的自来水进行必需的灭菌和过滤处理,以保证用水安全。
[0003]2007年7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GB 5749,该标准规定自来水用户终端余氯含量必须大于〇.〇5ml/L,且水中的菌落总数必须小于100CFU/mL,但由于大部分用水点离供水站较远,导致管路距离增长、水体停留时间增加,部分小区采用屋顶储水箱作为稳压部件,进一步增加细菌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致使实际用户终端出水余氯含量偏低,菌落总数大大超标。此外,供水站到达用户终端的自来水中也存在管道脱落物、 胶体及其他颗粒状杂质污染的可能性。
[0004]目前水体消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化学消毒(过氧乙酸、甲醛等)、臭氧消毒、热消毒(80°C以上)等方式进行,由于洁身器的使用对象决定上述方法中的化学消毒、臭氧消毒、热消毒均不适用,目前的大部分洁身器直接将自来水中用于冲洗,部分品牌的产品采用简单的前置过滤装置进行处理,但是总体效果不大理想,并且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能力下降。【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管道输送过程中水体的二次污染及管道中颗粒、胶体、有机物等杂质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基于陶瓷膜过滤和KDF颗粒吸附的的截留效果,提供了一种通过刀片旋转对陶瓷膜进行再生的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包括基体、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所述基体、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处分别设置垫圈,基体靠近出水端盖处设置隔断面,并设置垫圈,还包括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穿过所述各个垫圈同轴安装于基体内部。基体内部对面安装导向槽,导向槽内部靠近基体处沿基体轴向均布一批弹簧,弹簧另外一头连接刀片,刀片一头紧贴弹簧,另外一头贴紧陶瓷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基体靠近进水端盖处设置进水口,靠近隔断面处设置废水口,陶瓷膜内部中空,靠近出水端盖处通过连接体封闭,内部由过滤层隔离出两个腔体,靠近进水端盖的腔体处填充吸附颗粒,远离进水端盖的暂存腔沿径向均布4个通流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端面与出水端盖紧贴,其外表面与陶瓷膜内表面连接,陶瓷膜沿径向均布4个销钉,销钉贯穿陶瓷膜后插入连接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贯穿出水端盖后,通过支撑架支撑,支撑架通过螺钉安装于出水端盖上,连接轴最外端与摇柄连接,两者通过锁定螺母固定。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通过刀片刮擦陶瓷膜的外表面,并将刮擦物体排除腔体实现再生,过滤能力能一直保持。【附图说明】
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该装置的剖视图。[〇〇13]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
[0014] 1-基体、2-进水端盖、3-出水端盖、4-进水口、5-废水口、6-出水口、7-螺钉、8-销钉、9-垫圈、10-陶瓷膜、11-过滤层、12-暂存腔、13-通流口、14-隔断面、15-导向槽、16-弹簧、17-刀片、18-进水腔、20-出水腔、21-吸附颗粒、22-连接体、23-支撑架、24-连接轴、25-摇柄、26-锁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外部结构由基体1、进水端盖 2和出水端盖3组成,所述基体1、进水端盖2和出水端盖3之间通过螺钉7连接,进水端盖2和出水端盖3处分别设置垫圈9,基体1靠近出水端盖3处设置隔断面14,并设置垫圈9,陶瓷膜 10穿过所述各个垫圈9同轴安装于基体1内部。基体内部对面安装导向槽15,导向槽15内部靠近基体1处沿基体轴向均布一批弹簧16,弹簧16另外一头连接刀片17,刀片17—头紧贴弹簧16,另外一头贴紧陶瓷膜10。基体1靠近进水端盖2处设置进水口4,靠近隔断面14处设置废水口 5,陶瓷膜10内部中空,靠近出水端盖3处通过连接体22封闭,内部由过滤层11隔离出两个腔体,靠近进水端盖2的腔体处填充吸附颗粒21,远离进水端盖2的暂存腔12沿径向均布4个通流口 13。连接体22的端面与出水端盖3紧贴,其外表面与陶瓷膜10内表面连接,陶瓷膜10沿径向均布4个销钉8,销钉8贯穿陶瓷膜10后插入连接体22。连接体22与连接轴24固定连接,连接轴24贯穿出水端盖3后,通过支撑架23支撑。支撑架23通过螺钉7安装于出水端盖 3上。连接轴24最外端与摇柄25连接,两者通过锁定螺母26固定。[0〇17]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正常处理时,进水口 4接自来水,废水口 5封闭,出水口 6连接出水端。自来水从基体1的进水口 4进入进水腔18,随着水的进入压力逐渐升高,高压水透过陶瓷膜10进入内部,并与吸附颗粒21充分接触处理后,产水最后通过过滤层11进入暂存腔12, 暂存腔12再通过陶瓷膜10的四个均布通流口 13进入出水腔20,最后通过出水口 6出去。陶瓷膜10采用烧结工艺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根据所需的处理要求选择过滤孔径。吸附颗粒21为KDF颗粒。通过陶瓷膜10过滤和KDF颗粒吸附达到处理水的目的。
[0018]再生过程:随着水在陶瓷膜10的过滤量增加,陶瓷膜10的外表面会出现堵塞的情况,最后导致产水量急剧下降,此时需要通过刮擦陶瓷膜10的外表面,并将刮擦物体排除腔体实现再生。再生时,进水口 4接自来水,废水口 5接排放口,出水口 6关闭。通过旋转摇柄25, 将旋转力矩通过连接轴24输送到连接体22处,连接体22再通过销钉8将旋转力矩输送到陶瓷膜10上,最终使陶瓷膜10绕着各处的垫圈9实现旋转。由于导向槽15固定并连接于基体1,其内部弹簧16将刀片17压于陶瓷膜10表面。当陶瓷膜10旋转时,刀片17将刮擦陶瓷膜 10,使陶瓷膜10的污垢掉落,并通过废水口 5排放。
[0019]装置采用了刀片刮擦陶瓷膜,可以实现再生,再生过程简单,无需用电提高安全性。
【主权项】
1.一种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包括基体(1)、进水端盖(2)和出水端盖(3),所述基体 (1)、进水端盖(2 )和出水端盖(3 )之间通过螺钉(7 )连接,进水端盖(2 )和出水端盖(3 )处分 别设置垫圈(9),基体(1)靠近出水端盖(3)处设置隔断面(14),并设置垫圈(9),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陶瓷膜(10),所述陶瓷膜(10)穿过所述各个垫圈(9)同轴安装于基体(1)内部,基 体内部对面安装导向槽(15),导向槽(15)内部靠近基体(1)处沿基体轴向均布一批弹簧 (16),弹簧(16)另外一头连接刀片(17),刀片(17)—头紧贴弹簧(16),另外一头贴紧陶瓷膜 (10)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靠近进水端 盖(2)处设置进水口(4),靠近隔断面(14)处设置废水口(5),陶瓷膜(10)内部中空,靠近出 水端盖(3)处通过连接体(22)封闭,内部由过滤层(11)隔离出两个腔体,靠近进水端盖(2) 的腔体处填充吸附颗粒(21),远离进水端盖(2)的暂存腔(12)沿径向均布4个通流口(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2)的端面与 出水端盖(3)紧贴,其外表面与陶瓷膜(10)内表面连接,陶瓷膜(10)沿径向均布4个销钉 (8),销钉(8)贯穿陶瓷膜(10)后插入连接体(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生的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2)与连接轴 (24)固定连接,连接轴(24)贯穿出水端盖(3)后,通过支撑架(23)支撑,支撑架(23)通过螺 钉(7)安装于出水端盖(3)上,连接轴(24)最外端与摇柄(25)连接,两者通过锁定螺母(26) 固定。
【文档编号】C02F103/02GK205710142SQ20162034335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陈仙明, 俞加, 吴丽华, 葛汪伟, 夏琰, 黄涛, 沈涛, 胡克用
【申请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