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缝隙式消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泡沫钻井过程中泡沫的消泡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泡沫钻井是欠平衡钻井系列技术的一种,因其当量密度低,适用于勘探开发低压易漏储层的特点,在欠平衡系列钻井技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在现场泡沫钻井过程中,由于返出泡沫不能消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泡沫钻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国内一些油田在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后,也提出了一些泡沫消泡装置或方法如应用化学方法破泡,改变泡沫的酸碱环境来达到破泡和起泡的目的,但是酸碱的加入量不易操作和控制,泡沫液在反复几次加入酸碱的条件下会产生惰性而不再起泡,而且加入酸碱的费用又增加了一部分钻井成本,而且对钻井设备和所开采储层存在潜在的危险;而采用离心装置物理方法破泡,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泡沫破裂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缝隙式消泡器,消泡效率高,不需要加入任何消泡剂,仅利用泡沫钻井设备产生的富余气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主要由膨胀口1、外筒2、内筒3、轴向进口管线4、径向进口管线5组成,上挡板6与下挡板7均加工有台阶,内筒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挡板的台阶上,外筒3两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上、下挡板上,并且外筒2、内筒3、上、下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内筒3外圆周上加工有若干径向通孔或缝;膨胀口1为一锥形管,且与上挡板6相连;外筒2加工有径向通孔,径向进口管线5固定在该通孔内,轴向进口管线4与与下挡板7的轴向通孔相连,膨胀口1与内筒3排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消泡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消泡剂,仅利用泡沫钻井设备产生的富余气体,大大降低了泡钻井消泡的成本。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膨胀口1、外筒2、内筒3、轴向进口管线4、径向进口管线5组成,上挡板6与下挡板7均加工有台阶,内筒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挡板的台阶上,外筒3两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上、下挡板上,并且外筒2、内筒3、上、下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内筒3外圆周上加工有若干径向通孔或缝;膨胀口1为一锥形管,且与上挡板6相连;外筒2加工有径向通孔,径向进口管线5固定在该通孔内,轴向进口管线4与与下挡板7的轴向通孔相连。
其中内筒3可为打孔管、割缝管、或可形成孔缝的任何组合件;缝的截面可为矩形、梯形及其它任意形状;其孔、缝布置方式为周向均布、周向不均布、周向螺旋状、局部布置、或其它任何方式;其孔、缝的走向与内筒轴线方向和径向方向可呈任意角度。
径向进口管线5可分布在外筒任意位置,可以垂直于轴线,也可以与轴线成任意角度进入,并且径向进口管线5可以是一个进气口,也可以是多个进气口。
轴向进口管线4直径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内筒直径,并且轴向进口管线4可分布在内筒任意位置,可以垂直于轴线,也可以与轴线成任意角度进入。
膨胀口1与内筒的轴线夹角在0~90°之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泡沫由轴向进口管线4进入消泡器内筒3,同时,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体由径向进口管线5进入外筒1和内筒3形成的环形空间,穿过内筒3上的孔或缝隙形成高速气流强烈冲击泡沫,并在内筒3和膨胀口1一定区域形成负压,使泡沫破裂,并由膨胀口排出。
此外,还可以以下方式进行消泡泡沫由径向进口管线5进入消泡器外筒1和内筒3形成的环形空间,穿过缝隙或孔进入内筒3,高速气体由轴向进口管线4进入消泡器内筒3。
权利要求1.一种缝隙式消泡器,主要由膨胀口(1)、外筒(2)、内筒(3)、轴向进口管线(4)、径向进口管线(5)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挡板(6)与下挡板(7)均加工有台阶,内筒(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挡板的台阶上,外筒(3)两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上、下挡板上,并且外筒(2)、内筒(3)、上、下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内筒(3)外圆周上加工有若干径向通孔或缝;膨胀口(1)为一锥形管,且与上挡板(6)相连;外筒(2)加工有径向通孔,径向进口管线(5)固定在该通孔内,轴向进口管线(4)与与下挡板(7)的轴向通孔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泡沫钻井过程中一种缝隙式消泡器,主要由膨胀口(1)、外筒(2)、内筒(3)、轴向进口管线(4)、径向进口管线(5)组成,上、下挡板对应均加工有台阶,内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挡板的台阶上,外筒两端固定在上、下挡板上,外筒、内筒、上、下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内筒加工有若干径向通孔或缝;膨胀口为一锥形管,且与上挡板相连;外筒加工有径向通孔,径向进口管线固定在该通孔内,轴向进口管线与与下挡板的轴向通孔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消泡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消泡剂,仅利用泡沫钻井设备产生的富余气体,大大降低了泡钻井消泡的成本。
文档编号C02F1/00GK2866786SQ20062000648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日
发明者陈若铭, 胡军, 徐秀杰, 王新, 刘灵 申请人: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