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412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废水和其它有机废水处理的净化设备,
特别是一种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最流行的SBR净水器为方形或圆形两种。为上方 进水,进水与沉淀、排水时间分开。其不足之处有三。
第一、进水与沉淀、排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一次处理周期长。 第二、有潜水搅拌机和用滗水器排水,两设备结构复杂,投资高。 第三、在同一台普通SBR中不加隔板等措施时除磷脱氮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 该净化器能使进水、沉淀与排水同时进行,縮短了一次处理周期取消了滗 水器和搅拌器,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自控系统简单,降低了投资;原水自 下方进入反应器,充分利用活性污泥层进行厌氧和缺氧环境,既能有效地进 行反硝化脱氮,又能有效地进行厌氡放磷,在单一的普通SBR反应器中达
到上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设备本体,进水与排泥系统,机械供风曝气系统 和集水与出水系统组成,在本体4内装有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集水多孔管 5、布风管9和曝气头10,它们分别与本体4外部的进水阀1和排泥阀2, 集水槽6及进风管8相连,曝气头10安装在布风管9上。
进水与排泥系统安装有电控进水阀i和电控排泥阀2,其进水管是三通 形式,穿过本体4与设在底部的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连接,布水与排泥多孔
管为圆型或方型的钢管或玻璃钢管穿孔制成。
集水与出水系统之集水多孔管5穿过本体4与集水槽6相连通,出水管 7与集水槽6相连接,集水多孔管为圆型或槽型钢结构或玻璃钢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控制的下方进水式,具有下 方进水与排泥系统为公用系统、机械供风曝气系统、上部集水与出水系统, 实现了下方进水、取消了滗水器与搅拌器、结构简单、自控简单、投资省、 提高了除磷脱氮效果。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l.进水阀,2.排泥阀,3.布水与排泥多孔管,4.本体,5.集水多孔管, 6.集水槽,7.出水管,8.进风管,9.布风管,IO.曝气头,ll.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l.设备基础设备基础ll为简单的钢筋砼或
砼条或基础。其上安装整套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2.设备本体设备本体
4为方型或圆型钢结构、钢筋砼结构或玻璃钢结构容器。3.进水与排泥系统:
安装有电控进水阀1和电控排泥阀2的进水管呈三通形式穿过本体4与设在 底部的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连接。4.集水与出水系统集水多孔管5穿过本 体4与集水槽6相通,出水管7与集水槽6相连接。5.机械供风曝气系统 进风管8穿过本体4与内部的布风管9相连接,曝气头10安装在布风管9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由设备本体,进水与排泥系统,机械供风曝气系统和集水与出水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本体(4)内装有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集水多孔管(5)、布风管(9)和曝气头(10),它们分别与本体(4)外部的进水阀(1)和排泥阀(2),集水槽(6)及进风管(8)相连,曝气头(10)安装在布风管(9)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进水 与排泥系统合二为一,安装有电控进水阀(1)和电控排泥阀(2),其进水 管是三通形式,穿过本体(4)与设在底部的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连接, 布水与排泥多孔管为圆型或方型的钢管或玻璃钢管穿孔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进水 与出水系统之集水多孔管(5)穿过本体(4)与集水槽(6)相连通,出水 管(7)与集水槽(6)相连接,集水多孔管为圆型或槽型钢结构或玻璃钢结 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方进水式SBR净化器,属于有机废水处理设备,由设备本体,进水与排泥系统,机械供风曝气系统和集水与出水系统组成,在本体(4)内装有布水与排泥多孔管(3)、集水多孔管(5)、布风管(9)和曝气头(10),它们分别与本体(4)外部的进水阀(1)和排泥阀(2),集水槽(6)及进风管(8)相连,曝气头(10)安装在布风管(9)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控制的下方进水式,具有下方进水与排泥系统为公用系统、机械供风曝气系统、上部集水与出水系统,实现了下方进水,取消了滗水器与搅拌器,结构简单,自控简单,投资省,提高了除磷脱氮效果,适用于生活废水和其它有机废水的净化。
文档编号C02F3/30GK201065366SQ20072012287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唐耀华, 张冰心, 杨昌力, 柯 林 申请人:贵州绿色环保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