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

文档序号:486167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水渔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仍然是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环境问题,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湖泊面临富营养化的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湖泊富营养化的出现,不但严重削弱了水体的生态功能、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而且,由此导致的有毒藻类(蓝藻)水华的频繁暴发问题,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水环境问题之一。
此外,除了已经富营养化的湖库需要治理外,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尚处在中营养或只是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的水库(湖泊)。这些水体即便没有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也还会受到来自流域的大量非点源污染的冲击,从而使其富营养化进程加速。因此如何有效保护这些尚未富营养化的水体,甚至比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更加急迫和更具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来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目前从技术层面讲,也较难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危害。而这些水体往往是很多地区的饮用水源,对水资源保护要求很高。如何防止其富营养化,切实改善其水质也是当前我国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重任。
目前,从富营养化的治理现状来看,国内外的治理方法主要有1)化学法,如投入化学药剂除藻;2)物理法,如机械除藻,疏浚底泥,稀释冲刷等;3)生物法,如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生物操纵等。其中,化学法容易引起药剂残留,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费时费力,清除不彻底,并且成本 高;生物方法容易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生物 法中值得关注的是生物操纵法。国外经典的生物操纵方法是通过投放肉食 性鱼类来控制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数量,从而提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来 达到控制藻类的目的。但该方法对于丝状藻和大型群体性藻类如微囊藻水 华等,常难以处理或处理效果较差;国内提出和被采用的非经典生物操纵 方法,其主要目标也仅在于利用鲢、鳙控制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湖泊中的 蓝藻水华,并不旨在改善其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 的保水渔业方法,它不但要预防控制湖泊中的藻类水华,更主要在于使富 营养化湖泊的水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对那些富营养化程度虽 轻但仍面临着较大污染压力的水体(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进程受到抑制, 甚至逆转,切实有效地改善其水质,是一种防止湖库受到非点源污染影响 的有效预防措施。另外,还是一种兼顾水环境保护与渔业生产双重效益的 方法,既保护水环境,又能使渔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
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包括下列主要步骤
(1) 选择富营养化或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的湖泊或水库;
(2) 选择在营养程度比较均一的全湖或者湖区的主要污染区域大量放
养鲢、鳙鱼,养殖鲢、鳙鱼的水面比例应不小于污染区域面积的2/3以上;
(3) 同时投放鲢鱼和鳙鱼,投放规格均为1龄或2龄鲢、鳙鱼,鲢、 鳙鱼总密度应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控制在5-100 g/m3,并且根据水体状况 选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总重量比例为1/4一4/1;
(4) 在放养鲢、鳙鱼的同时,要控制凶猛鱼类的数量,使其数量低于0.05g/m\还应同时投放或增殖食有机碎屑的鱼类,其投放量应在 0. 5-20g/m3。
所述的凶猛鱼类为鳐鱼。所述的食有机碎屑的鱼类为细鳞斜颌鲴。 本发明的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的 实现成本低,操作简单,作用持久,且经济回报较高,不存在二次污染。
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利用了鲢鱼和鳙鱼对浮游生物的滤食作用,以及食有机碎 屑的鱼类能够协同分解湖泊中的大量有机碎屑,同时减少凶猛鱼类对鲢鱼、 鳙鱼、食有机碎屑的鱼类幼体的捕食作用,三者相结合,达到净化水质防 止富营养化的作用,该方法经济投入小,无需投饵施肥,无外来物种入侵 造成的生态风险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捕获经济鱼类提供的水产品将-部 分氮磷等营养盐带出水体,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 本发明弥补了目前控制水体面源污染问题上的一个空缺,能够最
大限度地减低面源污染对湖泊水库的影响,可长期有效的预防湖泊、水库
藻类水华,改善水质,进而可以降低水体COD (化学耗氧量)、TP (总磷)、 叶绿素a等化学指标,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满足渔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兼顾 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3) 经过我们自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方法至2005年的6年 间,千岛湖连续暴发(1998、 1999年)的水华得到成功的预防控制。在整 个试验期间,对外源性营养盐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措施,总磷由1999年 的0. 02 (mg/L)下降到0. 0077 (mg/L),叶绿素a浓度由4. 86 U g/L)减低到 1.222Ug/L),而透明度由2.0 (m)上升到平均4. 5 (m),最高达12(m)。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试验期为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即千岛湖连续两年(1998、 1999年)暴发水华之后。区域在千岛湖中容易受上游和周边外 来营养盐污染,并多次发生水华的中心湖区及东北、西北湖区内进行。
具体实施步骤
1、 用拦网将上述区域与水库的其他2个湖区(东南和西南湖区)隔开, 形成一个超大型鲢、鳙鱼养殖区,整个养殖区面积约14466公顷(108米高 程时)。
2、 养殖区内由浙江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投放鲢、鳙鱼种,其中, 放养的l龄鱼种,为当年繁殖鱼苗经7个月培育的鱼种,2龄鱼种为经15 个月培养的老口鱼种,在湖区内鲢鱼共有16. 519万吨,鳙鱼8. 185万吨, 鲢鱼与鳙鱼总重量比例为3/2,当年鲢、鳙鱼的总密度达到5.6g/m3,此后, 通过对鱼种存活情况、身体状况、死亡率进行检测,每年中定期补充了新 的、体格健壮的鲢、鳙鱼,以维持这一养殖区域的鲢、鳙鱼密度处于实验 方法给出范围之内,试验期间同时围捕鳐鱼,使当年湖区内鳐鱼密度为0. 03 g/m3,全湖投入的细鳞斜颌鲴密度达到6.0 g/m3以上。
3、 同时定期测定水体的水化学指标,如COD (化学耗氧量)、TP (总磷) 及透明度等化学指标,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作相应的调整。
4、 用鲢、鳙鱼控制藻类水华,水华没有再现。
经过我们自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至2005年的6年间,千岛 湖连续暴发(1998、 1999年)的水华得到成功的预防控制。在整个试验期 间,对外源性营养盐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措施,总磷由1999年的 0.02(mg/L)下降到0.0077(mg/L),叶绿素a浓度由4. 86 ( u g/L)减低到 1.222(ug/L),而透明度由2.0 (m)上升到平均4.5(m),最高达12(m)。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主要步骤(1)选择富营养化或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的湖泊或水库;(2)选择在营养程度比较均一的全湖或者湖区的主要污染区域大量放养鲢、鳙鱼,养殖鲢、鳙鱼的水面比例应不小于污染区域面积的2/3以上;(3)同时投放鲢鱼和鳙鱼,投放规格均为1龄或2龄鲢、鳙鱼,鲢、鳙鱼总密度应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控制在5-100g/m3,并且根据水体状况选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总重量比例为1/4-4/1;(4)在放养鲢、鳙鱼的同时,控制凶猛鱼类的数量,使其数量低于0.05g/m3,还应同时投放或增殖食有机碎屑的鱼类,其投放量应在0.5-20g/m3。
2、 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凶猛鱼类为鳐鱼。
3、 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食有机碎屑的鱼类为细鳞斜颌鲴。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主要步骤(1)选择富营养化或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的湖泊或水库;(2)选择在营养程度比较均一的全湖或者湖区的主要污染区域大量放养鲢、鳙鱼,养殖鲢、鳙鱼的水面比例应不小于污染区域面积的2/3以上;(3)同时投放鲢鱼和鳙鱼,投放规格均为1龄或2龄鲢、鳙鱼,鲢、鳙鱼总密度应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控制在5-100g/m<sup>3</sup>,并且根据水体状况选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总重量比例为1/4-4/1;(4)在放养鲢、鳙鱼的同时,控制凶猛鱼类的数量,使其数量低于0.05g/m<sup>3</sup>,还应同时投放或增殖食有机碎屑的鱼类,其投放量应在0.5-20g/m<sup>3</sup>。
文档编号C02F3/32GK101654301SQ20081020494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余员龙, 刘其根, 刘国栋, 文 史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