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849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 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量 也日益增加,为了减轻污水对水体和环境的危害,在其释放至环境中之前需经过净化处 理这一环节。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多由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及泥水分离系统构 成,主要由于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以构建其生化处理系统,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 处理系统在其结构形式上有所区别。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均存在着同一缺陷, 艮口,用以构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呈分散分布方式(处理池之间通过管路顺次连 通),这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需占据较大的用地面积,不仅提高了其建造成本,还限制 了其使用范围,例如,在用地较为紧张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选址就受到了极大的限 制。此外,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泥水分离系统多采用二沉池构成,生化处理系统的 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分离后直接排放,其处理出水虽可达到排放水的水质要求,但随着环 保要求的提高,仍需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增强其污水处理效果, 提高出水水质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可减少占地面积的污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 一预处理系统、一生化处理系统及一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和生化 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以及构成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 布,而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圆环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 的污水处理系统。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有一调节池及一设置于所述调节池 进水口处的格栅池;所述生化处理系统括有顺次连通的一厌氧池、一缺氧池及一好氧 池,其中,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管路连通,其中设置有至少一潜 水搅拌器,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好氧池为设置有曝气 装置的氧化沟结构,其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并在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 间设置至少一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污水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的回流装置;所述泥水分 离系统包括有一气浮过滤装置、一污泥池及一清水池,其中,所述气浮过滤装置包括有 一气浮装置及一过滤池,所述气浮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管路连通,且其 出水口通过一配水槽而与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连通,而排泥口通过一排泥管而与所述污 泥池管路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而与所述清水池管路连通,所述污泥池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泥回流至所述厌氧池中的污泥回流装置。上述污水处理 系统中,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纤毛状生物膜填料。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好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好氧池隔板,位于所述好 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三潜水推流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有一与风机连接的布气主风管及多个 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下部的微孔曝气器,每一微孔曝气器各自通过一布气支风管而与所述 布气主风管连通。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微孔曝气器为薄膜管式微孔曝气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微孔曝气器分设于所述好氧池隔板的两侧处。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节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调节池隔板,位于所述调 节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一潜水推流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缺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缺氧池隔板,位于所述缺 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二潜水推流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气浮过滤装置的气浮装置和过滤池一体化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以 及构成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所述泥水分离系统 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圆环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此分 布方式,可紧凑组合各个处理池,从而减小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


图1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污水处理系统由一预处理系统、一生化处理系统及一泥水分离 系统所构成,生活污水或生产污水经预处理系统去除悬浮物、并调节水量水质后进入生 化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磷、氮等污染物,再经泥水分离系统做 进一步的处理。参考图1至图4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预处理系统包括有一调节池100及一设置于该调节池100进水口处的格栅池 110。生产污水或生活污水导入格栅池110,通过设置于该格栅池110中的格栅机111 而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杂物,以防止悬浮杂物进入下一阶段的处理池而对其中的设备造成 损害。格栅机111可选用回转式机械格栅机、反切式旋转格栅机、网式转链格栅机、固定式格栅机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为了满足下阶段处理池的进水要求,格栅机111优选使 用栅缝间隙为1 5mm的细格栅机。经过格栅池110处理后的污水流入调节池100,以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使 污水能够均勻地进入后续阶段之生化处理系统。调节池100设计为两端呈弧状的扇环状 结构,其中间处设置有一调节池隔板101而形成一可供污水循环流动的处理池,并在池 中位于该调节池隔板101的两侧处以朝同一推流方向的方式而各设有一第一潜水推流器 102。污水自格栅池110进入调节池100后,第一潜水推流器102开启而推动污水在调节 池100中循环流动,可起到均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的作用,同时也可防止污水中所含有 的悬浮物发生沉淀。诚然,可在调节池100中设置更多或更少的第一潜水推流器102, 但,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潜水推流器102的情形下,均须朝同一推流方向而设 置。生化处理系统基于Α/Α/Ο生化处理工艺而构建,其包括有顺次联通的一厌氧池 200、一缺氧池210及一好氧池220。厌氧池200的进水口与预处理系统的调节池100的出水口管路连通,经过水质和 水量调节后的污水导入厌氧池200,并与由泥水分离系统中回流至厌氧池200中的污泥混 合。在厌氧池200中,回流污泥含有的磷被释放出,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吸 收而降低污水的BOD浓度,同时,污水中的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部分去除,从而降 低降低污水中的NH3-N浓度。在厌氧池200中设置有至少一潜水搅拌器201,通过潜水 搅拌器201的搅拌动作以保证污水和回流污泥的均勻混合,并防止污泥沉降。缺氧池210的进水口与厌氧池200的出水口连通,其中间处设置有一缺氧池隔板 211而形成一可供污水循环流动的处理池,并在池中位于该缺氧池隔板211的两侧处以朝 同一推流方向的方式而各设有一第二潜水推流器212。藉由该第二潜水推流器212的作 用,使来自厌氧池200的污水与来自好氧池220的回流污水在缺氧池210得以混合,由于 混合液呈缺氧状态,使到反硝化反应在此得以实现,从而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氮。在此 实施例中,厌氧池200与缺氧池210紧邻分布,在两者连接处形成有一贯通的持平于厌氧 池200池底的过水孔202,通过该过水孔202而实现厌氧池200与缺氧池210的连通,使 得厌氧池200的出水可经该过水孔202而流入缺氧池210中。 好氧池220设计为氧化沟结构,其进水口与缺氧池210的出水口连通,并在好氧 池220与缺氧池210之间设置至少一回流装置221,用于将好氧池220中的污水回流导入 缺氧池210中。在好氧池220的中间处设置有一好氧池隔板222,位于好氧池隔板222的 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一第三潜水推流器223,采用潜水推流器实现氧化沟的推 流,使得水流由下层向上层传递,相比于表曝用转刷或倒伞型曝气机将水流从上向下层 传递,可减少能量的消耗。 好氧池220所采用的曝气装置包括有一与风机连接的布气主风管224及多个设置 于好氧池220下部的微孔曝气器225,每一微孔曝气器225各自通过一布气支风管226而 与该布气主风管224连通。该曝气装置采用深水微孔曝气的方式,并配合由第三潜水推 流器223实现的水下推流相结合,可增大总氧转移量,有效地提高氧利用率并降低曝气 能耗,同时可充分搅拌混合污泥与原水,防止污泥沉降,使硝化反应得以彻底进行。优 选地,微孔曝气器225选用薄膜管式微孔曝气器,并将多个微孔曝气器分设于好氧池隔板222的两侧处。好氧池220还设置有纤毛状生物膜填料227,使得好氧池220中的硝化菌可栖息 于纤毛状生物膜填料227表面而不参加污泥回流,从而将因排除剩余污泥而引起的对硝 化菌群数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该纤毛状生物膜填料227的设置,以增加好氧池220 中附着微生物的浓度,利用附着在纤毛状生物膜填料227上的固定相微生物和污水中浮 游流动相微生物协作而完成对污染物的降解,可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去除污水中含有的 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果。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有一气浮过滤装置300、一污泥池310及一清水池320,其 中,气浮过滤装置300包括有一气浮装置301及一过滤池302,两者一体化设置。气浮 装置301的进水口与好氧池220的出水口管路连通,且其出水口通过一配水槽而与过滤池 302的进水口连通,而排泥口通过一排泥管303而与污泥池310管路连通;过滤池302的 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04而与清水池320管路连通。好氧池220的出水进入气浮装置301 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经由该配水槽进入过滤池302进行过滤处理,而污泥 则通过排泥管303而排放至污泥池310中。过滤池302对来自气浮装置301的污水进行 过滤,后通过出水管304而流入清水池320中。污泥池310中设置有一污泥回流装置311,以用于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200中。 一般地,该污泥回流装置311包括有一潜污泵312及一连接于该潜污泵312且接入厌氧池 200的污泥回流管313构成。气浮过滤装置将经过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做进一步处理,可大幅度提高 处理后出水的水质,使其达到杂用水的水质标准而可加以回用,实现处理后出水的循环 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构建污水处理系统时,将预处理系统的格栅池110和调节池100、生化处理系统 的厌氧池200、缺氧池210和好氧池220及泥水分离系统的污泥池230和清水池240等各 个处理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将泥水分离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300设置于圆环状区 域的中心区,从而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此分布方式,可紧凑组合各个处理 池,从而减小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参考图5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泥水分离系统包 括有一二沉池400、一污泥池410及一清水池420,其中,污泥池410和清水池420与预处 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二沉池400则设置于圆环 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流入二沉池 400中进行泥水分离后,上清夜导至清水池420,而沉淀产生的污泥则排入污泥池410。 此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二沉池代替气浮过滤装置而构成污水处理系 统的泥水分离系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 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一预处理系统、一生化处理系统及一泥水分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以及构成所述泥水分离 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 圆环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有一调 节池及一设置于所述调节池进水口处的格栅池;所述生化处理系统括有顺次连通的一厌 氧池、一缺氧池及一好氧池,其中,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管路连 通,其中设置有至少一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好氧池为设置有曝气装置的氧化沟结构,其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并 在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至少一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污水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 的回流装置;所述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有一气浮过滤装置、一污泥池及一清水池,其中, 所述气浮过滤装置包括有一气浮装置及一过滤池,所述气浮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 的出水口管路连通,且其出水口通过一配水槽而与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连通,而排泥口 通过一排泥管而与所述污泥池管路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而与所述清水 池管路连通,所述污泥池设置有一用于将污泥回流至所述厌氧池中的污泥回流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纤毛状生 物膜填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 一好氧池隔板,位于所述好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三潜水 推流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有一与风机 连接的布气主风管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下部的微孔曝气器,每一微孔曝气器各自通 过一布气支风管而与所述布气主风管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为薄膜管式微 孔曝气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体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分设于所述好 氧池隔板的两侧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 调节池隔板,位于所述调节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一潜水推流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的中间处设置有一 缺氧池隔板,位于所述缺氧池隔板的两侧处朝同一推流方向而各设有至少一第二潜水推 流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过滤装置的气浮装置 和过滤池一体化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有一预处理系统、一生化处理系统及一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的各个处理池以及构成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紧邻并呈圆环状分布,而所述泥水分离系统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圆环状区域的中心处,从而组成圆形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所公开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可减少占地面积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C02F3/30GK102020394SQ20091019032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何广松, 夏文林, 洪应萍, 罗颜荣, 袁挺, 郑祥明 申请人:东莞市红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