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配套装置,属于污
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又称"生物曝气滤池"、 "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基础上,引入给水处理中的过滤工艺,而形 成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起源于欧美20世纪70年代末,经80年代中后期 的较大发展后,到90年代初已基本成熟,目前,工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功能逐步扩展和完 善。对于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如城镇污水经初次沉淀后直接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滤 池内的生物量可达10 15g/L,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同时利用了填料和滤头的过滤作用, 节省了沉淀池,具有占地小、能耗低、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中水回用领域内 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新技术。我国在"九五"期间组织了对生物曝气滤池的攻关研究,对生物 曝气滤池的滤料、处理性能及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试验研究。迄今为止,作为 污水处理的一项新技术,生物曝气滤池在世界各国主要是应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 浮固体和硝化去除氨氮。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床三相反应器,充分运用了给水处理中的 过滤技术将过滤技术和接触氧化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生实现滤 池的周期更替。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粒径较小的粒状材料作为滤料,滤料浸没 在水中,利用鼓风曝气供氧。滤料层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与一般的生 物滤池相比,由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污水与生物膜实际的接触时间长,可使生物化学 反应进行得更为彻底;二是可作为过滤介质,截留进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新形成的生物固体, 从而省去其他生物处理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取得优质的出水。生物曝气滤池可用作不同目 的的污水生物处理,如作为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可用来去除污水中的SS、 C0D、B0D,或进一 步硝化去除氨氮;用作污水三级生物处理,主要是硝化以去除氨氮,并进一步深度处理去除 污水中有机物和悬浮固体。若同时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运行,还可用作污水的脱氮除磷。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可以生长许多不同性质的菌群。在距进水端较近的滤层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各种异养菌占优势,主要是去除BOD;在距出水口较近的滤料层 中,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已很低,自养型的硝化菌将占优势,可进行氨氮的硝化反应。硝化 菌存在于生物膜的内侧,在滤料上有很强的附着能力,一旦形成,不易完全脱落。它通过沿 滤层高度上充氧强度的灵活调整达到下部缺氧区和上层好氧区的相互配合,生物曝气滤池 具有很高的硝化去除氨氮的能力,气水相对运动,气液接触面积大,气、水、生物膜的接触时 间长,从而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和处理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一般采用陶粒、无烟煤、活性炭、页岩、沸石等,以及密度远小 于水的有机滤料。 一般要求滤料除应满足强度、耐磨、耐水、耐腐蚀等方面的要求外,一般选 用相对密度小的为好,这主要是考虑反冲洗的方便。相对密度小的滤料在反冲洗时易被松动,滤料层容易被冲洗干净,节省冲洗水量,避免滤料层引起严重积泥现象,影响处理效果。 滤料粒径的选择取决于进水水质和设计的反冲洗周期。为运行管理方便,反冲洗周期一般 定为24h。 一般建议采用粒径3 6mm,滤料层的高度可取为1. 8 3. 0m, 一般情况滤层高 度为2.0m。曝气系统可采用穿孔管曝气系统。穿孔管使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设置在距滤 料底底面以上约O. 3m处,使得滤料层的底部有一小段距离内不进行曝气,不受空气气泡的 扰动,保证有更好的过滤效果,以取得清澈的出水。生物曝气滤池的底部为反冲洗的布气、 布水和出水区。气和水通过滤头混合,从滤头的缝隙中均匀喷出,这种装置与给水处理的V 型滤池相似。反冲洗排水装置反冲水可采用设置在滤料层上部的排水槽连续排除,为防止 滤料流失,也可采用虹吸管排水。这些装置的设计方法同给水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一般受水头损失的限制。经验表明当水头损失达到 约0. 6m时,若再延长运行时间,水头损失急剧升高,这时如采用增大水头损失来延长工作 周期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在实际生产中,为管理方便,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生物曝气滤池可 每天反冲洗一次,即经24h运行水头损失不应超过0. 6m。 按布水方向,曝气生物滤池可分为下向流和上向流两种。下向流指进水端为上部, 属气水逆向流方式,上向流指进水端为底部,属气水同向流方式。对于一般污水,目前的发 展趋势倾向于上向流方式,主要原因在于过滤介质总纳污能力强,不易堵塞;从处理效果 上,有研究表明上向流更好些,也有研究持反面的观点,总体上,与水质条件、滤池具体型式 等有很大关系。 曝气生物滤池所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一般的生化反应系统基本一致,但最主要的 影响因素可归结为 a)负荷。容积负荷是衡量生物曝气滤池处理性能的主要指标,在满足容积负荷的 要求下,水力负荷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不重要。但水力负荷不宜太低,否则易导致滤 层顶部堵塞过快。 b)进水中溶解性B0D5的比例。生物曝气滤池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性B0D5,主要是通
过吸附和过滤作用,截留悬浮性BODs,同时利用固着型微生物将其分解。但对去除污水中的
溶解性B0D5,生物化学反应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此时应采用低一些的容积负荷。 c)进水SS浓度。在一般情况下,经过预沉后,悬浮物浓度不影响生物曝气滤池的
去除的效果。但进水中SS过高对生物曝气滤池生物膜的活性会有影响,使生物曝气滤池去
除溶解性BOD5的效果有所下降。 然而,在目前应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几乎均偏重于污染程度较高的污水领 域,而对污染程度较低、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污水深度处理领域,研究和应用甚少。由于水 质条件、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污水 领域还有待发展。而随着国家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很多城镇供水水源污 染程度加剧的态势,该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配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 不足,该工艺适用于对污水的深度处理,也同样适用于对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
本发明的工艺针对污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有如下特点
a)进水水质浓度低,负荷低,属贫营养类型; b)出水水质要求高,生化效果(去碳与脱氮)、过滤效果要求高;
c)磷通常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自V型曝气 生物滤池的上部进入生物滤料层,在所述生物滤料层内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然后 依次经精密滤层、承托层及滤头于滤池底部排出。 本发明的工艺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有机结合了一般曝气生 物滤池工艺的部分特点,从低浓度污水/微污染源水生化预处理领域的水质特点及实际要 求出发,在滤料组成及级配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本发明的工艺采用污水向下流型式,确保出水水质,平均过滤周期长,滤程不再成 为限制因素。由于负荷低(平均进水水质浓度低,特别是BOD和SS指标),产泥量少,故平 均工作周期可达到7 10d甚至更高。 较佳地,所述生物滤料层的填料采用陶粒滤料,该滤料来源广泛,性价比高,可降 低处理成本。当生物滤料层的填料选用3 5mm粒径的滤料时,生物滤料层的高度为2 3m ;当工程占地紧张时,也可采用6 8mm粒径的滤料,此时生物滤料层高度可达到3 5m。
较佳地,所述生物滤料层下设置的精密滤层,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优选采用石英 砂均质滤料,其粒径为0. 85 1. 30mm,不均匀系数K8。约1. 2 ;所述精密滤层的有效高度为 100 200mm,该高度取值综合了实际生产实验及科研成果传统滤池中,表层100 200mm 截留了 80%以上的悬浮物。运行实践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出水悬浮物SS可达10mg/L 以下。 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过滤作用包括了生物滤料的粗过滤作用和石英砂 的精密过滤作用,生产运行实践表明,生物滤料的粗过滤作用截留了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质, 保障了系统有足够的纳污能力,而石英砂的精密过滤则充分保障了出水水质,出水悬浮物 浓度可降低至10mg/L甚至5mg/L以下,较一般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要优越得多( 一般曝 气生物滤池出水SS为20mg/L)。 较佳地,所述承托层采用砾石,其高度为60 80mm,以能均匀覆盖所述滤头为基 准。 较佳地,所述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方式采用穿孔曝气管曝气,所述穿孔曝气 管埋设于生物滤料层,其底部距精密滤层100 150mm,以防止空气对精密滤层的扰动,同 时可以在生物滤料层形成局部缺氧环境,以完成反硝化脱氮的需求。 进一步,本发明根据生物膜法机理(表层微生物好氧,内部为兼氧至厌氧),通过 调节曝气供氧量以达到同步硝化及反硝化反应。从生物膜反应机理和大量的科研成果以及 生产实践数据上分析,当生物滤料层内溶解氧的含量DO控制在2 3mg/L时,曝气生物滤 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反应效果较为理想。 更进一步,本发明通过穿孔曝气管的优化布置形成局部缺氧区域以进一步保证硝 态氮的反硝化反应。所述穿孔曝气管中气泡上升方向为与中垂线成45。;所述缺氧区域 为穿孔曝气管中气泡上升方向的下部区域,即所述气泡上升方向沿线以下的生物滤料层区 域,如图2所示。为确保系统脱氮效率稳定达到60%以上,该缺氧区域占总池容的10 20%。所述穿孔曝气管的优化布置是在保证穿孔曝气管孔口流速9 12m/s的条件下,通
5过调整穿孔曝气管孔口的间距以调整穿孔曝气管之间的间距,来调整缺氧区域的容积。
为使出水达标率达到90%以上,对于大多数城镇污水,生物滤料层内的硝化及反 硝化的有效反应时间应为20 40min,滤速控制在3 5m/h ;对于一些可生化性尚可的 工业废水,生物滤料层内的硝化及反硝化的有效反应时间应为60 120min,滤速控制在 1. 5 3m/h。 当设计池容时,可仅按硝化反应进程来计算,宜取较低的负荷参数,优选负荷参数 为0. 3kgNH3-N/m3 d。 较佳地,本发明的工艺中,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及小阻力配水系统,具 有节水、节能的特点。反冲洗水强度可按5 8L/m2 s设计;当生物滤料层的滤料直径为 3 5mm时,反冲洗空气强度可按10L/m2 *s设计;当生物滤料层的滤料直径为5 8mm时, 反冲洗空气强度可按12 15L/m2 s设计。所述小阻力配水系统可采用本领域内常规的 小阻力系统,包括滤板、长柄滤头,开孔比为1. 2% 2. 4%。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V型曝气生物滤 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分配渠、V型滤池及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所述进水分配渠与 V型滤池上部连接,所述V型滤池下部设有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所述V型滤池内部自上而 下依次设有生物滤料层、精密滤层、承托层及滤板,所述滤板上均布有滤头,所述生物滤料 层内设有曝气装置。 较佳地,所述曝气装置采用穿孔曝气管曝气,包括曝气进气管和穿孔曝气管,所述 穿孔曝气管埋设于生物滤料层内,其底部距精密滤层100 150mm。曝气进气管的连接方 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方式,穿孔曝气管的排列方式可采用为"丰"字布置或单边"丰" 字布置,穿孔曝气管的开孔方向为与中垂线成45。交错开孔。穿孔曝气管中的气泡沿开孔 方向上升,使生物滤料层分成下部的缺氧区域和上部的好氧区域。穿孔曝气管的长度、设计 基本参数包括1)孔口流速9-12m/s ;2)缺氧区域的容积。 本发明的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与给水处理中的V型滤池相似,为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所熟知。较佳地,所述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气水分配槽、气水分配室、反冲洗 排水槽;其中,气水分配室位于所述滤板的下方,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位于气水分配室一侧, 并与气水分配室通过气水分配孔连通;反冲洗排水槽位于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上方,并与所 述V型滤池通过反冲水排水溢流堰连通;所述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上设有反冲洗进气管、反 冲洗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冲洗排水槽上设有反冲洗排水管。 较佳地,所述滤头固定于滤板上,滤头的上端探入所述的承托层中。本发明中的滤 板和滤头均与V型滤池的滤板和滤头结构相同,具有节水、节能的特点。所述V型滤池的滤 板和滤头的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 较佳地,当生物滤料层的填料选用3 5mm粒径的滤料时,生物滤料的层高度为 2 3m ;当工程占地紧张时,也可采用6 8mm粒径的滤料,此时生物滤料层的高度可达到 3 5m ;所述精密滤层的有效高度为100 200mm ;所述承托层的高度为60 80mm,以能均
匀覆盖所述滤头为基准。 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系统的操作与V型滤池相接近,作为曝气的穿孔曝气 系统可全程开启;可配备在线全自动无人操作系统,主要为清洗泵、清洗风机及相应阀门的 启闭。
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摒弃了目前上向流轻质曝气生物滤池的主流型式,采用下向流型式,增加了精密滤层,出水水质稳定优越,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以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 实际效果上,以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为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出水水质优越,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石化行业二级提高至石化
行业一级,其中氨氮5mg/L以下; 2.缺氧区域优化设计,兼顾反硝化、水解酸化功能,除有机物及反硝化脱氮效果好; 3.结合生物滤料层的粗滤功能和精密滤层的精滤功能,截留悬浮物效果显著,出水悬浮物SS 10mg/L以下; 4.采用厂区气源,辅以自动化控制系统,处理系统设备节简、能耗低。
图1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穿孔曝气管曝气供氧所形成的兼氧区域示意 附图标记10进水分配渠,11进水管,12进水闸门,13V型进水槽,21反冲洗气水分配槽,22气水分配室,23反冲洗排水槽,24气水分配孔,25反冲水排水溢流堰,26反冲洗进气管,27反冲洗进水管,28出水管,29反冲洗排水管,3生物滤料层,4精密滤层,5承托层,6滤板,7滤头,8曝气进气管,9穿孔曝气管;L穿孔曝气管间距,n穿孔曝气管数量,B曝气生物滤池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设计方法 —、主体工艺计算 主体工艺计算主要是通过对进水水质(污染物浓度)的分析与输入,依据相关的设计方法(设计规范与规程、生产性试验等)得出各段的规格尺寸(池容等)。
容积负荷法 对于曝气生物滤池,通常以容积负荷法确定反应池容 F=g。(C。—Ce)F 式中,V :生物滤料容积;Q。进水水量;C。进水水质浓度;Ce :出水水质浓度;F :污染物负荷。 V型曝气生物滤池内同时发生着下列主要反应进程
①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反应;
②氨氮硝化反应;
③硝态氮的反硝化反应;
④滤料的过滤作用。 由于空气充氧搅拌的作用,V型曝气生物池属于典型的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型式。对于污水深度处理及微污染源水预处理,虽然上述几种作用都很重要,但从生化反应原
7理可以看出,反应进程②和④最为重要。由于水质条件均一 (完全混合反应的特点),出水浓度Ce即为V型曝气生物池内水体的浓度,属于严重贫有机营养类水质,故除非水中可溶性不可降解/难降解类有机物浓度较高,可不考虑反应进程①;通过曝气管优化布置,可适当形成局部缺氧区域以完成反应进程③,或者通过调节曝气供氧量以达到同步硝化反硝化来完成(生物膜法机理表层微生物好氧,内部为兼氧至厌氧)。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过滤作用包括了生物滤料的粗过滤作用和石英砂的精密过滤作用,生产性运行实践表明,生物滤料的粗过滤作用截留了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质,保障了系统有足够的纳污能力,而石英砂的精密过滤则充分保障了出水水质,出水悬浮物浓度可降低至10mg/L甚至5mg/L以下,较一般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要优越得多(一般采用20mg/L)。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曝气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有机物容积负荷宜为3 6kgB0D5/m3 d,硝化容积负荷宜为0. 3 0. 8kgNH3-N/m3 d,反硝化容积负荷宜为0. 8 4. 0kgN03_N/m3 d。 据前述分析,结合多个污水厂改造实践经验,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池容设计可按仅仅按反应进程②来进行。从生物膜反应机理和大量的科研成果以及生产实践数据上分析,在合理控制DO的基础上,曝气生物滤池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反应效果较为理想。当仅按反应进程②来计算时,宜取较低的负荷参数(建议0. 3kgNH3-N/m3 d)。作为设计复核,可通过曝气管敷设间距的优化设计来设定缺氧区域(角度按45° ),如图2所示。
对于一些可生化性尚可的工业废水,生化反应速度较慢,设计时可留有较大兼氧区域以供水解酸化,如石油化工废水等。对于此类场合,由于兼氧区域的功能有所变化,该部分容积应单独累计(但可不再计入反硝化空间)。
试验资料 结合大量的生产性实践,对于大多数城镇污水以及一些可生化性尚可的工业废水(生化反应速度较慢,留有较大兼氧区域以供水解酸化,如石油化工废水等),为使达标率达到90%以上,所积累的相关试验资料有(城镇污水在前,典型工业废水在后)
有效反应时间(生物滤料区域)20 40min,60 120mir ;
滤速3 5m/h, 1. 5 3m/h。
关于单格滤池面积的设计 由于V型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管的布置加强了水力搅拌,同时对缺氧区域的设计更加优化,不会存在给水处理中V型滤池面积过大时易短流的情况,故单格滤池面积的确定不再受V型滤池的限制。 设计时通常考虑面积过大时,会导致清洗水泵型号较大,相应短时间内用电负荷较大;但从减少池数、减少投资、简化操作方面来看,单格滤池面积尽量取大是更为适宜的。
针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配电设施承受能力,完成对单格滤池面积的优化设计。
二、主要设备设计 本发明的工艺设备主要有供氧风机、冲洗风机、冲洗水泵、阀组件等。
供氧风机 运行表明,V型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时DO水平控制在2 3mg/L即可;由于多数场合采用的生物滤料粒径较小(3 5mm),充氧效率可按30X计。对于污水厂升级改造项目,可与厂区共用气源。
冲洗风机 生物滤料粒径较小(3 5mm)的情况下,V型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空气强度可按10L/m2 s,5 8mm时可按12 15L/m2 s。对于低浓度水处理,冲洗空气量与供氧空气量之间的差距有时很小,在具体设计时可综合考虑配置;对于污水厂升级改造项目,同样可以与厂区共用气源。
冲洗水泵 V型曝气生物滤池设计反冲洗水强度可按5 8L/m2 s。
实施例IV型曝气生物滤池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V型滤池上部设有进水分配渠IO,进水分配渠10下部设有进水管ll,进水分配渠10与滤池连接处设有进水闸门12,由进水闸门12控制进水量。 如图1所示,V型滤池下部设有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所述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气水分配槽21、气水分配室22、反冲洗排水槽23 ;其中,气水分配室22位于所述滤板6的下方,反冲洗气水分配槽21位于气水分配室22 —侧,并与气水分配室22通过气水分配孔24连接;反冲洗排水槽23位于反冲洗气水分配槽21上方,并与所述V型滤池通过反冲水溢流堰25连接;所述反冲洗气水分配槽21上设有反冲洗进气管26、反冲洗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所述反冲洗排水槽23上设有反冲洗排水管29。出水管28用于将处理好的水排出。 V型滤池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生物滤料层3、精密滤层4、承托层5及滤板6,滤板6上均布有滤头7。滤头7固定于滤板6上,滤头6的上端探入承托层中。当生物滤料层的填料选用3 5mm粒径的滤料时,生物滤料的层高度为2 3m ;当工程占地紧张时,也可采用6 8mm粒径的滤料,此时生物滤料层高度可达到5m ;所述精密滤层的有效高度为100 200mm ;所述承托层的高度为60 80mm,以能均匀覆盖所述滤头为基准。
如图l和图2所示,生物滤料层3内设有曝气装置,包括曝气进气管8和穿孔曝气管9,穿孔曝气管8埋设于生物滤料层3内,其底部距精密滤层100 150mm。曝气进气管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方式,穿孔曝气管的排列方式可采用为"丰"字布置或单边"丰"字布置,其开孔方向为与中垂线成45度交错开孔。曝气进气管8和穿孔曝气管9的材质为不锈钢。 实施例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污水处理场改造工程
项目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塔河分公司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随着国家保护水源和节水执法力度的加大,兼之水价的上调,节水减排工作已被正式列为企业的工作日程。本项目是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于末端建设V型曝气生物滤池深度生化系统,将污水处理厂最终出水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石化行业二级提高至石化行业一级指标,同时也是后期达标污水回用项目的基础。该项目于2005年投入正式运行。
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设计规模150mVh 设计原水水质C0D& 120mg/L, NH3_N 25mg/L, SS 150mg/L
设计出水水质C0D& 60mg/L, NH3_N 15mg/L, SS 70mg/L
设计容积负荷0. 90kg CODCr/m3 d,O. 15kg NH3_N/m3 d 生物滤料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陶粒,高度为2. 6m ;精密滤层采用粒径为0. 95 1. 35mm的石英砂,其高度为125mm ;控制DO水平在2_3mg/L ;有效反应时间为95min,滤速为1.6m/h。穿孔曝气管采用"丰"字形布置,穿孔曝气管孔口流速9m/s,缺氧区域占总池容的10%。 运行结果 实际运行情况如下 运行规模150m3/h 原水平均水质COD& 80mg/L, NH3_N 15mg/L, SS 60mg/L
出水平均水质COD& 50mg/L, NH3_N 5mg/L, SS 9mg/L
平均运行周期10d 中水回用项目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除盐为主的工艺,于2008年建设并顺利投入运行。与同类石化企业污水回用装置相比较,该套装置的稳定性更佳,也间接显示了作为中水回用预处理的Bio-V深度生化处理的性能优越。 实施例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江分公司污水处理场改造工程
项目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清江分公司地处江苏省淮安市,与前项目相类似,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于末端建设V型曝气生物滤池深度生化系统,将污水处理场最终出水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石化行业二级提高至《江苏省地方标准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该项目于2008年底投入正式运行。
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设计规模150mVh 设计原水水质COD& 120mg/L, NH3_N 30mg/L, SS 150mg/L
设计出水水质COD& 60mg/L, NH3_N 15mg/L, SS 70mg/L
设计容积负荷:0. 72kg CODCr/m3 d,O. 18kg NH3_N/m3 d 生物滤料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陶粒,高度为2m ;精密滤层采用粒径为
0. 95-1. 35mm的石英砂,其高度为100mm ;控制DO水平在2_3mg/L ;有效反应时间为120min,
滤速为1.0m/h。穿孔曝气管采用单边"丰"字形布置,穿孔曝气管孔口流速12m/s,缺氧区
域占总池容的15%。 运行结果 实际运行情况如下 运行规模150mVh 原水平均水质COD& 110mg/L, NH3-N 45mg/L, SS 80mg/L
出水平均水质COD& 55mg/L, NH3_N 8mg/L, SS 9mg/L
平均运行周期7d。
权利要求
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自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进入生物滤料层,在所述生物滤料层内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然后依次经精密滤层、承托层及滤头于滤池底部排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滤层的滤料为石英砂,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为0. 85 1. 30mm,所述精密滤层的高度为100 200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滤料层内溶解氧的含量DO为2 3mg/L。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方式采用穿孔曝气管曝气,所述穿孔曝气管埋设于生物滤料层,其底部距精密滤层100 150mm。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管中气泡上升方向为与中垂线成45。,所述气泡上升方向沿线以下的生物滤料层区域为缺氧区域,所述缺氧区域占总池容的10 20% ;所述穿孔曝气管孔口流速为9 12m/s。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城镇污水,生物滤料层内的硝化及反硝化的有效反应时间为20 40min,滤速为3 5m/h ;对于工业废水,生物滤料层内的硝化及反硝化的有效反应时间为60 120min,滤速为1. 5 3m/h。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及小阻力配水系统;反冲洗水强度按5 8L/m2 s设计;当生物滤料层的滤料直径为3 5mm时,反冲洗空气强度按10L/m2 s设计;当生物滤料层的滤料直径为5 8mm时,反冲洗空气强度按12 15L/m2 s设计。
8. —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工艺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分配渠、V型滤池及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所述进水分配渠与V型滤池上部连接,所述V型滤池下部设有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所述V型滤池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生物滤料层、精密滤层、承托层及滤板,所述滤板上均布有滤头,所述生物滤料层内设有曝气装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进气管和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埋设于生物滤料层内,其底部距精密滤层100 150mm ;所述穿孔曝气管的排列方式采用"丰"字布置或单边"丰"字布置;所述穿孔曝气管的开孔方向为与中垂线成45度交错开孔。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联合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气水分配槽、气水分配室、反冲洗排水槽;其中,气水分配室位于所述滤板的下方,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位于气水分配室一侧,并与气水分配室通过气水分配孔连通;反冲洗排水槽位于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上方,并与所述V型滤池通过反冲水排水溢流堰连通;所述反冲洗气水分配槽上设有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冲洗排水槽上设有反冲洗排水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配套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为污水自所述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进入生物滤料层,在所述生物滤料层内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然后依次经精密滤层、承托层及滤头于滤池底部排出。本发明的V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摒弃了目前上向流轻质曝气生物滤池的主流型式,采用下向流型式,增加了精密滤层,出水水质稳定优越,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以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
文档编号C02F3/30GK101734829SQ20091020677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叶方清, 宋乐平, 张大鹏, 李晖, 桂新安 申请人:上海亚同环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