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237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水处理系统相邻工艺工段之间设置的水
量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各类水处理系统均由多个连续的工艺工段组成,各工段间经常需要水泵提 升,由于各工段水泵在连续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流量差异,就需要设置一定形式的 工程设施或水量平衡设备来平衡各工艺工段间的水量,以保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现有的各类由多个工艺工段组成的水处理系统工段间水量平衡方式一般采用水 位监测仪器和电器控制方式,当水位监测仪器监测到前段水量增大导致提升泵吸水井水位 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减少提升泵运行台数或停止提升泵运行,当水位监测仪器监测到前段 水量减少导致提升泵吸水井水位下降到设定高度时,增加提升泵运行台数或开启提升泵,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需要承受水量冲击负荷,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又会增加系统 中的机电设备及组件,进而增加建设投资和维护维修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要解决前后工艺工段间的 水量自动平衡、避免后续工段承受水量冲击负荷、保持系统自动连续稳定运行的问题;并解 决现有的水量平衡装置结构复杂、投资和维护量太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连接在前、后工段水容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个与前一工段提升泵出水管连通的回流水管和一个与回流水管连通的壳体,其中壳体为圆 管通道式且壳体出口置于提升泵吸水井中,沿壳体径向穿有一根与壳体相对转动连接的中 心轴,在壳体内部、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圆形的活动阀板,活动阀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内径 相同,在壳体外部、中心轴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传力杆,两根传力杆相对平行,与中心 轴垂直连接,并与活动阀板成40° 50°的夹角,在两根传力杆的尾端、两根传力杆之间 连接浮子。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根传力杆与活动阀板可成45°的夹角。所述壳体为一端带有进水端法兰的短管形状,所述回流水管通过联接法兰与壳体 的进水端法兰连接。所述活动阀板与中心轴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与传力杆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杆通过固定螺栓与浮子连接。所述回流水管为塑料管或钢管。所述壳体是塑料壳体或钢壳体。[0015]所述活动阀板、中心轴、传力杆的材料是钢材。所述浮子是浮筒或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各类由多个工艺工段组成的水处理系统相邻工段间水量 采用水位监测仪器和机电设备控制平衡时,后续工艺工段水量冲击负荷,以及机电设备及 组件过多、投资和维护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实现前后工艺工段间的水量平衡,避免了后续工段承受水量 冲击负荷,省去了水位监测仪器和电控部件,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适 用于各类水处理系统不同工艺工段间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回流水管、2-联接法兰、3-壳体、4-活动阀板、5-中心轴、6-传力杆、 7-浮子、8-联接销钉、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
图1、图2所示,这种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连接在前、后工段水容器 之间,包括一个与前一工段提升泵出水管连通的回流水管1和一个与回流水管连通的壳体 3,其中壳体3为圆管通道式且壳体出口置于提升泵吸水井中,沿壳体径向穿有一根与壳体 3相对转动连接的中心轴5,在壳体内部、中心轴5上固定连接有一圆形的活动阀板4,活动 阀板的直径与壳体3的内径相同,在壳体外部、中心轴5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传力杆6,两 根传力杆6相对平行,与中心轴5垂直连接,并与活动阀板4可成40° 50°的夹角,本实 施例中,两根传力杆6与活动阀板4成45°的夹角。在两根传力杆的尾端、两根传力杆之间 连接浮子7。所述壳体3为一端带有进水端法兰的短管形状,所述回流水管1通过联接法兰2 与壳体3的进水端法兰连接。所述活动阀板4与中心轴5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8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5与传 力杆6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8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杆6通过固定螺栓9与浮子7连接。所述回流水管1为塑料管或钢管。所述壳体3是塑料壳体或钢壳体。所述活动阀 板4、中心轴5、传力杆6的材料是钢材。所述浮子7是浮筒或浮球。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前段水量增加,导致提升泵吸水井水位升高时,浮子升高,通过传力杆、中心轴 带动阀板向关闭方向转动,减小回流水管回流量,当前段水量减小导致提升泵吸水井水位 降低时,浮子降低,通过传力杆、中心轴带动阀板向开启方向转动,增加回流水管回流量。随着前段进水量的波动,浮子将在设定的水位附近小幅度上下漂浮,活动阀板的 开启度相应变化,导致回流水管回流量相应变化,从而实现前后工艺工段间水量在提升泵 吸水池水位水力作用下的自动水量平衡。[0031]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1)备料制作一个短管作为回流水管1,管径根据待平衡水量计算确定。市场采购一个联接法兰2,口径与回流水管1相同;联接法兰2可以采用市售标准 件。制作一个单法兰短管的壳体3,并在壳体3中部双侧开两个直径20mm的圆孔。制作一个圆形的活动阀板4,外径与壳体内径相同;制作一个直径20mm、中部和两 端均开有销钉丝孔的中心轴5 ;制作两个长800mm的传力杆6。制作一个浮子7。市场采购三个联接销钉8和一个固定螺栓9 ;联接销钉8、固定螺栓9可以采用标 准件。回流水管1可以为塑料管、PVC管或钢管;壳体3可以用塑料、PVC或钢材制作;活 动阀板4、中心轴5、传力杆6可以用钢材制作;浮子7可以用塑料、PVC或钢材制作。2)组装将回流水管1与联接法兰2焊接固定。将联接法兰2与壳体3的进水端联接法兰对接。将活动阀板4与壳体3内水流通道呈90°放置。将中心轴5水平贯穿壳体3和活动阀板4。将活动阀板4与中心轴5用联接销钉8联为一体。将两个传力杆6的首端用联接销钉8与中心轴5的两端呈90°联为一体。将活动阀板4与两个传力杆6呈45°连接、并用联接销钉8固定。将浮子7用固定螺栓9固定于两个传力杆6的尾端。3)使用本实用新型为成套设备,整体接到前一工段提升泵出水管侧,即可投入运行。
权利要求一种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连接在前、后工段水容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与前一工段提升泵出水管连通的回流水管(1)和一个与回流水管连通的壳体(3),其中壳体(3)为圆管通道式且壳体出口置于提升泵吸水井中,沿壳体径向穿有一根与壳体(3)相对转动连接的中心轴(5),在壳体内部、中心轴(5)上固定连接有一圆形的活动阀板(4),活动阀板的直径与壳体(3)的内径相同,在壳体外部、中心轴(5)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传力杆(6),两根传力杆(6)相对平行,与中心轴(5)垂直连接,并与活动阀板(4)成40°~50°的夹角,在两根传力杆的尾端、两根传力杆之间连接浮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传力杆(6) 与活动阀板⑷成45°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为 一端带有进水端法兰的短管形状,所述回流水管(1)通过联接法兰(2)与壳体(3)的进水 端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板(4) 与中心轴(5)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5)与 传力杆(6)焊接或通过联接销钉(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6)通 过固定螺栓(9)与浮子(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水管(1) 为塑料管或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是 塑料壳体或钢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板 (4)、中心轴(5)、传力杆(6)的材料是钢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7)是 浮筒或浮球。
专利摘要一种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连接在前、后工段水容器之间,包括一个与前一工段提升泵出水管连通的回流水管和一个与回流水管连通的壳体,其中壳体为圆管通道式且壳体出口置于提升泵吸水井中,沿壳体径向穿有一根与壳体相对转动连接的中心轴,在壳体内部、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圆形的活动阀板,活动阀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在壳体外部、中心轴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传力杆,在两根传力杆的尾端、两根传力杆之间连接浮子。本装置可自动实现前后工艺工段间的水量平衡,避免了后续工段承受水量冲击负荷,省去了水位监测仪器和电控部件,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装置,适用于各类水处理系统不同工艺工段间的水力自动水量平衡。
文档编号C02F1/00GK201729671SQ20092031344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化, 陈喆 申请人:陈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