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73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矿污水沉淀浓缩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金属矿和非矿加工选矿等污水处理系统,是由沉淀池、粑架、传动机构、提升机构、给料机构和卸料机构组成。用于处理污水时,通过给料机构将尾矿污水排入浓缩池中,并向浓缩池中投入三氧化铝形成泥浆,然后借助提升机构将粑架降至浓缩池中, 再利用传动机构带动粑架对浓缩池中的泥浆进行搅拌,使泥浆中的矿渣受重力作用沉淀在浓缩池的下部并通过卸料机构排出,而分离出来的水则处于浓缩池的上部并通过溢流排出ο这种处理系统存在浓缩池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操作不方便,故障率高,处理效率低等等缺陷,所以,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尾矿污水快速沉淀浓缩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使用故障率低、处理效率高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包括尾矿池、至少两个沉淀浓缩罐和一个清水罐;每个沉淀浓缩罐都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借助支撑架套置在外筒中,内筒的上端为进污水口, 内筒的中间借助支撑架安装一个缓冲挡板,缓冲挡板的边缘与内筒的内壁之间留有进料间隙,内筒的外壁还固定有至少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回流挡板的外缘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留有溢水间隙,外筒的下方直径逐渐缩小形成排渣口,外筒的上端形成溢流水槽,溢流水槽的溢水口与进污水口独立分开;清水罐的下方开设进水口,底部开设排渣口,上端开设出水口 ; 尾矿池中安装搅拌机,尾矿池通过泥浆泵输料管与第一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连接,第一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与第二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连接,且第一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高度等于或者高于第二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高度,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与清水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缓冲挡板为弧形拱板,板的中间位置高于板的边缘位置。所述缓冲挡板直径为内筒直径的1/2。所述环型回流挡板呈倾斜状。所述环型回流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所述支撑架由若干连接杆组成。所述内筒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环型回流挡板,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固定在内筒的下端,另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固定在内筒的中段。所述溢水口位于溢流水槽的外壁。
所述排渣口直径为内筒直径的1/4。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每个沉淀浓缩罐的内筒中缓冲挡板上方为进料缓冲区, 缓冲挡板下方至外筒的排渣口之间为泥浆沉降区,内筒与外筒之间为静态清水区,挡板下方为泥浆静止区域。本发明用于处理污水时,选矿后的尾矿污水自行流入尾矿池中,加入少量三氧化铝于尾矿污水中,借助搅拌机将尾矿污水与三氧化铝搅拌均衡形成泥浆,再由泥浆泵将泥浆输送到第一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送入第一沉淀浓缩罐的进料缓冲区,泥浆通过缓冲挡板时减速分散进入泥浆沉降区,污泥通过自然比重沉淀,使矿渣自然下降由第一沉淀浓缩罐的底部排渣口排出,矿渣浓度达到40%-60%,水位通过静态清水区自然升高,第一次沉淀后的清水则由第一沉淀浓缩罐的溢流口溢流出,接着采用管道连接直接由第二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送入第二沉淀浓缩罐,第二沉淀浓缩罐的原理与第一沉淀浓缩罐相同,第二沉淀浓缩罐的底部排渣口也排出矿渣,第二次沉淀后的清水则由第二沉淀浓缩罐的溢流口溢流出,然后用管道直接由清水罐下瑞的进水口送入清水罐,在清水罐中静止后,少部分矿渣自然下降到清水罐沉降区里,不定时地通过排渣口排出,沉淀后的清水从清水罐顶部的出水口流出,此时清水更清,水质稳定,质量高,通过清水管道进入循环使用,清水罐又可以当高位水池使用,矿渣可通过板框压力机或带式脱水机等设备进行脱水,使尾矿可进行二次利用,达到无废化的矿山清洁生产。本发明的尾矿池只作为暂存污水、让尾矿污水与三氧化铝搅拌均衡之用而不起沉淀浓缩之用,所以,本发明的尾矿池不需要太大的占地(一般只要二十多平方米),而且, 本发明的沉淀浓缩是在沉淀浓缩罐中完成,沉淀浓缩是由自重分离实现而不需要宠大的粑架,本发明结构简单,大小灵活,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制作,造价低,操作方便,使用故障率低,使用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自动化水平高,循环水水质高,处理效率高,可用于金属矿和非矿加工选矿等污水处理。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作_ ;图2是本发明中每个沉淀浓缩罐的轴向剖视简3是本发明中每个沉淀浓缩罐的俯视简图;图4是本发明中每个沉淀浓缩罐的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尾矿池10泥浆泵20搅拌机30第一沉淀浓缩罐50第二沉淀浓缩罐60清水罐70外筒1排渣口 11溢水口 12溢流水槽13内筒2进污水口 21支撑架3支撑架5缓冲挡板4进料间隙41环型回流挡板6溢水间隙61
进水口71排S 口 72出水口7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上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包括尾矿池10、至少两个沉淀浓缩罐和一个清水罐70,此实施例中有两个沉淀浓缩罐50和60。尾矿池10中安装搅拌机30,尾矿池10中插有输料管,输料管与泥浆泵20连接。每个沉淀浓缩罐50和60都包括外筒1和内筒2,如图2至图4所示。内筒2借助支撑架3套置在外筒1中,支撑架3可由若干连接杆组成,以保证支撑固定效果但又不缩小静态清水区,保证处理效果。内筒2的上端为进污水口 21。内筒2的中间借助支撑架5安装一个缓冲挡板4,缓冲挡板4的边缘与内筒2的内壁之间留有进料间隙41,支撑架5也可由若干连接杆组成,以保证支撑固定效果但又不缩小进料缓冲区和泥浆沉降区之间的通道(进料间隙41),保证处理效果。缓冲挡板4的形状以弧形拱板为佳, 板的中间位置高于板的边缘位置,且缓冲挡板4直径以内筒2直径的1/2为佳,使缓冲挡板 4的缓冲效果更好。内筒2的外壁还固定有至少一个环型回流挡板6,此实施例中有两个环型回流挡板6,一个固定在内筒2的下端,另一个固定在内筒2的中段,每个回流挡板6的外缘与外筒1的内壁之间留有溢水间隙61,环型回流挡板6最好呈倾斜状,且回流挡板6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以30°为佳,使泥浆回流的效果更好,避免矿渣从溢水口 12排出。外筒1的下方直径逐渐缩小形成排渣口 11,排渣口 11直径以内筒2直径的1/4为佳,由此可以更好地控制沉淀时间,使浓缩处理效率提高。外筒1的上端形成溢流水槽13, 溢流水槽13的溢水口 12与进污水口 21独立分开。为了更好地分离矿渣,提高从溢水口 12 流出的水质,此实施例溢水口 12位于溢流水槽13的外壁。本发明的缓冲挡板4将内筒2 —分为二,使缓冲挡板4上方为进料缓冲区,缓冲挡板4下方至外筒1的排渣口 11之间为泥浆沉降区,内筒2与外筒1之间则为静态清水区。 第一沉淀浓缩罐50的溢水口 12高度等于或者高于第二沉淀浓缩罐61的进污水口 21高度, 以保证第一沉淀浓缩罐50的清水自动流入第二沉淀浓缩罐60进行处理。清水罐70的下方开设进水口 71,底部开设排渣口 72,上端开设出水口 73。再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尾矿池10通过输料管、泥浆泵30与第一沉淀浓缩罐50 的进污水口 21连接,第一沉淀浓缩罐50的溢水口 12与第二沉淀浓缩罐60的进污水口 21 连接,第二沉淀浓缩罐60的溢水口 12与清水罐70的进水口 71连接。为了便于沉淀浓缩处理后的矿渣再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还包括脱水机械(可采用皮带脱水机和板框压力机等设备),脱水后的矿渣可采用输送带和汽车运到堆场堆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二次利用,脱水机械的一端采用渣浆泵输送,在各沉淀浓缩罐和清水罐的排渣口下方汇集在一个渣浆池,再用渣浆泵输送,另一端脱水后的矿渣采用输送带与堆场连接。本发明运用于污水处理时的工作原理是将尾矿污水排入尾矿池10中,加入少量三氧化铝,借助搅拌机30进行搅拌形成泥浆,采用泥浆泵20将泥浆经过进污水口 21抽到第一沉淀浓缩罐50中。泥浆经过进料缓冲区,再通过缓冲挡板4时减速分散,由进料间隙41进入泥浆沉降区,污泥被回流挡板6阻挡在泥浆沉降区通过自然比重沉淀,矿渣自然下降到外筒1底部由排渣口 11排出,由第一沉淀浓缩罐50排出浓度可达到40% -60%的矿渣,水则经溢水间隙61进入静态清水区,通过静态清水区水位自然升高,到外筒1上端的溢流口 12溢流出清水。从第一沉淀浓缩罐50 排出的清水再通过自流方式到第二沉淀浓缩罐60中,进行二次循环沉淀浓缩澄清,与第一沉淀浓缩罐50原理相同,清水通过管道压力下自流到清水罐70底部进入,剩余的矿渣进一步自然下降由清水罐70的排渣口 72排出,澄清后的清水从清水罐70顶部的出水口 73 溢流出来,水质稳定,质量高,通过清水管道进入循环使用,清水罐70又可以当高位水池使用,矿渣可通过板框压力机或带式脱水机等设备进行脱水,使尾矿可进行二次利用,达到无废化的矿山清洁生产。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矿池、至少两个沉淀浓缩罐和一个清水罐;每个沉淀浓缩罐都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借助支撑架套置在外筒中,内筒的上端为进污水口,内筒的中间借助支撑架安装一个缓冲挡板,缓冲挡板的边缘与内筒的内壁之间留有进料间隙,内筒的外壁还固定有至少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回流挡板的外缘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留有溢水间隙,外筒的下方直径逐渐缩小形成排渣口,外筒的上端形成溢流水槽, 溢流水槽的溢水口与进污水口独立分开;清水罐的下方开设进水口,底部开设排渣口,上端开设出水口 ;尾矿池中安装搅拌机,尾矿池通过泥浆泵输料管与第一沉淀浓缩罐的内筒进污水口连接,第一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与第二沉淀浓缩罐的内筒进污水口连接,且第一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高度等于或者高于第二沉淀浓缩罐的进污水口高度,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沉淀浓缩罐的溢水口与清水罐的进水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板为弧形拱板,板的中间位置高于板的边缘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板直径为内筒直径的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回流挡板呈倾斜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回流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若干连接杆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环型回流挡板,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固定在内筒的下端,另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固定在内筒的中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位于溢流水槽的外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直径为内筒直径的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包括尾矿池、至少两个沉淀浓缩罐和一个清水罐;每个沉淀浓缩罐都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借助支撑架套置在外筒中,内筒的上端为进污水口,内筒的中间借助支撑架安装一个缓冲挡板,缓冲挡板的边缘与内筒的内壁之间留有进料间隙,内筒的外壁还固定有至少一个环型回流挡板,回流挡板的外缘与外筒的内壁之间留有溢水间隙,外筒的下方直径逐渐缩小形成排渣口,外筒的上端形成溢流水槽,溢流水槽的溢水口与进污水口独立分开;清水罐的下方开设进水口,底部开设排渣口,上端开设出水口;尾矿池依次通过各沉淀浓缩罐和清水罐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使用故障率低、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9/02GK102267767SQ20101053462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苏木清 申请人:苏木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