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02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基本由原水池一原水增压泵 —盘式过滤器一活性碳吸附系统一全自动超滤系统一中间水箱一中间水泵一保安过滤器 —全自动反渗透系统(含清洗装置)一蓄水池构成,然而,其缺陷之处在于无法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反渗透浓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大量的可回收盐类,反渗透系统只有一级,很难实现废水零排放,回用水量有限,浓水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原水增压泵、不对称纤维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回用水池、第一增压水泵、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一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三级RO浓缩系统、三级RO浓缩水箱、蒸发器,与前述20个设备单元连接的PLC电控系统。所述的活性碳过滤器由过滤罐、活性碳填料、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件组成。所述的超滤系统中设有反洗水泵,以及一套化学加药装置。所述的超滤系统中还设有一化学清洗装置。所述的化学清洗装置由清洗泵、清洗水箱、清洗微过滤器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三级膜分离系统的浓水浓缩处理,原水可浓缩到原来的10. 89Γ19. 25%,当原水的电导率为1000 3000 μ S/cm时,三级浓水电导率可达10000 32000 μ S/cm,含盐量高,含水量低,可减轻蒸发器的负担,减少蒸发结晶所需的耗电量,降低盐回收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回用水量,节约每天的新鲜用水量。2、通过实施“净水回用、浓水浓缩、脱盐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实现炸钩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响应了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 [0016]如图1,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1、原水增压泵2、不对称纤维过滤器3、石英砂过滤器4、活性碳过滤器5、阳离子树脂交换器6、回用水池7、第一增压水泵8、第一保安过滤器9、超滤系统10、超滤水箱11、第二保安过滤器12、 一级RO浓缩系统13、二级RO浓缩系统14、二级RO浓缩水箱15、第二增压水泵16、第三保安过滤器17、三级RO浓缩系统18、三级RO浓缩水箱19、蒸发器20,与前述20个设备单元连接的PLC电控系统21。使用本实用的设备进行炸钩废水的处理时,通过PLC电控系统21协调控制个单元部件的运转,首先,炸钩废水进入沉淀池1,然后原水增压泵2将废水泵入不对称纤维过滤器3,除去水中悬浮物,降低浊度,接着进入石英砂过滤器4,进一步的除去悬浮物,泥沙,胶体等,再进入活性碳过滤器5,吸附除去废水中存在的氯、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质,接着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6,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再进入回用水池7中,第一增压水泵8再将水泵入第一保安过滤器9,除去水中大于5 μ m的杂质,再进入超滤系统10,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微生物等杂质,处理后的水进入超滤水箱11中,再进入第二保安过滤器12,进一步除去可能存在的大于5 μ m的杂质,接着进入一级RO浓缩系统13中进行浓缩脱水,脱水率达到60-70%,再进入二级RO浓缩系统14,脱水率达45-55%,浓水再进入二级RO浓缩水箱15,第二增压水泵16将浓水泵入第三保安过滤器17,更进一步除去可能存在的大于5 μ m 的杂质,再进入三级RO浓缩系统18,脱水率达到40-50%,考虑到反渗透膜的进水含盐量很高,一级二级RO浓缩系统中的反渗透膜采用高浓度抗污染中/高压膜,运行压力分别达到 1. 55MPa和2. 2MPa ;三级RO浓缩系统采用脱水浓缩膜分离膜,运行压力达2. 2-2. 6MPa,保证在高盐量水质的情况下,脱水浓缩系统的正常运行,浓缩后的水储存于三级浓缩水箱19 中,再进入蒸发器20中蒸发,回收得到盐。超滤系统及三级RO浓缩系统设有化学清洗装置,当膜片等候受到污染时,通过化学清洗及时恢复膜的性能,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阳离子树脂交换器设有酸碱再生系统,保证树脂的再生使用;超滤系统设有反洗水泵以及一套化学加药装置,反洗时可加入化学药剂帮助清洗。各项完整配套设备可及时的恢复系统的处理性能,延长各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系统在最好的性能状态下运行,得到稳定良好的处理效果。系统控制方面,超滤系统和二级膜浓缩系统设有多种的自动化仪器控制及保护; 超滤系统可自动运行、反洗、正洗,无需人工操作;二级膜浓缩系统设有自动冲洗功能,按设定的时间自动停机用清水冲洗,及时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整个系统总控制,为方便系统调试和日后检修设备的需要,特设有紧急停车功能,确保系统安全、高效、平稳、经济运行。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及功能说明沉淀池收集经业主前处理后的炸钩生产废水,利用沉淀作用去除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有液位计。原水增压泵原水增压泵为净化预处理系统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压力,按系统所给信号实现自动启停,亦可手动强制启停。原水增压泵为2台,一用一备。不对称纤维过滤器
4[0026]不对称纤维过滤器(AFF)是美国西雅图环境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针对中水回用固态废物快速净化设备,设备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絮凝剂配合使用,除去中水中固态废物,净化水质。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由过滤罐、石英砂填料、控制阀门及连接管件组成。石英砂过滤器内填装有精细石英砂。该装置一般可除去60 80%的腐殖酸类物质。当原水通过石英砂滤层时,水中的悬浮物、机械颗粒、胶体等杂质经过流经滤料层中弯弯曲曲的孔道,由于滤料表面的接触作用,悬浮物和滤料表面粘附作用,使原水中杂质得到去除,从而显著降低水的浊度,并防止堵塞后级活性碳的细孔和碳层孔隙,以提高活性碳的吸附效果。随着过滤时间和过滤出水的增多,石英砂截留固体杂质也增多,过滤器进、出水的压力降增大,当运行压力降> 0. 05Mpa的容许极限或超过规定的反洗周期,石英砂过滤器需要进行正、反洗,反洗应在二倍运行流量的前提下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通过正、反洗可以清除石英砂过滤时截留的表面污物、杂质,以恢复石英砂过滤器的过滤能力, 以保证过滤效果。活性碳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由过滤罐、活性碳填料、控制阀门及连接管件组成。活性碳过滤附器内填装优质椰树果壳活性碳,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的特点。此设备的作用是有效去除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和游离氯,同时也能减少水中的异味和色度,因此经过机械过滤器后的水进入活性碳过滤器,水中微量的余氯被活性碳迅速吸附而被去除,包括致癌物三卤甲烷(THM)和卤乙酸都能被活性碳有效吸附,水中的余氯的去除, 可以使RO膜不会受到氯等杂质的损害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作为反渗透系统的前处理装置能有效防止反渗透膜表面的有机物污染,而不受其本身进水温度、PH值和有机混合物的影响。当活性碳过滤器工作一定时间后,需对活性碳表面污物进行反洗、正洗,以恢复活性碳过滤器的过滤效果,由于活性碳比重较小,反洗流量应为运行流量的0. 7倍。阳离子树脂交换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由交换罐、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填料、控制阀门、酸碱再生系统及连接管件组成。离子树脂交换器是采用D113型交换树脂置换水中的锌、镍、铁、铬等二价金属离子,D113型是指大孔结构的丙烯酸共聚交联高分子基体上带有羧酸基(-C00H)的离子交换树脂。市面上的D113型树脂为H+型弱酸阳离子,根据实际使用经验,Na+型态有更活跃的交换性能,建议使用前将树脂转为Na+型,具体操作包括交换、反冲、再生、淋洗、转型五个步骤,其主要工艺参数见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原水增压泵、不对称纤维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回用水池、第一增压水泵、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一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三级RO浓缩系统、三级RO浓缩水箱、蒸发器,与前述20个设备单元连接的PLC电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碳过滤器由过滤罐、活性碳填料、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件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系统中设有反洗水泵,以及一套化学加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系统中还设有一化学清洗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清洗装置由清洗泵、清洗水箱、清洗微过滤器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炸钩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原水增压泵、不对称纤维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回用水池、第一增压水泵、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一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系统、二级RO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三级RO浓缩系统、三级RO浓缩水箱、蒸发器,与前述20个设备单元连接的PLC电控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施“净水回用、浓水浓缩、脱盐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实现炸钩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响应了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文档编号C02F9/04GK202164189SQ2011202446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王瑞汉, 肖劲忠, 谢志耀 申请人:广州雅津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