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762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沉水植物在水中的位置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剧增,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工农业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某些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华蓝藻频繁爆发等一系列问题。沉水植物可通过吸收氮磷及克生效应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有效的修复。光合作用是沉水植物最重要的代谢活动。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受到低光照的限制。由于水体溶解物、悬浮颗粒以及水深的影响,源自太阳的光能迅速衰减,加之在空气与水交界处的损失 (10%左右),光照不足的现象在水体中最易发生。一般认为,水底光强不足入射光的
时,沉水植物就不能定居。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等光合特征,决定了沉水植物在水下可分布的最大深度和光合产量及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河道护坡环境恶化,沉水植被的分布面积萎缩,群落趋于单一化。沉水植物的衰退引起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变短,食物网简化及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导致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较为脆弱。现有的生态浮床(包括沉床)以及浮岛技术是利用在水面可漂浮的床体和床体上种植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过滤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这种技术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果比较明显,但浮床上的植物仅限于可露出水面的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这种技术忽略了沉水植物在水体中的净化作用,而且只考虑到植物的作用,忽略了动植物结合作用水生贝类可以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如成年三角帆蛘一天可滤水可达一吨之多。从而,现有的生态浮床(包括沉床)以及浮岛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保持或调节沉水植物在水中的位置;难以充分利用沉水植物在水下可分布的最大深度和光合产量及竞争能力,以避免沉水植被的分布面积萎缩和沉水植物的衰退导致的水生生态系统脆弱;无法保持并增强沉水植物在整个水体中多层次的调节净化作用;无法利用水生贝类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了沉水植物可随水位、透明度等连续改变生态位的可调节沉水植物高低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达到有效净化富营养化的湖泊、小型水库、河流及水质较差的水体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包括沉水网箱,所述沉水网箱上部设有用以种植沉水植物的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0013]所述网箱式生态沉床设有用以调节网箱式生态沉床在水中垂直位置的调节绳,所述调节绳连接于固定于水体底部的固定桩,所述的网格结构下部固着一箱型框架,所述箱型框架用于贝类养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借助水下固定桩和调节绳的作用,在光补偿深度垂直空间调节沉水植物在水中的位置,以实现了沉水植物可随水位、透明度等连续改变生态位;解决了沉水植物恢复中光补偿深度、透明度等因素对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优选地,所述固定桩为两根,每根固定桩通过调节绳分别连接所述生态沉床。优选地,所述固定桩为四根,每根固定桩通过调节绳分别连接所述生态沉床。优选地,所述生态沉床的顶部距离水面30 100cm。优选地,所述生态沉床高度为0. 5 1. 5米。优选地,用于养殖贝类的箱型框架的网孔尺寸为0. 5cm-2cm0优选地,所述沉水植物为狐尾藻,栽种面积为平方米200 250g/m2,或者为伊乐藻,栽种面积为150 200g/m2。优选地,所述滤食性贝类为三角帆蛘。有益效果1.本发明公开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可以通过水生动植物共同作用进行水质调节净化处理沉水植物吸收水中富营养元素,贝类滤除水中的水华藻,即达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效果,同时促进贝类养生一定的经济效应。2.本发明公开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主体结构都可以取材毛竹, 毛竹方便易得,经济环保,耐腐蚀性强,箱式贝类养殖网框的网状物可以是废弃的渔网等材料,方便易得,经济环保,可重复利用。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借助水下固定桩和调节绳的作用,在光补偿深度垂直空间调节沉水植物在水中的位置,以实现了沉水植物可随水位、透明度等连续改变生态位; 解决了沉水植物恢复中光补偿深度、透明度等因素对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的俯视图。其中1为固定桩,2为调节绳,3为沉水网箱,4为网格结构,5为网格,6为箱型框架,7为贝类,8为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
图1、图2所示,可调箱式沉水网床,包括一沉水网箱3,沉水网箱3包括其顶部的网格结构4,连接于所述沉水网箱3用以调节沉水网箱3高度的调节绳2,所述调节绳2连接至少两根固定于水体底部的固定桩1,其中,所述网格结构4下部固着一箱型框架6。在所述网格结构4上种植沉水植物8,在所述下部固着一箱型框架6用以养殖滤食性贝类7,如为三角帆蛘。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桩1为四根,相应地,分别通过每根固定桩的调节绳2连接沉水网箱3。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水网箱3的顶部距离水面30 100cm,沉水网箱3的高度为0. 5 1. 5米,用于养殖贝类的箱型框架6的网孔尺寸为0. 5cm-2cm0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水植物8为狐尾藻,栽种面积为平方米 200 250g/m2,或者为伊乐藻,栽种面积为150 200g/m2。这些植物长到一定数量时可取出,用于制造饲料。当然,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栽培应用的其它沉水植物。本发明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的上半部分的网格结构种植沉水植物, 通过沉水植物根系以及叶片可以吸收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同时叶片附着悬浮物,而且沉水植物吸收水中氮磷等污染元素,并且会富集重金属物质,种植方便,无需管理。下部分贝类可以滤食水中水华藻类、分解有机沉淀以及水中的悬浮物。利用滤食性贝类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与沉水植物一起净化水质。待蛘体长到一定程度可将其取出,再放入新的幼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网格结构4为一矩形,在符合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所述的网格结构4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如圆形或进行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包括沉水网箱,所述沉水网箱上部设有用以种植沉水植物的网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式生态沉床设有用以调节网箱式生态沉床在水中垂直位置的调节绳,所述调节绳连接于固定于水体底部的固定桩,所述的网格结构下部固着一箱型框架,所述箱型框架用于贝类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为两根,每根固定桩的通过调节绳分别连接所述生态沉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为四根,每根固定桩的通过调节绳分别连接所述生态沉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沉床的顶部距离水面30 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沉床高度为0.5 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其特征在于,用于养殖贝类的箱型框架的网孔尺寸为0. 5cm-2cm0
专利摘要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包括沉水网箱,所述沉水网箱上部设有用以种植沉水植物的网格结构,所述网箱式生态沉床设有用以调节网箱式生态沉床在水中垂直位置的调节绳,所述调节绳连接于固定于水体底部的固定桩,所述的网格结构下部固着一箱型框架,所述箱型框架用于贝类养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借助水下固定桩和调节绳的作用,在光补偿深度垂直空间调节沉水植物在水中的位置,以实现了沉水植物可随水位、透明度等连续改变生态位,解决了沉水植物恢复中光补偿深度、透明度等因素对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而且通过水生动植物共同作用进行水质调节净化处理。
文档编号C02F3/32GK202272773SQ20112031437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何培民, 孙鹏涛, 朱莹, 杜霞, 王静, 陈丽平, 霍元子, 饶涛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