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反渗透膜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纯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堆系统。
背景技术:
反渗透法制造纯水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水由供水泵进入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如石英砂等,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状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滤设备),滤后水进入精密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是将不同过滤精度的滤芯安装于相对应的过滤容器内,使水在压力下进入容器透过滤芯以达到去除水中微小杂质的目的,精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一般为5微米,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一般为3微米以下),过滤后的低压原水进入高压泵加压,升压后的原水进入反渗透膜堆系统。高压原水在反渗透膜堆系统的处理下一部分透过反渗透膜堆系统的反渗透膜元件形成纯水后进入水箱储存。其余的高压浓缩水(也称浓水)经截止阀降压后排放。反渗透膜元件是指两头具有膜端盖的膜元件。反渗透膜元件是反渗透法制造纯水的核心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原水经高压泵加压后作用膜元件表面,由于渗透原理,原水中的一部分水分子透过膜元件而成为除盐水被引出,原水中的盐分随着另一部分原水成为浓水排出,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小分子盐透过膜元件。反渗透膜的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X100%,我们根据不同的脱盐率把脱盐率相对高的反渗透膜元件称为高脱盐率膜元件,把脱盐率相对低的反渗透膜元件称为低脱盐率膜元件,一般使用高脱盐率膜元件的反渗透装置脱盐率高但产水量低,而使用低脱盐率膜元件的反渗透装置相反,其产水量高但脱盐率低。中国专利文献CN201578990公开了一种螺旋卷式双流道对流反渗透膜组件和膜元件。一般的反渗透系统是把具有同一种脱盐率的反渗透膜元件的多个反渗透装置分两段布置,把第一段相应的各个反渗透装置排出的浓水作为第二段相应的各个反渗透装置的原水,也就是两段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含盐量不同,前段含盐量低,后段含盐量高,这样就会造成前后两段的反渗透膜元件都不是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系统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充分发挥高脱盐率膜元件和低脱盐率膜元件优势的、高效率的反渗透膜堆系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渗透膜堆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低脱盐率膜组和高脱盐率膜组。低脱盐率膜组包括2至4个相同的低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反渗透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也即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进水口,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纯水出口,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浓水出口。所述高脱盐率膜组包括1至3个相同的高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高脱盐率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也即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一进水口,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二纯水出口,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浓水出口。所述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纯水出口和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二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纯水出口 ;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浓水出口通过相应的管道与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膜堆系统同时采用多个高脱盐率膜元件和多个低脱盐率膜元件,将各多个低脱盐率膜元件布置在前段,海水原水经过低脱盐率膜元件时的产水量高;将高脱盐率膜元件布置在后段,保证了前段浓水经过高脱盐率膜元件时的脱盐率高,能有效地发挥两种膜元件的各自的优势,这样即保证了系统的产水量的又保证了脱盐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膜堆系统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低脱盐率膜组1,第一淡水出口 11,第一浓水出口 12,第一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1,第二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2,第三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3,高脱盐率膜组2,第一进水口 21,第二淡水出口 22,第一高脱盐率膜2_1,第二高脱盐率膜2-2,进水口 100,纯水出口 200,浓水出口 3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膜堆系统包括低脱盐率膜组1和高脱盐率膜组2。低脱盐率膜组1包括2至4个相同的低脱盐率膜元件(本实施例为3个),所述低脱盐率膜元件的脱盐率为99. 4%,且每个低脱盐率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所述外壳采用ROPV反渗透膜壳),从而形成相应的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依次称为第一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1、第二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2和第三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1-3。 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也即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进水口 100,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纯水出口 11,3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浓水出口 12。高脱盐率膜组2包括1至3个相同的高脱盐率膜元件(本实施例为2个),所述高脱盐率膜元件的脱盐率为99. 7%,且每个高脱盐率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所述外壳采用 ROPV反渗透膜壳),从而形成相应的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依次称为第一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2-1和第二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2-2。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也即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一进水口 21,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二纯水出口 22,2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浓水出口 300。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纯水出口 11和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二纯水出口 22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纯水出口 200 ;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浓水出口 12通过相应的管道与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一进水口 21相连通。所述各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元件为螺旋卷式结构,所述各反渗透膜元件均采用美国陶氏公司的BW系列的反渗透膜元件。使用时,原水由反渗透膜堆系统的进水口 100进入低脱盐率膜组1的相应的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中,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排出的浓水通过相应的管道进入高脱盐率膜组2的相应的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中。低脱盐率膜组1的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产生的纯水与高脱盐率膜组2的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产生的纯水一同进入纯水水箱3储存,高脱盐率膜组2的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出来的浓水由反渗透膜堆系统的浓水出口 300排出,这样即保证了系统的产水量的又保证了脱盐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反渗透膜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脱盐率膜组(1)和高脱盐率膜组(2);低脱盐率膜组(1)包括2至4个相同的低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反渗透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 也即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进水口( 100),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纯水出口(11),各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浓水出口(12);高脱盐率膜组(2)包括1至3个相同的高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高脱盐率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也即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一进水口(21),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二纯水出口(22),各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浓水出口(300);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纯水出口(11)和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二纯水出口(22)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纯水出口(200);低脱盐率膜组(1)的第一浓水出口(12)通过相应的管道与高脱盐率膜组(2)的第一进水口(21)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堆系统,其要点是包括低脱盐率膜组和高脱盐率膜组。低脱盐率膜组包括2至4个相同的低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反渗透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低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所述高脱盐率膜组包括1至3个相同的高脱盐率膜元件,且每个高脱盐率膜元件均配有相应的外壳,从而形成相应的1个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各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相互间并联设置。所述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纯水出口和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二纯水出口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而共同形成反渗透膜堆系统的纯水出口;低脱盐率膜组的第一浓水出口通过相应的管道与高脱盐率膜组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
文档编号C02F1/44GK202237803SQ2012200278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1日
发明者周一 申请人:常州市康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