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改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湖水质逐渐恶化,特别是市区封闭式河湖等水体的水质稳定改善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其水质稳定改善 程度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它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增强吸引外资与内资的重要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随着市政部门对环境质量的控制,城市水环境已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水环境的好坏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城市内的一些水环境水系常常是一些封闭或半封闭性水体,也就是常说的“死水”,水体中易富集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使藻类异常增殖,产生“水华”或“湖靛”,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繁殖会引起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导致水体缺氧并滋生厌氧微生物,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于养鱼的水系,因藻类的大量繁殖夺去了过多的溶解氧,致使鱼类大量窒息而亡,而藻类分泌的藻毒素有可能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效应而危害人体健康。对于景观水体的水质稳定改善,一般有三种通常做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只要简单清淤,水质就有保障;第二种观点认为只需简单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即可建立完善的水生态净化系统,便可保证水质良好;第三种观点认为流水不腐,水只要动起来,就可以保证水质持续良好。但其实并非如此,对于微污染的水体,简单的单一措施,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不仅使得景观水体水质得到稳定改善,且具有更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美的休闲娱乐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包括景观水体,以及安装于景观水体内的太阳能曝气机、生物浮岛、喷泉式增氧机、造流曝气机以及过滤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曝气机设置在生物浮岛的边缘;所述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一侧;所述喷泉式增氧机以及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系统位于造流曝气机的上游。[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可有效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污染指标,对去除水体暗臭,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防止藻类水华等都有明显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不但使城市内封闭或半封闭水体的水质得到稳定改善,还具有夜间发光、喷泉及绿色生态景观效果,可谓一举多得,使人们在景观水体附近林隙间倾听悦耳的流水之余,欣赏飘然上涌的有形水韵。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由景观水体1,以及安装于景观水体I内的太阳能曝气机2、生物浮岛3、喷泉式增氧机4、造流曝气机5以及过滤系统6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太阳能曝气机2设置在生物浮岛3的边缘。所述造流曝气机5位于生物浮岛3的一侧。所述喷泉式增氧机4以及造流曝气机5位于生物浮岛3的下方。所述过滤系统6位于造流曝气机5的上游。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由节能增氧高效混合技术,循环物滤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组成。采用节能增氧高效混合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消除水体暗臭、异味、降低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在外观上使水体变清,在后续的保洁过程中可逐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节能增氧高效混合技术可根据具体水质情况包含多种形式设备,比如太阳能曝气机2、喷泉式增氧机4和造流曝气机5。循环物滤技术模仿了自然界水体中的自净规律,将曝气法、过滤法和细菌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再加以根本地改变,让池水在设备中“流动”起来,以这样的环节来处理河湖水,将使河湖水永远清沏,永远鲜化,永远活化,永不变质。循环物滤技术主要包含过滤系统6。生态修复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浮岛3,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根据水质及地区差异,可采用抗风浪型和抗冻型等多种类型生态浮岛。其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美化环境等综合性功能。本实用新型在景观水体中设置生物浮岛3,水生植物通过根系的吸收,可降低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并且植物可以快速的生长繁殖,通过定期进行收割,解决水体富营养的问题。在生物浮岛3周围放置太阳能曝气机2,利用太阳能增加水体的循环流动性,顶部配有LED节能彩灯,可在夜间发光,在河湖水面上映衬生物浮岛,形成一道亮丽的夜景,供广大休闲居民观赏。在景观水体溶解氧含量少,水体流动性差的区域设置喷泉式增氧机4,使水体产生垂直循环运动,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为水体提供了极高的增氧率,同时水体具备了活水的流动特征,充足的氧气使水体养分保持在平衡状态,以控制沉积物和淤泥的积累。在景观水体水质较差,流动性不强的死角区域设置经济节能型加强造流曝气机,其强大推动力使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形成富氧活水流,曝气机强效复氧的同时,进行原位治理,标本兼治,改善水体水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在景观水体外适当位置设置过滤系统6,以多种矿物质作为滤料,将景观水体中的水通过循环过滤的方式流动起来,达到水质稳定改善的效果。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水体,以及安装于景观水体内的太阳能曝气机、生物浮岛、喷泉式增氧机、造流曝气机以及过滤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曝气机设置在生物浮岛的边缘;所述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一侧;所述喷泉式增氧机以及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位于造流曝气机的上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其包括景观水体,以及安装于景观水体内的太阳能曝气机、生物浮岛、喷泉式增氧机、造流曝气机以及过滤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曝气机设置在生物浮岛的边缘;所述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一侧;所述喷泉式增氧机以及造流曝气机位于生物浮岛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系统不仅使得景观水体水质得到稳定改善,且具有更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美的休闲娱乐环境。
文档编号C02F3/32GK202529911SQ20122016143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李春梅 申请人:北京维奥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