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7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竹炭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包括:竹炭框架、渔网、联接线、钢丝、固定线、及若干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竹炭生态浮床至少部分浮在水面上并能用于植物的种植,所述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所述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所述植物放置在竹炭框架以内并位于渔网之上。由于竹炭生态浮床中的竹炭具有多孔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作为竹炭框架,比较牢固,并且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强化水质净化的效果;且竹炭是毛竹炭化后的产物,在水体中不易降解,使用周期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专利说明】竹炭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浮床,尤其涉及生态浮床的形状和布置。
【背景技术】
[0002]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我国地表水环境正日益遭受严重污染,给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等都带来了诸多危害。目前,利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化方法修复受污染水体虽然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投资大、难操作、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成本低、效果好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0003]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降低COD (化学需氧量);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可以说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新利器。生态浮床技术是利用水生植物的修复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其特点是无需占地、成本低廉及修复效果好,且具有很好的区域环境景观效益。但目前多数生态浮床净化效果不理想,多数生态浮床的浮体采用的是泡沫,泡沫长时间浸泡,加之强度低、易破碎,使用期限短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生态浮床通过植物根穿过泡沫接触水面达到净化水质,但植物与水体接触面较小,植物净化水质效果有限。
[0004]现有技术请参考2013年I月26日公告的第CN202671303U号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粘土泡沫生态浮床床体,这种生态浮床的粘土泡沫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5]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生态浮床的改进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竹炭生态浮床,所述竹炭生态浮床制作简单,水质净化效果好,生态景观效果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包括:竹炭框架、渔网、联接线、钢丝、固定线、及若干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竹炭生态浮床至少部分浮在水面上并能用于植物的种植,所述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所述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所述植物放置在竹炭框架以内并位于渔网之上。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竹炭生态浮床中的竹炭具有多孔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作为竹炭框架,比较牢固,并且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强化水质净化的效果;且竹炭是毛竹炭化后的产物,在水体中不易降解,使用周期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0010]进一步地,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
[0011]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均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0013]进一步地,所述竹炭框架能浮在水面之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渔网在水下面部分大致呈弧球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弹性填料包括中心绳和穿插在中心绳上的丝条。
[0016]进一步地,所述六个竹炭均为中空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六个竹炭均是以毛竹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环状竹炭生态浮床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环状竹炭生态浮床的侧视图。
[0020]其中:1.竹炭框架,11.竹炭,2.渔网,3.联接线,4.钢丝,5.固定线,6.立体弹性填料,61.中心绳,62.丝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包括:竹炭框架1、渔网2、联接线3、钢丝4、固定线5、及若干立体弹性填料6。
[0023]竹炭生态浮床至少部分浮在水面上并能用于植物的种植。钢丝4包围在竹炭框架I的外围,竹炭框架I通过固定线5固定在钢丝4上,渔网2捆绑在竹炭框架I的下侧,若干立体弹性填料6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I上并悬挂在水面下,植物放置在竹炭框架I以内并位于渔网2之上。钢丝4包围在竹炭框架I的外围,保持了竹炭框架I的形状。竹炭框架I下捆绑渔网2,保证蔓生植物在竹炭框架I内生长。
[0024]竹炭框架I能浮在水面之上,竹炭框架I由六个竹炭11首尾相互联接组成,竹炭框架I呈六边形状。相邻两个竹炭11之间通过联接线3固定连接。若干立体弹性填料6均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六个竹炭11均为中空设置,六个竹炭11均是以毛竹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
[0025]立体弹性填料6包括中心绳61和穿插在中心绳上的丝条62,渔网2在水下面部分大致呈弧球形。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选取蔓生性植物,并配合立体弹性填料产生的生物膜,从水面和水下两个方向入手,提高净化水质的效率;选用框架材料为竹炭,竹炭具有多孔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作为框架,比较牢固,并且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强化水质净化的效果;选用竹炭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竹炭是毛竹炭化后的产物,在水体中不易降解,使用周期长,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该设施制作简单,材料容易取得,水质净化效果好,生态景观效果佳。
[00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竹炭生态浮床,其包括:竹炭框架、渔网、联接线、钢丝、固定线、及若干立体弹性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生态浮床至少部分浮在水面上并能用于植物的种植,所述钢丝包围在竹炭框架的外围,所述竹炭框架通过固定线固定在钢丝上,所述渔网捆绑在竹炭框架的下侧,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间隔的布置于竹炭框架上并悬挂在水面下,所述植物放置在竹炭框架以内并位于渔网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框架由六个竹炭首尾相互联接组成,所述竹炭框架呈六边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竹炭之间通过联接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立体弹性填料均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弹性填料包括中心绳和穿插在中心绳上的丝条。
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炭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竹炭均为中空设置。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768121SQ20132075962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3日
【发明者】邓玉, 倪福全, 杨昌, 张莹, 刘小容, 唐亚运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