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硝酸盐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131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水体硝酸盐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水体硝酸盐过滤筒,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过滤筒外壳(3)、过滤筒内胆(4),其特征是:滤筒进水管(5)螺旋缠绕在过滤筒内胆(4)的外侧壁上并从过滤筒底部的滤筒内胆进水口(6)通入过滤筒内胆(4)中,过滤筒外壳(3)罩在滤筒进水管(5)外面,过滤筒内胆(4)是密封容器,在过滤筒内胆的上盖有出水口(2),在过滤筒内胆(4)内部滤筒进水管(5)通入过滤筒内胆进水口(6)设有隔离网(10),隔离网(10)上面依次为滤棉(13),树脂混合物(14),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有第二隔离网(10a),第二隔离网(10a)位置与水泵(8)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与增氧装置(7)连接,通过多层过滤,保证水质,消除硝酸盐。
【专利说明】水体硝酸盐过滤筒
【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1]现在淡水海水观赏鱼养殖领域中存在硝酸盐处理成本较高;处理后有副作用;在水体中的硝酸盐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危及到水生生物健康甚至生命等问题。
[0002]在淡水观赏鱼养殖领域普遍使用一些药剂。如:硝酸盐去除剂、硝酸盐去除颗粒等,来去除硝酸盐,这类药物进入水体后与硝酸盐进行反应,但是长期使用会使水体中有害物质积累,渐渐影响观赏鱼的体色身形,或食用鱼的健康状况,使其价值降低。
[0003]在海水观赏鱼养殖领域中,多使用硝酸盐去除器。该去除器利用生物球(一种滤材)和一个过滤容器以及慢的水流(一般是每秒2-3毫升)来培养一些处理硝酸盐的厌氧菌。但是存在着使用初期过程繁琐,后期需经常检查,水流量低过滤效率低,售价高等问题。并且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1.在使用滤筒时厌氧菌未正常生长繁殖或未达到处理硝酸盐所需厌氧菌的数量;2.在使用水体水质波动时或添加药物时厌氧菌出现死亡的情况;会导致该过滤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到水中生物。并且这类去除器处理过的水再进入养殖水体前未对水体进行增氧处理,由于这个过滤器的原理会在处理结束时产生硫化氢,且被处理的水溶氧量较低所以让处理过的水直接进入养殖水体水是对水中生物不利的。
[0004]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鱼养殖领域中除硝酸盐的最普遍方法是定期换一部分养殖水体的水。在这个过程中淡水养殖者会费时费力,还要准备专门的容器来晾晒自来水;海水养殖者则更加麻烦,除了要进行上面两步之外,还要添加水质稳定剂,海盐等调制海水的制齐U。不仅费时费力,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0005]实用新型要的目的是:
[0006](I)解决厌氧菌因意外死亡、未正常生长繁殖或未达到处理所需厌氧菌数量时硝酸盐去除器停止工作或不工作的问题;
[0007](2)解决去除硝酸盐而更换养殖用水是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8](3)解决使用药剂去除水中硝酸盐后的产生副作用的问题;
[0009](4)解决被处理水体溶氧量不足,水体溶有有害气体的问题
[0010]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
[0012]水体硝酸盐过滤筒,包括:进水口 1、出水口 2、过滤筒外壳3、过滤筒内胆4,其特征是:滤筒进水管5螺旋缠绕在过滤筒内胆4的外侧壁上并从过滤筒底部的滤筒内胆进水口6通入过滤筒内胆4中,过滤筒外壳3罩在滤筒进水管5外面,过滤筒内胆4是密封容器,在过滤筒内胆的上盖有出水口 2,在过滤筒内胆4内部滤筒进水管5通入过滤筒内胆进水口 6设有隔离网10,隔离网10上面为过滤棉13,过滤棉13上方为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上方是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有第二隔离网10a,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和第二隔离网IOa之间有一个预留空间16,第二隔离网IOa位置上部有水泵进水口 9与水泵8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与出水口 2连通,出水口 2连接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另外一个端通过接头与增氧装置7连接,增氧装置7出水管11相接部位设有空气流通口 12,增氧装置7内部有至少2层增氧装置内横柱17。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1.在使用时厌氧菌未正常生长繁殖或者在使用水体水质波动或添加药物时厌氧菌出现死亡的情况时滤筒依然会继续工作。
[0015]2.树脂本身无毒无害,与硝酸盐发生交换时也无有害物质产生,其次厌氧菌也是有益菌,对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并无伤害,所以使用该滤筒不会影响到生物的健康状况。
[0016]3.该滤筒采用的过滤材料和树脂成本较低,滤筒制作工艺简单,所以成品价格会比较低。
[0017]4.增加了增氧装置,可迅速提高被处理水体的溶氧量。还会通过这种方法将一些溶在水中的有害气体(例:自来水消毒用氯气)与水分离至空气中,减少对水生物的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掉过滤筒外壳3后的内部水管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过滤筒外壳3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水流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筒内胆4内部剖视图;
[0023]图6本实用新型过滤筒内胆4与增氧装置7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增氧装置7的主视剖视图;
[0025]图8增氧装置7的右侧剖视图;
[0026]图9增氧装置7的俯视图;
[0027]其中:、1-进水口、2_出水口、3_过滤筒外壳、4_过滤筒内胆、5_滤筒进水管、6_滤筒内胆进水口、7-增氧装置、8-水泵、9-水泵进水口、10-隔离网、IOa-第二隔离网、11_出水管、12-增氧装置开口处、13-过滤棉、14-火山石或石英球、15-树脂混合物、16-预留空间、17-增氧装置内横柱,18-增氧装置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水体硝酸盐过滤筒,包括:进水口 1、出水口 2、过滤筒外壳3、过滤筒内胆4,其特征是:滤筒进水管5螺旋缠绕在过滤筒内胆4的外侧壁上并从过滤筒底部的滤筒内胆进水口6通入过滤筒内胆4中,过滤筒外壳3罩在滤筒进水管5外面,过滤筒内胆4是密封容器,在过滤筒内胆的上盖有出水口 2,在过滤筒内胆4内部滤筒进水管5通入过滤筒内胆进水口 6设有隔离网10,隔离网10上面为过滤棉13,过滤棉13上方为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上方是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有第二隔离网10a,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和第二隔离网IOa之间有一个预留空间16,第二隔离网IOa位置上部有水泵进水口 9与水泵8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与出水口 2连通,出水口 2连接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另外一个端通过接头与增氧装置7连接,增氧装置7出水管11相接部位设有空气流通口 12,增氧装置7内部有至少2层增氧装置内横柱17。
[0030]针对水族水产养殖领域中氮转化过程不完整的情况经多次试验,发明出淡、海水通用的水体硝酸盐过滤桶。如图1所示、其主要利用离子交换法和生物方法来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而完成氮转化过程。该滤筒采用可开启的密封设计,所以可以在养殖水体外使用。
[0031]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003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33](一)入水口介绍,如图2所示
[0034]进行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其需要低溶氧量的水,所以在水进入过滤桶内胆4前对水进行一个简单的处理:通过较长管路即滤筒进水管5,较低流量来轻微降低水中溶氧量来与高孔隙滤材火山石或石英球15配合营造厌氧环境。
[0035]具体做法:因为每处理100升水,需要滤筒内胆4中有8升水,所以处理水的体积越大,需要滤筒内胆4的容积也就越大,此时滤筒内胆4的外部表面积也就越大。在缠绕滤筒进水管5时要从滤筒的上边缘螺旋向下缠绕到滤筒底部接头处。所以滤筒内胆4的外部侧面积的增大,会缠绕更多的滤筒进水管5,以负担同时增多的水量的溶氧量的降低。
[0036](二)滤筒内胆介绍,如图5所示
[0037]水在进入滤筒内胆4后首先会经过隔离网10。隔离网10的作用:1.将滤筒内胆4底部与过滤材料(火山石或石英球15)相分离可使一部分污物沉积在滤筒底部,延长清洗周期:2.使水流均匀的在滤筒内胆4中流动,不会因为水流集中或水流混乱降低过滤效率。出滤筒内胆4前的水体也会经过另一个隔离网10a,其主要作用是配合下方的隔离网10共同达到使水流均匀的在桶内流动的效果。为了防止污物污染滤材和树脂,所以在入水口后的第一个隔离网上方放置一层滤棉,拦截污物。(如图4所示)
[0038]隔离网的固定:1.隔离网10在制作时直接与滤筒内胆4相连接,不可取出或移动。2.隔离网IOa在滤筒内胆4中的火山石或石英球15和两种树脂的混合物14放置完成且表面平整后直接放在其上面;如果使用者需要利用预留空间,以放置了珊瑚砂为例:则隔离网IOa放置在平整的珊瑚砂上面。
[0039]过滤材料(滤材)的选择:采用多孔隙的火山石或石英球15,利用其多孔隙内部易产生厌氧环境的特点来培养厌氧菌。
[0040]同时配合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001 X 7 (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型)即两种树脂的混合物14使用,这样可以在使用该过滤桶几小时内见到效果,比培养厌氧菌快得多;而后期厌氧菌开始正常工作繁殖时二者同时工作,会达到最佳效果。并且可在厌氧菌遭到破坏或其他突发情况时继续正常工作。
[0041 ] 使用两种树脂的混合物14可能会造成PH的小幅度震荡,对PH有特殊要求的使用者可添加珊瑚砂(用来提高PH)或火山石(用来降低PH)在桶内。并以每天下降或升高0.3个PH值的量来放置,直到达到要求的PH值时为止。
[0042]用量:100升水两种树脂混合物14共用2公斤(其中两种树脂添加量为1:1)。体积约占滤筒内胆4总容积的2/7,火山石或石英球15体积占滤筒内胆4总容积的4/7,桶中预留空间16占滤筒内胆4总容积的的1/7留给使用者调节自己需要的一些物质的值。两种树脂混合物14每12个月更换一次,其余滤材(火山石或石英球15)建议24个月更换一次。
[0043](三).出水口及出水增氧装置介绍,如图6-图9所示
[0044]由于为厌氧菌提供了低溶氧量的水体环境,而这种环境对水中生物不利。所以利用增氧装置7,其作用是1.增加被处理水体的溶氧量。2.将一些溶在水中的有害气体(例:自来水消毒用氯气等)与水分离至空气中,减少对水生物的伤害。
[0045]原理:利用水打在增氧装置内横柱17上提高溶氧量的物理方法提高水体溶氧量。在出水管11与增氧装置7连接处有接头可随意插拔方便清理。
【权利要求】
1.水体硝酸盐过滤筒,包括:进水口(I)、出水口(2)、过滤筒外壳(3)、过滤筒内胆(4),其特征是:滤筒进水管(5)螺旋缠绕在过滤筒内胆(4)的外侧壁上并从过滤筒底部的滤筒内胆进水口(6)通入过滤筒内胆(4)中,过滤筒外壳(3)罩在滤筒进水管(5)外面,过滤筒内胆(4)是密封容器,在过滤筒内胆的上盖有出水口(2),在过滤筒内胆(4)内部滤筒进水管(5)通入过滤筒内胆进水口(6)设有隔离网(10),隔离网(10)上面为过滤棉(13),过滤棉(13)上方为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两种树脂混合物(14)上方是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有第二隔离网(10a),火山石或者石英球(15)上方和第二隔离网(IOa)之间有一个预留空间(16),第二隔离网(IOa)位置上部有水泵进水口(9)与水泵(8)连接,水泵(8)的出水口与出水口(2)连通,出水口(2)连接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另外一个端通过接头与增氧装置(7)连接,增氧装置(7)出水管(11)相接部位设有空气流通口(12),增氧装置(7)内部有至少2层增氧装置内横柱(17)。
【文档编号】C02F101/16GK203625208SQ20132085469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子灏 申请人:王子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