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979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和滤芯,壳体设有入口和出口,滤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除臭颗粒。本实用新型中自来水通过入口进入壳体内,经过滤芯的过滤和除臭,再通过出口排出到外界,解决了现有过滤器只能单一除臭或过滤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用水质量的下降,家用水过滤器逐步得到青睐。目前,由于我国自来水的水质较差,通常要采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后,方可饮用。市场上通常所采用的净水过滤器只有单一除臭或单一过滤的功能,净水效果不是特别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和滤芯,壳体设有入口和出口,滤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除臭颗粒。
[0005]本实用新型中自来水通过入口进入壳体内,经过滤芯的过滤和除臭,再通过出口排出到外界,解决了现有过滤器只能单一除臭或过滤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芯的一端可以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出口连通。由此,自来水可以从滤芯的外部进入滤芯的内部进行过滤,然后经过滤芯内部除臭颗粒的除臭,再经过第一开口进入出口,完成过滤和除臭的步骤。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处可以设有过滤网。由此,既可以防止除臭颗粒进入出口而排出外界,也可以对自来水进行二次过滤。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阀门,滤芯的另一端可以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壳体中可以设有圆筒,第二开口与圆筒连通,阀门设有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和进水孔,第一出水孔与壳体内部连通,第二出水孔与圆筒内部连通,进水孔与入口连通。由此,自来水经过入口和阀门的调节进入圆筒内,自来水从滤芯的第二开口进入滤芯的内部,然后经过滤芯内部除臭颗粒的除臭,再经过滤芯的第一开口进入出口,完成除臭的步骤;或者自来水经过入口和阀门的调节进入壳体内,自来水从滤芯的外部进入滤芯的内部进行过滤,然后经过滤芯内部除臭颗粒的除臭,再经过滤芯的第一开口进入出口,完成过滤和除臭的步骤。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处可以设有过滤网。由此,既可以对除臭颗粒进行拦截,也可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可以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通过螺纹连接。由此,壳体的上壳和下壳可以分离,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更换不同的滤芯。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口可以位于上壳顶端,入口可以位于下壳底端,阀门可以设于下壳上,圆筒可以设于下壳内部,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和进水孔可以设在下壳上。由此,通过阀门的调节,可以将自来水导入壳体内或圆筒内。【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过滤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过滤器的中第一滤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所示过滤器的中第二滤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所示过滤器中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1所示过滤器中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图1所示过滤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图1、图2、图3、图6和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结构。
[0023]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过滤器,包括封闭的壳体I和滤芯2。此外,过滤器还可以包括过滤网6、阀门7和圆筒9。
[0024]本实施例中,壳体I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壳101和下壳102通过螺纹连接。根据不同的水质选择不同的滤芯2时,上壳101和下壳102可以分离,方便更换滤芯2。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I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其它实施例中,上壳101和下壳102也可以通过粘贴固定在一起。
[0025]壳体I成型有入口 3和出口 4,出口 4位于上壳101顶端,入口 3位于下壳102底端。
[0026]壳体I中固定有圆筒9,圆筒9 一端开口,圆筒9位于下壳102内部。
[0027]本实施例中,滤芯2是第一滤芯21。
[0028]第一滤芯21内部成型有空腔,空腔中设有除臭颗粒,可以对自来水进行除臭。
[0029]第一滤芯21的一端成型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5,第一开口 5与出口 4连通,可以将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由出口 4排至外界。
[0030]第一开口 5处固定有过滤网6,既可以防止除臭颗粒进入出口 4而排出外界,也可以对自来水进行二次过滤。
[0031]第一滤芯21的主体由硅藻土陶瓷构成,自来水可以由第一滤芯21的外部渗透到第一滤芯21的内部,进行自来水过滤的步骤。
[0032]第一滤芯21主体的过滤孔径为0.2?0.5微米,可以有效过滤有害物质并保留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0033]除臭颗粒由麦饭球和碱性球组成,自来水可以通过第一滤芯21的内部,进行自来水除臭的步骤。
[0034]阀门7固定在下壳102上。
[0035]阀门7成型有第一出水孔10、第二出水孔11和进水孔12,第一出水孔10与壳体I内部连通,第二出水孔11与圆筒9内部连通,进水孔12与入口 3连通。[0036]阀门7控制自来水从第一出水孔10或第二出水孔11进入壳体I内部或圆筒9内部后,自来水从第一滤芯21的外部渗透进入第一滤芯21的内部,再经过第一开口 5进入出口 4排至外界,从而完成了对自来水过滤和除臭的步骤。
[0037]本实施例所示的过滤器由于配置有第一滤芯21,通过阀门7控制自来水从第一出水孔10或第二出水孔11进入壳体I内部或圆筒9内部,再经过第一滤芯21处理后,可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和除臭,解决了以往过滤器只能对自来水单一除臭或单一过滤的问题。
[0038]实施例二:
[0039]图4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结构。
[0040]图4至图7所示,过滤器,包括封闭的壳体I和滤芯2。此外,过滤器还可以包括过滤网6、阀门7和圆筒9。
[0041]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滤芯2是第二滤芯22。
[0042]第二滤芯22内部成型有空腔。
[0043]第二滤芯22的一端成型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5,另一端成型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8,第一开口 5和第二开口 8处均固定有过滤网6。第二开口 8与圆筒9连通。
[0044]阀门7控制自来水从第二出水孔11进入圆筒9内部后,自来水从第二滤芯22的第二开口 8进入第二滤芯22的内部进行除臭,再经过第一开口 5进入出口 4排至外界,完成了对自来水除臭的步骤。或者阀门7控制自来水从第一出水孔10进入壳体I内部后,自来水从第二滤芯22的外部进入第二滤芯22的内部进行过滤和除臭,再经过第一开口 5进入出口 4排至外界,完成了对自来水过滤和除臭的步骤。同时过滤网6可以防止除臭颗粒进入出口 4而排出外界,使自来水的净化效果更加完美。
[0045]本实施例所示过滤器由于配置有第二滤芯22,通过阀门7控制自来水从第一出水孔10或第二出水孔11进入壳体I内部或圆筒9内部,再经过第二滤芯22处理后,可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和除臭或只进行除臭,同样解决了以往过滤器只能对自来水单一除臭或单一过滤的问题。
[0046]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过滤器的使用状态。
[0047]如图8所示,使用过滤器时,将进水管14与入口 3连接,出水管13和出口 4连接即可。
[00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壳体(I)和滤芯(2),所述壳体(I)设有入口( 3 )和出口(4),所述滤芯(2)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除臭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的一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5),所述第一开口(5)与出口(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5)处设有过滤网(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7),所述滤芯(2)的另一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8),所述壳体(I)中设有圆筒(9),所述第二开口(8)与圆筒(9 )连通,所述阀门(7 )设有第一出水孔(10 )、第二出水孔(11)和进水孔(12 ),所述第一出水孔(10)与壳体(I)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11)与圆筒(9)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孔(12)与入口(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8)处设有过滤网(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所述上壳(101)和下壳(102)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4)位于上壳(101)顶端,所述入口(3)位于下壳(102)底端,所述阀门(7)设于下壳(102)上,所述圆筒(9)设于下壳(102)内部,所述第一出水孔(10)、第二出水孔(11)和进水孔(12)设在下壳(102)上。
【文档编号】C02F9/04GK203683283SQ20142006105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发明者】江华 申请人:江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