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075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包括: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EDI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滤系统由四套浸没式超滤装置组成;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组成;EDI系统由两套EDI系统组成;超滤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超滤水箱的入口连接,两个超滤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连接;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中间水箱的入口连接,中间水箱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汇总池的入口连接,汇总池的出口通过三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与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EDI系统的入口连接,EDI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盐水箱的入口连接。
【专利说明】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相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 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全膜法锅 炉补给水系统一般由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EDI系统组成。全膜法水处理系统具有设备少、 操作简单、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0003] 天津陈塘庄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两套由三菱M701F4型燃机组成 的900MW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由于传统全膜法水处理系统在上 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上述燃气-蒸汽联 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设计开发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包括: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EDI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由四套浸没式超滤装置组成;所述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级反渗 透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组成;所述EDI系统由两套EDI系统组成;所述超滤系统通 过三台变频生水提升泵提取生水调节池内的生水;所述超滤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超 滤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两个超滤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 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中间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出口通 过管路与汇总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汇总池的出口通过三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与两套二级反 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EDI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 EDI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盐水箱的入口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在所述超滤系统与生水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ID调节器。
[0009] 在所述中间水箱上设有热网补水接口。
[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超滤系统由四套浸没 式超滤装置组成;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组成;EDI系 统由两套EDI系统组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增大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多种工 作方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超滤系统通过三台变频生水提升泵提取生水调 节池内的生水,因此工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单台或者多台变频生水提升泵;由于超滤系 统由四套浸没式超滤装置组成;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 组成;EDI系统由两套EDI系统,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单套或者是多套浸没式超滤装置、 一级反渗透系统、-级反渗透系统、EDI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toon]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3]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包括:超滤系统、反渗透系 统、EDI系统;其中:所述超滤系统由四套浸没式超滤装置组成;所述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 级反渗透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组成;所述EDI系统由两套EDI系统组成;所述超滤 系统通过三台变频生水提升泵提取生水调节池内的生水;所述超滤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 与两个超滤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两个超滤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连 接;所述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中间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 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汇总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汇总池的出口通过三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与两 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EDI系统的入口连 接,所述EDI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盐水箱的入口连接。
[0014]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生水的供给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 础上,在所述超滤系统与生水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ID调节器。
[0015]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所述中间水箱上设有热网补水接口。
[0016]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的目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具 体实施例增加了如下的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生水池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超滤系统 自动运行控制系统、一级反渗透自动运行控制系统、二级反渗透和EDI系统全自动运行控 制系统。
[0017] 其中:生水池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0018] 假设生水池有效容积为300m3,生水水源包括两路,一路为王水源,另外一路为备 用水源;主水源来自市政中水直接进入生水补水母管,备用水源来自鸭淀水库水经深度处 理系统处理后,经除盐间供水泵进入生水补水母管。生水补水母管设置一电动调节阀,中水 水源通过调节阀较易实现对生水池液位进行PID调节,但当主水源中断,使用备用水源制 水时,由于除盐供水泵为工频且出口无再循环管,因此除盐间供水泵的自动启停条件就较 难确定,也无法对生水池液位进行PID调节。解决对策是将原水深度处理系统除盐间供水 泵与生水提升泵连锁启停,即启动一台生水提升泵时连锁启动一台除盐间供水泵,生水调 节池液位由入口电动门根据生水调节池液位进行PID调节。通过以上控制条件的更改实现 了启用备用水源时生水调节池液位的自动控制。
[0019] 生水提升泵共设置3台,系统正常出力情况下两运一备,变频运行,根据分配水渠 液位进行PID调节,及时稳定的为分配水渠补水。此控制方式只能实现生水提升泵与分配 水渠之间的连锁调整,使分配水渠液位保证恒定值运行。当浸没式超滤装置启动时,分配水 渠水量不能及时补充,超滤常常处于待机等待补水状态,生水提升泵需手动启动;当浸没式 超滤装置停运时,分配水渠内水量不能及时切断补水,常常处于溢流状态,生水提升泵需手 动停止。调试期间解决对策是将生水提升泵与浸没式超滤装置连锁启停,即启动一或两套 浸没式超滤装置时连锁启动一台生水提升泵,启动三或四套浸没式超滤时连锁启动两台生 水提升泵,分配水渠液位由生水提升泵变频调节。通过以上控制条件更改建立了生水提升 泵与浸没式超滤之间的启停关系,实现了系统中生水提升泵自启停的指令自给。
[0020] 超滤系统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0021] 浸没式超滤设备共四套,每套设计出力150m3/h,通过计算产水总需求量来确定四 套超滤启动的套数,从而启动相应的浸没式超滤设备,浸没式超滤设备启动的顺序可以通 过计算超滤运行累计产水量来确定启动和停止优先级,运行累计产水量最小的超滤具有最 高启动优先级,运行累计产水量最大的超滤具有最高停止优先级,从而保证超滤设备的寿 命尽可能相同。超滤产水总需求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
[0022] Y=Xa+(Lsp-Lpv)/(H_L)*Xb (1)
[0023] 其中:Y为产水总需求量;
[0024] Xa为一级反渗透进水总流量;
[0025] Lsp为超滤水箱设定液位;
[0026] Lpv为超滤水箱实际液位;
[0027] Η为超滤水箱高水位;
[0028] L为超滤水箱低水位;
[0029] Xb为四套超滤设计流量;
[0030] 四套超滤全自动启动、停止套数的条件判断见表1。
[0031] 表1四套超滤全自动运行的条件列表
[0032]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全膜法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包括: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EDI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由四套浸没式超滤装置组成;所述反渗透系统由四套一级反渗透 系统和两套二级反渗透系统组成;所述EDI系统由两套EDI系统组成;所述超滤系统通过 三台变频生水提升泵提取生水调节池内的生水;所述超滤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超滤 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两个超滤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套一级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四 套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两个中间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出口通过 管路与汇总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汇总池的出口通过三台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与两套二级反渗 透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EDI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EDI 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除盐水箱的入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滤系统与生水 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ID调节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补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水箱上设 有热网补水接口。
【文档编号】C02F9/06GK203878005SQ201420167727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周立文, 王泽田, 张瑞祥, 秦邡, 段建勋, 高景辉, 袁亚辉, 陈玉林, 胡学芝, 程学勇, 任延波, 王庆 申请人:天津市津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