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1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后的电镀池内含有大量的废水,这种废水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不能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放,现在提供一种可以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装置,将废水中的不溶物过滤掉后再进行其他的无害化处理。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电镀加工设备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胆为“凸”字形结构;所述外壳的直径大于内胆的直径;所述内胆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内胆的突出部置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内胆的外层分别为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过滤层;所述内胆的内部为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与内胆的突出部相连通;所述内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络合剂添加口;所述内胆内部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内胆顶部的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过滤层为可更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连续的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内胆,3-活性炭过滤层,4-反渗透过滤层,5-过滤腔,6-进液口,7-络合剂添加口,8-搅拌桨,9-搅拌电机,10-出液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和内胆2,所述外壳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胆2为“凸”字形结构;所述外壳1的直径大于内胆2的直径;所述内胆2置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内胆2的突出部置于外壳1的顶部;所述内胆2的外层分别为活性炭过滤层3和反渗透过滤层4;所述内胆2的内部为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与内胆2的突出部相连通;所述内胆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6和络合剂添加口7;所述内胆2内部的过滤腔5中还设置有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与内胆2顶部的搅拌电机9相连接;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出液口1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3和反渗透过滤层4为可更换结构。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电镀液通过进液口6进入到内胆2的过滤腔5中,络合剂7通过络合剂添加口7进入到过滤腔5,搅拌桨8在搅拌电机9的带动下对液体进行搅拌,使电镀液和络合剂充分接触,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别通过活性炭过滤层3和反渗透过滤层4,络合物和电镀液中的不溶物则留在过滤腔5中,过滤后的液体通过外壳1上的出液口10排出来进行下一步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胆为“凸”字形结构;所述外壳的直径大于内胆的直径;所述内胆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内胆的突出部置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内胆的外层分别为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过滤层;所述内胆的内部为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与内胆的突出部相连通;所述内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络合剂添加口;所述内胆内部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内胆顶部的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过滤层为可更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连续的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芬;李光树;田吉明;高文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明宇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3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