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生物法和生态法集成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157发布日期:2018-10-16 20: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处理技术,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农村环境存在任意堆放垃圾,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村水体生态安全。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源于生活洗涤、厨房餐饮、禽畜养殖、垃圾、粪便等,有总量大,分布广泛,成分复杂,难以收集,浓度和流量变化大等特点,分散式生活污水极大的威胁着中国的淡水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尚停留在简单处理阶段,我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很多,本发明主要是无动力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生态法处理技术的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由一体化无动力处理设施(地埋槽)+氧化塘(浮水植物区)+表流湿地(挺水植物区)+生态渠的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地埋式试验反应装置由铸铁材质制成,试验装置包括前置处理装置,生物处理装置,絮凝沉淀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体化设备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生物法地埋槽设备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农户1-2户合用一个地埋槽。农户产生的污水经地下排水管道进入地埋槽处理后,进入全村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氧化塘浮水植物区进一步停留净化,出水进入表流湿地处理,最后排入生态渠。

一、无动力生物法地埋槽:

设备采用铸铁圆柱体定制设备,设备外刷防腐漆后油漆面层,内刷环氧树脂防腐料;直径1.6m,高3m,内设三个处理反应分区。

前置处理装置:农户产生的废水直接通过下水管道经过1简单处理去除水中漂浮物和悬浮物后进入地埋槽。

生物处理装置:污水经2导流板导流,并确保足够的停留时间后进入生物处理单元--pan-acf活性碳纤维作为处理单元。它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广;比表面积很大,一般都在1000m2/g以上,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其微孔直接分布于纤维的表面,因而吸附质扩散的路径短、时间短,其吸附和再生的速率快,可在较温和条件下再生。经过进水接种驯化培养,在其表面附着、更新,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pan-acf活性碳纤维每束长度为1.0米,共布置20束。

絮凝沉淀装置:9配置dn50管。污水经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后进入絮凝沉淀单元,加入絮凝剂经过凝聚、吸附、沉淀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进一步净化后出水进入氧化塘。

二、氧化塘(浮水植物区)处理技术

经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氧化塘单元,设计停留时间18天。氧化塘为以村为单位建设。该村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100吨,经地埋槽处理后经收集管网收集进入氧化塘处理。氧化塘平面1400平方米,氧化塘塘底标高由塘边至塘中逐渐加深,种植荷花,塘中深1.0-1.5米。

三、表流湿地(挺水植物区)

表流湿地依据现有地形地势设计建造,面积约3600平方米,设计停留时间8天,种植芦苇和蒲草。

四、生态渠

表流湿地出水后进入生态渠处理,生态渠植草护坡,全长300米,经生态渠进一步净化后排放。

项目实施

地点:长春市净月高新开发区某村

时间:2016年5-8月

项目实施过程:

5-6月备制作,氧化塘、表流湿地及生态渠建设;6-8月:菌种培育,运行调试,处理设施运行基本稳定。

实施结果:

林家村村落生活污水处理水质情况

出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2%,无动力生物法地埋槽去除率75%;bod5无动力生物法地埋槽去除率76.9%,整体系统去除率92.3%,氨氮去除率66.2%,总磷去除率为66.2%左右。稳定运行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技术由一体化无动力处理设施(地埋槽)+氧化塘(浮水植物区)+表流湿地(挺水植物区)+生态渠的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用于处理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技术处理核心是一体化无动力处理设施地埋槽的发明及与几种生物技术的集成。一体化无动力处理设施(地埋槽)反应装置由铸铁材质制成,设备外刷防腐漆后油漆面层,内刷环氧树脂防腐料,试验装置包括前置处理装置,生物处理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生物处理装置中采用PAN‑ACF活性碳纤维新型填料。项目实施结果:出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2%,BOD5去除率92.3%,氨氮去除率66.2%,总磷去除率为66.2%左右。稳定运行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肖尊东;刘颖;路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3.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