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62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处理、药品生产以及食品深加工这三个领域是人工养殖蚯蚓的最大销售渠道,蚯蚓体内的“蚓激酶”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和溶栓的作用,目前一杯广泛应用于医学研发与实践中。蚯蚓不论是作为药品生产还是用于深加工,都必须经过清洗步骤,现有的清洗操作仅包含冲洗步骤,清洁度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洁度高的蚯蚓清洗装置,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包括进料斗、清洗罐、搅拌装置以及供水装置;所述清洗罐包括壳体,以及依次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挡板,所述壳体上端设置喇叭状开口、中下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水平设置、挡板倾斜向下设置且最下端连通出料口,所述挡板下表面与壳体之间形成储水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轴承、分散盘以及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端连接搅拌电机、下端与固定在壳体底面的轴承滚动连接、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分散盘呈向上的锥形、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位于喇叭状开口内部,所述进料斗位于分散盘上方;所述搅拌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设置两层、分别设置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上方,且所述搅拌桨外壁设有柔软的刷毛、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底部设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通第二流道与搅拌桨外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与水泵,所述水箱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第一流道、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储水腔。

本发明在进料斗下方设置分散盘,待清洗的蚯蚓自进料斗落于分散盘上,受分散盘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影响、能够较均匀的从分散盘边缘飞出落至喇叭状开口,随后沿喇叭状开口下落至第一筛网,由于搅拌桨也随着搅拌轴不停旋转,因此搅拌桨一方面能够带动蚯蚓运动、促使其通过第一筛网,另一方面能够对蚯蚓表层进行喷淋与刷洗;蚯蚓经过第一次刷洗逐渐落至第二筛网,经过再一次的刷洗后落至挡板、并向出料口滑落。喷淋水进入储水腔后能够被水泵重新泵入水箱中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网的筛孔孔径小于第一筛网的筛孔孔径,第二筛网的筛孔孔径设置的较小能够使蚯蚓停留于第二筛网的时间相对变长,有利于进行深度的刷洗。

进一步的,位于上层的搅拌桨的刷毛密度小于位于下层的搅拌桨的刷毛密度,上层的搅拌桨主要进行粗洗、而下层的搅拌桨主要进行精洗,因此下层的刷毛较密。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受壳体体积的限制、倾斜角度不宜过大,而若倾斜角度设置过小则又会造成出料缓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散盘的设计能够使得进入清洗罐的蚯蚓被均匀分散、防止其堆积于筛网上的某一处影响清洗效率;通过双层的筛网结构以及搅拌桨结构的设计能够提高蚯蚓清洗的清洁度、且清洗水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进料斗,21、壳体,211、喇叭状开口,212、出料口,22、第一筛网,23、第二筛网,24、挡板,25、储水腔,31、搅拌电机,32、搅拌轴,321、搅拌流道,33、轴承,34、分散盘,35、搅拌桨,351、第二流道,352、刷毛,353、喷淋头,41、水箱,4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包括进料斗1、清洗罐、搅拌装置以及供水装置;所述清洗罐包括壳体21,以及依次设置于壳体21内部的第一筛网22、第二筛网23、挡板24,所述壳体21上端设置喇叭状开口211、中下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12,所述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水平设置、挡板24倾斜向下设置且最下端连通出料口212,所述挡板24下表面与壳体21之间形成储水腔25;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轴承33、分散盘34以及搅拌桨35,所述搅拌轴32上端连接搅拌电机31、下端与固定在壳体21底面的轴承33滚动连接、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321,所述分散盘34呈向上的锥形、与搅拌轴32固定连接、位于喇叭状开口211内部,所述进料斗1位于分散盘34上方;所述搅拌桨35与搅拌轴32固定连接、设置两层、分别设置于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的上方,且所述搅拌桨35外壁设有柔软的刷毛352、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流道321连通的第二流道351、底部设有喷淋头353,所述喷淋头353连通第二流道351与搅拌桨35外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刷毛352可以为麂皮绒制成的柔软的绒毛;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41与水泵42,所述的水箱41与水泵42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过滤装置,用于将储水腔25中的水过滤后再循环,所述水箱41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第一流道321、进水口通过水泵42连接储水腔25。所述第二筛网23的筛孔孔径小于第一筛网22的筛孔孔径,第二筛网23的筛孔孔径设置的较小能够使蚯蚓停留于第二筛网23的时间相对变长,有利于进行深度的刷洗。

位于上层的搅拌桨35的刷毛352密度小于位于下层的搅拌桨35的刷毛352密度,上层的搅拌桨35主要进行粗洗、而下层的搅拌桨35主要进行精洗,因此下层的刷毛352较密。

所述挡板24的倾斜角度为45°,受壳体21体积的限制、倾斜角度不宜过大,而若倾斜角度设置过小则又会造成出料缓慢。

本发明在进料斗1下方设置分散盘34,待清洗的蚯蚓自进料斗1落于分散盘34上,受分散盘34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影响、能够较均匀的从分散盘34边缘飞出落至喇叭状开口211,随后沿喇叭状开口211下落至第一筛网22,由于搅拌桨35也随着搅拌轴32不停旋转,因此搅拌桨35一方面能够带动蚯蚓运动、促使其通过第一筛网22,另一方面能够对蚯蚓表层进行喷淋与刷洗;蚯蚓经过第一次刷洗逐渐落至第二筛网23,经过再一次的刷洗后落至挡板24、并向出料口212滑落。喷淋水进入储水腔25后能够被水泵42重新泵入水箱41中进行循环利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蚯蚓深度清洗装置,包括进料斗、清洗罐、搅拌装置及供水装置;所述清洗罐包括壳体,及依次设于壳体内部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挡板,所述壳体上端设置喇叭状开口、中下部开设出料口,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水平设置、挡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挡板与壳体之间形成储水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轴承、分散盘及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端连接搅拌电机、下端与轴承滚动连接、内部开设第一流道,所述分散盘呈向上的锥形,所述进料斗位于分散盘上方;所述搅拌桨设置两层、分别设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上方、且外壁设有刷毛、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底部设有喷淋头;本发明具有进料均匀、清洁度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军;季留花;茆广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步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1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