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64739发布日期:2019-03-30 09:5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含醛的废水,由于酚、醛和低聚物的存在导致废水需要经过预处理使之符合生化处理进水标准,才能进行生化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水稀释,再送入生化处理,造成处理效率低,且水资源浪费大,投资大,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酚醛树脂废水先经过过滤去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悬浮物和高分子低聚物;

(2)然后从塔顶送入萃取塔,并与从塔底送入的萃取剂进行错流萃取反应,废水中的有机相与萃取剂形成的萃取相从塔顶采出,同时塔底采出萃余相;其中,所述萃取剂为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醚、二异丙醚和正辛醇的混合溶剂,废水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5~1:1;

(3)萃取塔塔顶采出的萃取相送入精馏塔进行解析和精馏处理,塔顶精馏分离得到萃取剂返回萃取塔循环使用,塔底得到的含酚盐返还车间;

(4)萃取塔塔底采出的萃余相,继续送入汽提塔,在105~120℃温度下进一步分离出残留的萃取剂返回至萃取塔;

(5)经过汽提塔分离的水相再经过高级氧化进一步深度除酚和除醛,达到生化处理进水标准后,进行生化处理。

作为优选,步骤(2)中萃取塔的温度为20~60℃,ph值为3~6。

作为优选,步骤(3)中精馏塔塔顶温度为90~115℃,塔底温度为110~130℃。

作为优选,所述萃取剂中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醚、二异丙醚和正辛醇的质量比为(1~2):(1~2):5:5。

作为优选,所述高级氧化法为芬顿法、铁碳-微电解法或臭氧-催化氧化法。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出水稳定、操作简单、萃取剂损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通过萃取方法回收了废水中有经济价值的酚,避免采用大量水稀释废水,降低耗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酚醛树脂废水中酚的含量在1%-7%,必须先通过预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的酚和醛组分,否则由于酚和醛的抑菌功能导致后续的生化处理无法进行。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大量水稀释,再经过高级氧化后送入生化系统进行处理。而本发明主要思路是用萃取的方法回收废水中有经济价值的酚,其中萃取剂为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醚、二异丙醚、正辛醇等的混合溶剂,然后通过精馏的方法将萃取相中的萃取剂和酚进行回收,回收的萃取剂在系统内循环使用,回收的酚返还给车间作为生产原料;萃余相中的残留萃取剂和水经过汽提后,进一步回收萃取剂返回系统循环使用,水相进入高级氧化预处理系统进一步除酚和除醛,达到生化进水指标后,再进入后续的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直至达标排放。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酚醛树脂废水先经过过滤去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悬浮物和高分子低聚物;

然后,从塔顶送入萃取塔,并与从塔底送入的萃取剂发生错流萃取反应,废水中的有机相与萃取剂形成的萃取相从塔顶采出,同时塔底采出萃余相;其中,所述萃取剂为质量比为1:1:5:5的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醚、二异丙醚和正辛醇的混合溶剂,废水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4:1;

接着,萃取塔塔顶采出的萃取相送入精馏塔进行解析和精馏处理,塔顶精馏分离得到萃取剂返回萃取塔循环使用,塔底得到的含酚盐返还车间;

继续,萃取塔塔底采出的萃余相,继续送入汽提塔,在105~120℃温度下进一步分离出残留的萃取剂返回至萃取塔;

最后,经过汽提塔分离的水相再经过高级氧化进一步深度除酚和除醛,达到生化处理进水标准后,进行生化处理。本方法具有出水稳定、操作简单、萃取剂损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通过萃取的方法回收废水中有经济价值的酚,其中萃取剂为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醚、二异丙醚、正辛醇等的混合溶剂,然后通过精馏的方法将萃取相中的萃取剂和酚进行回收,回收的萃取剂在系统内循环使用,回收的酚返还给车间作为生产原料;萃余相中的残留萃取剂和水经过汽提后,进一步回收萃取剂返回系统循环使用,水相进入高级氧化预处理系统进一步除酚和除醛,达到生化进水指标后,再进入后续的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直至达标排放。本发明具有出水稳定、操作简单、萃取剂损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向家勇;汪小四;秦如浩;方克龙;周淑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湖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