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6294发布日期:2020-07-29 02:5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工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水处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工序,特别是沉淀处理,对污水处理采用的沉淀池种类有很多,从污水流动方式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射式沉淀,目前大多采用较深的水池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得污水中的悬浮物凝絮沉淀在水池底部并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从而达到清除污水沉淀物的目的。传统的平流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现有中国专利号为201220368495.x公开了一种玻璃钢斜板沉降器。构成玻璃钢斜板沉降器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下部为污水进口的开口并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玻璃钢矩形槽体,在槽体下部宽向排列设置有絮凝物沉淀的斜板,槽体上部长度向设置有若干个隔板,将其分隔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流出槽和溢流隔槽。玻璃钢斜板沉降器保证污水以低而均匀的流速向上进入每两块板的间隙,使每两块板间的水量一致,板间浅层沉淀过程不受干扰,沿板间上升的澄清液与沿板下滑的沉淀物各行其道,反向连续的移动。大大提高了出水量和降低了水浊度,但是并没有提出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031839.2公开了一种高效升流式导向流斜板沉淀池。沉淀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污泥斗、配水区、斜板沉淀区及清水区。污泥斗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根污泥回流管、一根污泥回流空气管、一根排泥管、两根配水管及一套反冲洗气系统;所述反冲洗气系统水平放置于污泥回流管上方;斜板区有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板;清洗区含有污水溢流管和空气堰;污水溢流管可联通前置的调节池或集水井;所述空气堰位于斜板区和设计水位之间,包含四根进水管、一根进气(出气)口及一根总出水管。采用反清洗系统,是沉淀池用于高杂质废水、及污水处理中的二沉池,采用空气堰作为沉淀池出水系统,防止浮渣随水流流出,并且避免了传统出水堰用于施工不良所导致的短流。同样没有提出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河道污水治理设备的维护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人工操作难等上述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

所述治理装置包括:进水口、进药口、视镜、第一电机、搅拌轴、搅拌板、第一箱体、溢流堰配水槽、第二箱体、溢流堰腔、清水池、水位卡标、污泥排口、过滤斜板、螺旋刮泥槽、第二电机、沉降池、螺旋推动轴、隔挡板和调节板;第一箱体顶部依次设有进水口、进药口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板,第一箱体侧壁上设有视镜,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接处设有调节板,第二箱体内部依次为溢流堰配水槽、沉淀池、清水池,沉淀池内部设有过滤斜板,沉淀池底部为螺旋刮泥槽,螺旋刮泥槽内设有螺旋推动轴,螺旋推动轴与第二箱体的第二电机相连接,与第二电机相对设置的第二箱体底部设有污泥排口,过滤斜板上部为溢流堰腔,清水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清水池侧壁上设有水位卡标。

进一步的,过滤斜板顶部设有过滤网,过滤斜板中部设有振动轴,振动轴与设置在第二箱体外部的振动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过滤斜板为多个可调节角度板。

进一步的,过滤斜板为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过滤斜板的倾角为50°,每块过滤斜板的垂直间距为10cm。

进一步的,沉淀池下部的横截面为v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治理装置实现更小的体积率和较高流量,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维护成本低的特点,通过设置的第一箱体对污水加药剂处理,加速沉淀形成絮凝物质或沉淀物;第一箱体内设置的搅拌轴起到轻微搅拌处理加速液体反应;第二箱体内设置的溢流堰配水槽具有使水流量均匀稳定,不打碎繁花絮状体;沉淀池和过滤斜板以及过滤网的设置加速絮凝物的沉降,振动电机的设置具有加速将过滤斜板上的絮凝物下沉的效果;螺旋推动轴和螺旋刮泥槽的设置将沉淀物迅速推动刮出便于及时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水口、2-进药口、3-视镜、4-第一电机、5-搅拌轴、6-搅拌板、7-第一箱体、8-溢流堰配水槽、9-第二箱体、10-过滤网、11-溢流堰腔、12-清水池、13-水位卡标、14-污泥排口、15-过滤斜板、16-螺旋刮泥槽、17-第二电机、18-沉淀池、19-螺旋推动轴、20-隔挡板、21-出水口、22-振动轴、23-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治理装置包括:进水口1、进药口2、视镜3、第一电机4、搅拌轴5、搅拌板6、第一箱体7、溢流堰配水槽8、第二箱体9、溢流堰腔11、清水池12、水位卡标13、污泥排口14、过滤斜板15、螺旋刮泥槽16、第二电机17、沉降池18、螺旋推动轴19、隔挡板20和调节板(图中示出);第一箱体7顶部依次设有进水口1、进药口2和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与搅拌轴5连接,搅拌轴5上设有搅拌板6,第一箱体7侧壁上设有视镜3,第一箱体7与第二箱体9相连接,第一箱体7与第二箱体9相连接处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用于调节从第一箱体7进入第二箱体9的水的流速截面,第二箱体9内部依次为溢流堰配水槽8、沉淀池18、清水池12,沉淀池18内部设有过滤斜板15,沉淀池18底部为螺旋刮泥槽16,螺旋刮泥槽16内设有螺旋推动轴19,螺旋推动轴19与第二箱体9的第二电机17相连接,与第二电机17相对设置的第二箱体9底部设有污泥排口14,过滤斜板15上部为溢流堰腔11,清水池12下部设有出水口21,清水池12侧壁上设有水位卡标13。

进一步的,过滤斜板15顶部设有过滤网10,过滤斜板15中部设有振动轴22,振动轴22与设置在第二箱体9外部的振动电机23相连接,用于带动过滤斜板15振动。进一步的,过滤斜板15为多个可调节角度板。

进一步的,过滤斜板15为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过滤斜板15的倾角为50°,每块过滤斜板15的垂直间距为10cm。

进一步的,沉淀池18下部的横截面为v字型。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进药口、视镜、第一电机、搅拌轴、搅拌板、第一箱体、溢流堰配水槽、第二箱体、溢流堰腔、清水池、水位卡标、污泥排口、过滤斜板、螺旋刮泥槽、第二电机、沉降池、螺旋推动轴、隔挡板和调节板;第一箱体顶部依次设有进水口、进药口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板,第一箱体侧壁上设有视镜,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接处设有调节板,第二箱体内部依次为溢流堰配水槽、沉淀池、清水池,沉淀池内部设有过滤斜板,沉淀池底部为螺旋刮泥槽,螺旋刮泥槽内设有螺旋推动轴,螺旋推动轴与第二箱体的第二电机相连接,与第二电机相对设置的第二箱体底部设有污泥排口,过滤斜板上部为溢流堰腔,清水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清水池侧壁上设有水位卡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斜板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斜板中部设有振动轴,所述振动轴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外部的振动电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斜板为多个可调节角度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斜板为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斜板的倾角为50°,每块所述过滤斜板的垂直间距为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下部的横截面为v字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工艺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治理装置包括:进水口、进药口、视镜、第一电机、搅拌轴、搅拌板、第一箱体、溢流堰配水槽、第二箱体、溢流堰腔、清水池、水位卡标、污泥排口、过滤斜板、螺旋刮泥槽、第二电机、沉降池、螺旋推动轴、隔挡板和调节板。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理装置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周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有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