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1814发布日期:2020-06-17 00: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除油器絮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所用的化学除油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浊循环水中悬浮物及油污,浊循环水进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后,随之投入pac及pam,经过搅拌机的搅拌,使化学药剂充分反应,使水中的悬浮物及油污产生凝聚、絮凝作用产生比重较大的絮凝体,在沉降区域分离沉淀下来,该装置广泛用于炼钢、炼铁企业,是对于浊循环水保证水质质量的重要设备。

但现有的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大都是利用搅拌机来对浊循环水进行搅拌,使化学药品与浊循环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现有凝絮装置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不能够有效进行经济节能。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效果充分,省去搅拌机,充分利用进水压力的自身动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包括除油絮凝筒,所述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化学除油器中心筒以及位于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左右两侧的两个泥斗,两个所述泥斗的上方且位于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填料层,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贯穿于填料层且化学除油器中心筒的出料口位于填料层的上方,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内设有中心导流筒以及套接于中心导流筒外侧面的无动力搅拌筒,所述无动力搅拌筒底部的出液口伸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的底端内侧,所述除油絮凝筒上的进水管与中心导流筒底端的进水口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无动力搅拌筒为倒置的t形套筒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心导流筒顶部的出液口位于无动力搅拌筒顶壁内侧且与无动力搅拌筒顶壁之间留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污水进入中心导流筒后进入进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加长pac在进水段的混合时间,使pac起到充分的混合效果,进入中心导流筒后进入无动力导流装置,充分利用进水压力自身动力,使废水充分混合,各部件配合使用,絮凝效果较好,且整个装置运行可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同时使用寿命较长,且无需动力,通过物理手段有效使药剂起到混凝、絮凝作用,混凝效果充分,同时省去搅拌机,起到经济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无动力搅拌筒;3、化学除油器中心筒;4、中心导流筒;5、泥斗;6、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包括除油絮凝筒,所述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以及位于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左右两侧的两个泥斗5,两个所述泥斗5的上方且位于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填料层6,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贯穿于填料层6且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的出料口位于填料层6的上方,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内设有中心导流筒4以及套接于中心导流筒4外侧面的无动力搅拌筒2,所述无动力搅拌筒2底部的出液口伸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的底端内侧,所述除油絮凝筒上的进水管1与中心导流筒4底端的进水口相接通。

具体的,所述无动力搅拌筒2为倒置的t形套筒结构。

具体的,所述中心导流筒4顶部的出液口位于无动力搅拌筒2顶壁内侧且与无动力搅拌筒2顶壁之间留有间距。

该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加入pac的说通过进水管1进入中心导流筒4,中心导流筒4进行一级混合后,从中心导流筒4的顶部进入无动力搅拌筒2进行无动力的二级搅拌混合,混合后进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进行三级混合,混合后送至填料层6的上方进行大颗粒杂质以及絮凝沉淀过滤,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泥斗5,最终沉淀物在泥斗5进行小颗粒杂质以及絮凝沉淀进行沉淀以及有效分离去除,污水进入中心导流筒4后进入进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加长pac在进水段的混合时间,使pac起到充分的混合效果,进入中心导流筒4后进入无动力导流装置,充分利用进水压力自身动力,使废水充分混合,各部件配合使用,絮凝效果较好,且整个装置运行可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同时使用寿命较长,且无需动力,通过物理手段有效使药剂起到混凝、絮凝作用,混凝效果充分,同时省去搅拌机,起到经济节能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包括除油絮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以及位于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左右两侧的两个泥斗(5),两个所述泥斗(5)的上方且位于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填料层(6),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贯穿于填料层(6)且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的出料口位于填料层(6)的上方,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内设有中心导流筒(4)以及套接于中心导流筒(4)外侧面的无动力搅拌筒(2),所述无动力搅拌筒(2)底部的出液口伸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3)的底端内侧,所述除油絮凝筒上的进水管(1)与中心导流筒(4)底端的进水口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搅拌筒(2)为倒置的t形套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流筒(4)顶部的出液口位于无动力搅拌筒(2)顶壁内侧且与无动力搅拌筒(2)顶壁之间留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学除油器絮凝装置,包括除油絮凝筒,所述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化学除油器中心筒以及位于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左右两侧的两个泥斗,两个所述泥斗的上方且位于除油絮凝筒内设有填料层,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贯穿于填料层且化学除油器中心筒的出料口位于填料层的上方,所述化学除油器中心筒内设有中心导流筒以及套接于中心导流筒外侧面的无动力搅拌筒,所述无动力搅拌筒底部的出液口伸入化学除油器中心筒的底端内侧,所述除油絮凝筒上的进水管与中心导流筒底端的进水口相接通。本实用新型混凝效果充分,省去搅拌机,充分利用进水压力的自身动力,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夏盛荣;余亦明;余彦颉;洪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纯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