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3870发布日期:2020-06-02 19:4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的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毋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条件下,以污水中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同时产生有能源价值的甲烷气体。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的沼气,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一直都受到环保工作者们的青睐,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更高的反应速率和对毒性物质更好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相对好氧生物处理废水来说不需要为氧的传递提供大量的能耗,使得厌氧生物处理在水处理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进水管、第一蝶阀、换泥管、第二蝶阀、泥泵、固定座、排气管、第三蝶阀、出水管,所述桶体左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蝶阀,所述桶体右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换泥管,所述换泥管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二蝶阀,所述换泥管右端与泥泵连接,所述泥泵固定于固定座上端,所述固定座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桶体左右两端上部沿中线对称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三蝶阀,所述桶体右端上部贯穿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水管右端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放置于桶体下端内侧,所述桶体内侧底部开有水平方向的污泥反应区,所述桶体内侧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气固液三相分离器,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上部左右两端与桶体内壁所呈空间上部开有气室,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上部左右两端之间为沉淀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排气管向内一端与气室连接,所述排气管向外一端与气体收集装置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出水管向内一端与沉淀区连接,所述出水管向外一端与处理水收集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待处理的废水通过进水管由布水管进入装置内部,废水在污泥反应区经过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的阶段后通过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使生成的沼气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产生偏折,穿过水层进入气室,之后由排气管排出。脱气后混合液在沉降区进一步固液分离,沉降下的污泥返回污泥反应区,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微生物,最后澄清后的处理水由沉淀区通过出书管排出至处理水收集装置内部,本实用新型靠产生的气体来实现污泥与基质的充分接触,省却搅拌和回流污泥设备和能耗;三相分离器的应用省却了辅助脱气装置;反应器内不需投加填料和载体,提高容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内部剖视图。

图中:1、桶体,2、进水管,3、第一蝶阀,4、换泥管,5、第二蝶阀,6、泥泵,7、固定座,8、排气管,9、第三蝶阀,10、出水管,11、布水管,12、污泥反应区,13、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4、气室,15、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1、进水管2、第一蝶阀3、换泥管4、第二蝶阀5、泥泵6、固定座7、排气管8、第三蝶阀9、出水管10,所述桶体1左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蝶阀3,所述桶体1右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换泥管4,所述换泥管4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二蝶阀5,所述换泥管4右端与泥泵6连接,所述泥泵6固定于固定座7上端,所述固定座7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桶体1左右两端上部沿中线对称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三蝶阀9,所述桶体1右端上部贯穿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水管10。

所述进水管2右端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布水管11,所述布水管11放置于桶体1下端内侧,所述桶体1内侧底部开有水平方向的污泥反应区12,所述桶体1内侧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上部左右两端与桶体1内壁所呈空间上部开有气室14,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上部左右两端之间为沉淀区15。

所述排气管8向内一端与气室13连接,所述排气管8向外一端与气体收集装置相连。

所述出水管10向内一端与沉淀区15连接,所述出水管10向外一端与处理水收集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待处理的废水通过进水管由布水管进入装置内部,废水在污泥反应区经过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的阶段后通过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使生成的沼气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产生偏折,穿过水层进入气室,之后由排气管排出。脱气后混合液在沉降区进一步固液分离,沉降下的污泥返回污泥反应区,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微生物,最后澄清后的处理水由沉淀区通过出书管排出至处理水收集装置内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1)、进水管(2)、第一蝶阀(3)、换泥管(4)、第二蝶阀(5)、泥泵(6)、固定座(7)、排气管(8)、第三蝶阀(9)、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左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蝶阀(3),所述桶体(1)右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换泥管(4),所述换泥管(4)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二蝶阀(5),所述换泥管(4)右端与泥泵(6)连接,所述泥泵(6)固定于固定座(7)上端,所述固定座(7)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桶体(1)左右两端上部沿中线对称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三蝶阀(9),所述桶体(1)右端上部贯穿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右端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布水管(11),所述布水管(11)放置于桶体(1)下端内侧,所述桶体(1)内侧底部开有水平方向的污泥反应区(12),所述桶体(1)内侧上部焊接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上部左右两端与桶体(1)内壁所呈空间上部开有气室(14),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13)上部左右两端之间为沉淀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8)向内一端与气室(14)连接,所述排气管(8)向外一端与气体收集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0)向内一端与沉淀区(15)连接,所述出水管(10)向外一端与处理水收集装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进水管、第一蝶阀、换泥管、第二蝶阀、泥泵、固定座、排气管、第三蝶阀,所述桶体左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蝶阀,所述桶体右端下部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换泥管,所述换泥管外侧法兰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第二蝶阀,所述换泥管右端与泥泵连接,所述泥泵固定于固定座上端,所述固定座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桶体左右两端上部沿中线对称贯穿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中气固液三相分离器的应用省却了辅助脱气装置;反应器内不需投加填料和载体,提高容积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史璐璐;贾佳;郑杰;吕宝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核润(陕西)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