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及利用该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的好氧池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1743发布日期:2020-07-17 15:4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及利用该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的好氧池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好氧池中氧溶解量有着明确的要求。目前常采用的手段是采用风机向水中鼓风送气,该手段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因为风机向水底部送气后会在水体内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促使大量的氧溶于水中。但鼓风过程耗能巨大,污水处理厂的很大一部分能耗集中在风机的消耗上。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的氧气增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氧气增溶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增溶装置,以达到减少耗能、提高增溶效率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包括增溶水箱,其特征在于:增溶水箱顶部开口,在增溶水箱的顶部设有自由转动的转轴,还包括与转轴固定的螺纹盘管,转轴由螺纹盘管所盘的孔洞穿过,螺纹盘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富氧水管贯通,转轴可带动螺纹盘管自由转动,螺纹盘管在转动时其开口端周期性出入增溶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纹盘管与富氧水管贯通是指转轴采用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富氧水管连接,螺纹盘管的端部与转轴连接并与转轴的管腔贯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变速箱,转轴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增溶水箱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设置高度以螺纹盘管的部分管体位于溢流口下方为准。

一种利用上述氧气增溶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其包括固定于好氧池内的曝气器,曝气器和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入口段及喉部位于好氧池外部,扩散段垂直插在好氧池内部;所述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与曝气器的入口段之间通过射流水泵连接,氧气增溶装置的增溶水箱与好氧池之间设有提水泵。

进一步的,在文丘里管的喉部设有可调节大小的自吸进气孔。

进一步的,在文丘里管扩散段底端设有若干射流支管。

进一步的,在文丘里管与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电动控制阀;还包括位于好氧池内的do溶氧仪、控制器,所述电动控制阀、do溶氧仪及氧气增溶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螺旋盘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增溶水箱内的水及外部空气交替进入到螺旋盘管内部,经过螺旋盘管的旋转空气与水在盘管充分融和形成富氧水。通过该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的曝气装置能够省略鼓风机房和鼓风机设备,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工程投资,减少了运行管理费用,降低了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装置的轴视图。

附图2为该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3所示的为利用该氧气增溶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包括增溶水箱1,增溶水箱1顶部开口,在增溶水箱的顶部设有自由转动的转轴2,转轴2通过轴承3支撑在增溶水箱1的顶部且可自由转动,轴承3的支撑部位可设置为增溶水箱的箱壁或在增溶水箱顶部设置支撑板。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驱动转轴2转动的电机4、变速箱5构成的驱动装置。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螺纹盘管6,螺纹盘管6设有开口端7,转轴2由螺纹盘管所盘的孔洞穿过,螺纹盘管6与转轴2连接固定,在转轴2的带动下螺纹盘管6与转轴2同步转动。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当增溶水箱1内蓄水后,螺纹盘管6在转动的同时开口端7周期性进入到增溶水箱1内部,当开口端7伸入到增溶水箱1内的水面下方时,水进入到螺纹盘管6内部并随螺纹盘管6的转动向螺纹盘管6内部流动,当开口端7离开增溶水箱1的水面后,空气进入到螺纹盘管6内部,如此周期性的反复,水和空气交替进入到螺纹盘管6内实现溶合,从而提高水中氧的增溶量,在螺纹盘管6内部形成富氧水。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富氧水管8,螺纹盘管6与富氧水管8连接,螺纹盘管6内产生的富氧水经富氧水管8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螺纹盘管6与富氧水管8的连接方式,其中转轴2采用管状,其带有中空管腔,转轴2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一端封闭,转轴2的另一端与富氧水管8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螺纹盘管6的排水端与转轴2的管腔贯通连接并固定,螺纹盘管6内产生的富氧水进入到转轴2的管腔内并流向富氧水管8内部。

附图1及附图2示出了该氧气增溶装置的一种具体应用,其包括储水池9,在储水池9的上方安装该氧气增溶装置,通过提水泵10将储水池9内的水体不断提升到增溶水箱1内部,增溶装置产生的富氧水经过富氧水管8直接向储水池9水体下方排放,通过往复的提升、排放从而提高整个储水池内的氧溶量。

如附图2所示,在增溶水箱1上设有溢流口11,溢流口11的设置高度以螺纹盘管的部分管体位于溢流口下方为准。设置溢流口防止富氧水的排出量小于提升量导致水由增溶水箱顶部溢出,溢流口11溢流的水落入到储水池9内部。

如附图3所示,一种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氧气增溶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包括好氧池12,固定于好氧池内的曝气器,曝气器包括一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入口段13及喉部14位于好氧池12顶部,扩散段15垂直插在好氧池12内部;所述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8与曝气器的入口段13之间通过射流水泵16连接,氧气增溶装置的增溶水箱1与好氧池12之间设有提水泵10。

根据附图3所示可知,氧气增溶装置排出的富氧水通过射流水泵16的加压快速射入到曝气器内,经过曝气器扩散段15的扩散直接到达好氧池12的底部,形成一束剧烈紊流的射流束,并将周围液体夹裹卷入扩散混合区域并与高浓度溶解氧的混合液混合接触,从而达到氧的传递与混合搅拌双重作用。通过直接向好氧池底部输送富氧水,利用富氧水对好氧池内部水体进行冲击,能够直接替代传统采用风机向好氧池水体鼓送空气,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如附图3所示,在文丘里管扩散段15底端设有若干射流支管17,利用射流支管17的指向性增加对好氧池水体的冲击性能。

如附图3所示,在文丘里管与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电动控制阀18;还包括位于好氧池内的do溶氧仪19、控制器20,电动控制阀18、do溶氧仪19及氧气增溶装置与控制器20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文丘里管的喉部还可以设有自吸进气孔,利用富氧水高速通过喉部时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到文丘里管内与富氧水混合一起送到好氧池底部,进一步增加氧的溶解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包括增溶水箱,其特征在于:增溶水箱顶部开口,在增溶水箱的顶部设有自由转动的转轴,还包括与转轴固定的螺纹盘管,转轴由螺纹盘管所盘的孔洞穿过,螺纹盘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富氧水管贯通,转轴可带动螺纹盘管自由转动,螺纹盘管在转动时其开口端周期性出入增溶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盘管与富氧水管贯通是指转轴采用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富氧水管连接,螺纹盘管的端部与转轴连接并与转轴的管腔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变速箱,转轴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水箱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设置高度以螺纹盘管的部分管体位于溢流口下方为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增溶水箱供水的提水泵。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氧气增溶装置搭建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其包括固定于好氧池内的曝气器,曝气器和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入口段及喉部位于好氧池顶部,扩散段垂直插在好氧池内部;所述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与曝气器的入口段之间通过射流水泵连接,氧气增溶装置的增溶水箱与好氧池之间设有提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文丘里管的喉部设有可调节大小的自吸进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文丘里管扩散段底端设有若干射流支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中好氧池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文丘里管与氧气增溶装置的富氧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电动控制阀;还包括位于好氧池内的do溶氧仪、控制器,所述电动控制阀、do溶氧仪及氧气增溶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氧气增溶装置。为解决目前氧气增溶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增溶装置,包括增溶水箱,其特征在于:增溶水箱顶部开口,在增溶水箱的顶部设有自由转动的转轴,还包括与转轴固定的螺纹盘管,转轴由螺纹盘管所盘的孔洞穿过,螺纹盘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富氧水管贯通,转轴可带动螺纹盘管自由转动,螺纹盘管在转动时其开口端周期性出入增溶水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螺旋盘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增溶水箱内的水及外部空气交替进入到螺旋盘管内部,经过螺旋盘管的旋转空气与水在判官内充分融和形成富氧水。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富氧水形成效率高,同时能耗得到显著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光;刘海庆;钱国锋;张洪京;李晓航;宋文进;张志武;姜宁;徐东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