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1445发布日期:2020-07-17 15:3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藻类是影响河流湖泊水质的一大危害,藻类中的蓝藻尤为有害,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需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来消除藻类的有害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大型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危害水体水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采用了电化学除藻方法,可处理大量岸边水体的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吸水泵、中空管道,设于中空管道内的若干阴极板、阳极板,所述的中空管道设于水体沿岸,所述的吸水泵与中空管道一端连通,所述中空管道另一端与外部水体连通,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吸水泵、阴极板、阳极板分别与电源装置连接。电化学除藻,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针对藻类的灭活手段,本方案采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岸边水体,可大量处理位于岸边水体中的藻类,并且由于中空管道设于水下,对于岸边的风景不会造成破坏,适用于景区景点水体除藻,通过吸水泵(通过动力机带动或电力驱动)将含有藻类的水体吸到中空管道内,中空管道内设有大量的阴极板、阳极板,水体经过中空管道全长的充分有效的电化学处理过程后,水体中的藻类被灭活,然后从中空管道另一端排入水体中;中空管道固定在水中,电源装置设于岸上,电源装置与吸水泵、阴极板、阳极板可通过防水电缆连接;中空管道采用分段式,由多段模块化中空管道首尾相连形成,每个模块化中空管道分别通过防水电缆与设于岸上的电源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体沿岸设有伸入水体的栈桥,所述的中空管道沿着栈桥底部布置。景区景点水体上,往往会设有伸入水体的亲水设施,例如栈桥、游步道等,中空管道沿着栈桥向水体深入,固定时可利用栈桥底桩,同时也不妨碍游船经过。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道内设有多条固定条,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固定在固定条上并在中空管道内依次成组排列,相邻的两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相互交错设置,同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为10-15厘米。固定条固定在中空管道内,方便阴极板、阳极板拆卸固定;为保证水体充分进行电化学处理的时间,水体进入中空管道后在前一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向后流动,然后从后一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穿过继续流动,前后的间隔是交错分布的,前一组的水流会在后一组被阴极板或阳极板分流,这样就保证了水体与阴极板、阳极板有充分接触时间,提高水体内的藻类的灭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板采用铝板或铝铜板或铝银板,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本方案阳极板采用铝板或铝铜板或铝银板,如铝铜板(主要含量是铝,铜为3%-10%,另有锌、镁、铅等少量),阳极板是可溶性电极,可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细菌和藻类,还可有效降低可溶性铝电极的损耗,延长电极使用时间;阴极板则可采用任何金属材料板;如果岸边没有合适的电源,可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足够电源供电化学处理过程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合理;(2)采用了高效的电化学除藻方法;(3)可处理大量岸边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阴极板阳极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水泵2、中空管道3、阴极板4、阳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吸水泵1、中空管道2,设于中空管道2内的若干阴极板3、阳极板4,中空管道2设于水体沿岸,吸水泵1与中空管道2一端连通,中空管道2另一端与外部水体连通,阴极板3、阳极板4平行间隔设置,吸水泵1、阴极板3、阳极板4分别与电源装置连接;

水体沿岸设有伸入水体的栈桥,中空管道2沿着栈桥底部布置;

中空管道2内设有多条固定条,阴极板3、阳极板4固定在固定条上并在中空管道2内依次成组排列,相邻的两组阴极板3、阳极板4之间的间隔相互交错设置,同组阴极板3、阳极板4之间的间隔为10-15厘米;

阳极板4采用铝铜板,电源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

具体使用过程是,通过吸水泵1将含有藻类的水体吸到中空管道2内,水体经过中空管道2内大量阴极板3、阳极板4充分有效的电化学处理过程后,水体中的藻类被灭活,然后从中空管道2另一端排入水体中;

其中,水体进入中空管道2后,在前一组阴极板3、阳极板4之间的间隔向后流动,然后从后一组阴极板3、阳极板4之间的间隔穿过继续流动,前后的间隔是交错分布的,前一组阴极板3、阳极板4之间的水流会在进入后一组时被阴极板3或阳极板4分流,这样就保证了水体与阴极板3、阳极板4有充分接触时间,提高水体内的藻类的灭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吸水泵、中空管道,设于中空管道内的若干阴极板、阳极板,所述的中空管道设于水体沿岸,所述的吸水泵与中空管道一端连通,所述中空管道另一端与外部水体连通,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吸水泵、阴极板、阳极板分别与电源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体沿岸设有伸入水体的栈桥,所述的中空管道沿着栈桥底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管道内设有多条固定条,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固定在固定条上并在中空管道内依次成组排列,相邻的两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相互交错设置,同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为10-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板采用铝板或铝铜板或铝银板,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底管道式藻类处理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吸水泵、中空管道,设于中空管道内的若干阴极板、阳极板,所述的中空管道设于水体沿岸,所述的吸水泵与中空管道一端连通,所述中空管道另一端与外部水体连通,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吸水泵、阴极板、阳极板分别与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的中空管道内设有多条固定条,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固定在固定条上并在中空管道内依次成组排列,相邻的两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相互交错设置,同组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间隔为10‑15厘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了高效的电化学除藻方法,可处理大量岸边水体。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铸神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