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875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人类的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加速了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污染,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极为严重,城市河流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急需进行治理。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湖泊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成本高、效果不持续,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会造成对环境二次污染,生物-生态方法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水治理方法,但现有的生物-生态方法并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设备或系统,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既可以高效净化水体,又能满足景观需要的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设备外壳,在所述设备外壳内由上而下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态修复层、曝气层,所述水生植物层含有固定在设备外壳内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网状种植盆,所述生态修复层含有多个碳纤维生态基,所述碳纤维生态基上通过滤袋挂设有生态修复剂,所述曝气层由曝气主管和设置在曝气主管上的膜片曝气盘组成,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膜片曝气盘一一对应,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曝气主管通过设置在设备外壳底部上的立柱固定在设备外壳内。

所述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进水管比出水管低。

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潜水泵。

所述出水管为l形,出水管的出口为喷头状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生态修复剂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性激活水体中的微生物,碳纤维生态基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曝气层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水生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本身生长也可以消耗水中大量的氨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潜水泵抽取河、湖内的污染水体送入生态修复系统中,污染水体通过生态修复系统内的曝气层、生态修复层、水生植物层对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完的水体排入河、湖内,生态修复系统又持续抽取河、湖内进行综合修复治理,不断进行循环治理,使微生物技术、水生态技术、充氧曝气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污染水体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

(3)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采取喷头状出口,既可以形成景观跌水,同时又能实现跌水充氧,促进水体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之一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之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结构见附图1、图2,包括设备外壳10,在所述设备外壳10内由上而下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态修复层、曝气层,所述水生植物层含有固定在设备外壳内的支撑板11,在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12的网状种植盆13,所述生态修复层含有多个碳纤维生态基14,所述碳纤维生态基14上通过滤袋挂设有生态修复剂15,所述曝气层由曝气主管16和设置在曝气主管16的膜片曝气盘17组成,所述碳纤维生态基14和膜片曝气盘17一一对应,所述碳纤维生态基14和曝气主管17通过设置在设备外壳10底部上的立柱固定在设备外壳内。所述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还设置有进水管19和出水管20,进水管19比出水管20低,所述进水管19连接有潜水泵21。所述出水管20为l形,出水管20的出口为喷头状出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潜水泵抽取河、湖内的污染水体送入生态修复系统中,污染水体通过生态修复系统内的曝气层、生态修复层、水生植物层对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完的水体排入河、湖内,生态修复系统又通过潜水泵持续抽取河、湖内进行综合修复治理,不断进行循环治理,使微生物技术、水生态技术、充氧曝气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污染水体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采取喷头状出口,既可以形成景观跌水,同时又能实现跌水充氧,促进水体净化。

综上所述,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在所述设备外壳内由上而下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态修复层、曝气层,所述水生植物层含有固定在设备外壳内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网状种植盆,所述生态修复层含有多个碳纤维生态基,所述碳纤维生态基上通过滤袋挂设有生态修复剂,所述曝气层由曝气主管和设置在曝气主管上的膜片曝气盘组成,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膜片曝气盘一一对应,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曝气主管通过设置在设备外壳底部上的立柱固定在设备外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进水管比出水管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潜水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为l形,出水管的出口为喷头状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设备外壳,在所述设备外壳内由上而下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态修复层、曝气层,所述水生植物层含有固定在设备外壳内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网状种植盆,所述生态修复层含有多个碳纤维生态基,所述碳纤维生态基上通过滤袋挂设有生态修复剂,所述曝气层由曝气主管和设置在曝气主管上的膜片曝气盘组成,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膜片曝气盘一一对应,所述碳纤维生态基和曝气主管通过设置在设备外壳底部上的立柱固定在设备外壳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生态修复系统内的曝气层、生态修复层、水生植物层对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污染水体自循环原位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阿凡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