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2525发布日期:2020-10-02 08:0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处理技术,具体涉及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



背景技术:

浓缩池为细煤泥处理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细煤泥处理系统中产生的煤泥水进行处理。

在常规的浓缩池设计方案中,当细煤泥处理系统同时回料较多或流速太急时,将会对浓缩池正在沉降的煤泥冲击,极大的影响了浓缩池沉降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浓缩池沉降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细煤泥处理系统中浓缩池设置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用于保证浓缩池沉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溢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设置位置低于溢料管的设置位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的稳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进料管对称设置在箱体的侧面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溢料管和进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稳流板在箱体内由下往上依次交替设置,在箱体内形成连续“几”形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稳流板的表面上设置有连续波浪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箱能够对量大且流速急的回料进行缓冲和稳流,使得回料以稳定流量和速度进入后续处理程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箱方案在配合浓缩池使用时,能够入料多,流速急的回料进行稳流(稳定流量和流速),再将稳流后的回料输送至浓缩池,避免回料对浓缩池正在沉降的煤泥冲击,保证浓缩池沉降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例中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中稳流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针对细煤泥处理方案中,在回料较多或流速太急时,将会对浓缩池正在沉降的煤泥冲击,极大的影响了浓缩池沉降系统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实例创新的在浓缩池的入料口处设有稳流箱,通过该稳流箱对回料进行稳流(稳定流量和流速),避免量大且速度急的回料对浓缩池正在沉降的煤泥冲击。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的结构示例。

由图可知,该稳流箱100主要包括一箱体110,以及设置在该箱体上的多个进料管120、一个溢料管130以及一个出料管140。

这里的箱体110内的一个密封的腔体,用于稳流的空间。对于该箱体110的具体形状和内部腔体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作为举例,本实例中箱体110为一长方形体,具体的尺寸这里不加以限定。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在箱体110上设置两个进料管120,这两个进料管120优选对称设置在箱体110两侧侧面的底部,这样可使得两者的进料形成对冲,形成一定的缓流效果。

根据需要,两个进料管120可以相对且上下错开设置,同样也在进料时形成一定的缓流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例还在每个进料管120上设置有相应的阀门121,以对流量进行控制。

对于该进料管120以及其上阀门的具体构成为常规设计方案,此处不加以赘述。

本实例在箱体110上的任一侧面的上设置有溢料管130,以及箱体的任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140,同时,出料管140的设置位置低于溢料管130的设置位置,且出料管140和溢料管130的设置位置要高于进料管120,以保证整个稳流箱100的可靠运行。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溢料管130和/或出料管140上设置有相应的阀门。

对于该溢料管130,出料管140以及其上阀门的具体构成为常规设计方案,此处不加以赘述。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在箱体110内部设置有若干的稳流板160,以对进入到箱体110内的回料进行降速缓流(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本实例中的若干的稳流板160优选在箱体110内由下往上依次交替设置,在箱体内形成由下往上连续“几”形分布的流道170。通过该由下往上连续“几”形分布的流道170对进入箱体110内回料进行高效的降速缓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降速缓流效果,可在稳流板16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连续的波浪凸起161,单个凸起优选横截面呈圆弧形。

作为替代方案,该稳流板160整体采用横截面呈波浪形的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构成的稳流箱能够对量大且流速急的回料进行缓冲和稳流,使得回料以稳定流量和速度进入后续处理程序;再者本稳流箱方案构成简单,稳定可靠性,易于实现,实用性强。

本稳流箱方案应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与浓缩池配合使用时,能够对量大且流速急的回料进行稳流(稳定流量和流速),再将稳流后的回料输送至浓缩池,避免回料对浓缩池正在沉降的煤泥冲击,保证浓缩池沉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溢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设置位置低于溢料管的设置位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的稳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进料管对称设置在箱体的侧面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管和进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稳流板在箱体内由下往上依次交替设置,在箱体内形成连续“几”形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板的表面上设置有连续波浪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煤泥处理系统的稳流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溢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设置位置低于溢料管的设置位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的稳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箱能够对量大且流速急的回料进行缓冲和稳流,使得回料以稳定流量和速度进入后续处理程序。

技术研发人员:薄春丽;王清权;王大卫;王艳春;仝秀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同煤矿集团大地选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