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4461发布日期:2020-08-05 01:0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城市中的河道出现严重的黑臭现象,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降低环境质量。

在治理黑臭水体过程中,化学处理中的强化絮凝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通过喷洒絮凝剂,采用絮凝沉淀技术,将水体颗粒物及溶解性的毒害物质通过自然混凝沉淀迅速改善水体,在通过迁移、转化沉淀物,逐渐恢复水体健康。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喷洒絮凝剂成本较低,而收集迁移、转化沉淀物的施工成本较高,需要专门占有大量场地的设备。所以现实中,为了应付检查,撒药剂清淤是急就章。一些絮凝剂含有硫酸铜,絮凝剂等药剂倒进去,水很快就清澈了,但铜离子和絮凝剂中的其他化学物质会混合正在絮凝沉淀物中,沉降在水体底部和淤泥中,不但影响了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水体仍然没有自净能力,一段时间后水体又会浑浊或黑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本发明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包括沉降仓,沉降仓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沉降仓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絮凝沉淀出料口处套设有收集袋;沉降仓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沉降仓的进水口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絮凝剂输入管连通有絮凝剂料仓;沉降仓连接有浮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水力螺旋桨,水力螺旋桨的转轴与絮凝剂输入管轴接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力螺旋桨的扇叶内部中空形成药腔,扇叶表面成形有若干与药腔连通的微孔,水力螺旋桨的转轴内成形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一端与絮凝剂输入管,另一端与药腔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孔的直径不大于0.1m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滤水条上成形有若干突出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喇叭状集水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沉降仓连接有气囊,气囊连通有进出气管,进出气管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改进,收集袋底部通过抽淤管连通有储物箱,抽淤管上安装有抽淤泵。

本发明的优点:

1.不需要常规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实现了对污染水体的连续改善处理。

2.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

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力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包括沉降仓1,沉降仓1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2,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23,沉降仓1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3,絮凝沉淀出料口3处套设有收集袋4;沉降仓1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5;沉降仓1的进水口2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6,絮凝剂输入管6连通有絮凝剂料仓7;沉降仓1连接有浮体16。进水口2处安装有水力螺旋桨8,水力螺旋桨8的转轴9与絮凝剂输入管6连通。水力螺旋桨8的扇叶10内部中空形成药腔11,扇叶10表面成形有若干与药腔11连通的微孔12,水力螺旋桨8的转轴9内成形有连通通道13,连通通道13一端与絮凝剂输入管6,另一端与药腔11连通。微孔12的直径不大于0.1mm。柔性滤水条5上成形有若干突出部14。进水口2处安装有喇叭状集水板15。沉降仓1连接有气囊17,气囊17连通有进出气管18,进出气管18上安装有阀门19。收集袋4底部通过抽淤管20连通有储物箱21,抽淤管20上安装有抽淤泵22。优选,沉降仓1为圆筒状,进水口2长度方向沿沉降仓1的切向设置。

河水自进水口2进入沉降仓1,进入时,絮凝剂自水力螺旋桨8的微孔12透出,产生絮凝沉淀,絮凝后的污水经过柔性滤水条5阻挡过滤,絮凝沉淀下沉进入收集袋4,抽淤泵22定时开启,将沉淀的絮凝沉淀抽入储物箱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仓(1),沉降仓(1)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2),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23),沉降仓(1)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3),絮凝沉淀出料口(3)处套设有收集袋(4);沉降仓(1)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5);沉降仓(1)的进水口(2)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6),絮凝剂输入管(6)连通有絮凝剂料仓(7);沉降仓(1)连接有浮体(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处安装有水力螺旋桨(8),水力螺旋桨(8)的转轴(9)与絮凝剂输入管(6)轴接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螺旋桨(8)的扇叶(10)内部中空形成药腔(11),扇叶(10)表面成形有若干与药腔(11)连通的微孔(12),水力螺旋桨(8)的转轴(9)内成形有连通通道(13),连通通道(13)一端与絮凝剂输入管(6),另一端与药腔(11)连通。

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2)的直径不大于0.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滤水条(5)上成形有若干突出部(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处安装有喇叭状集水板(15)。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仓(1)连接有气囊(17),气囊(17)连通有进出气管(18),进出气管(18)上安装有阀门(19)。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4)底部通过抽淤管(20)连通有储物箱(21),抽淤管(20)上安装有抽淤泵(2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包括沉降仓,沉降仓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沉降仓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絮凝沉淀出料口处套设有收集袋;沉降仓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沉降仓的进水口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絮凝剂输入管连通有絮凝剂料仓;沉降仓连接有浮体。本发明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钟仁华;彭诗阳;蔡红春;吴岸松;钟雪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