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1977发布日期:2021-03-30 21:3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对污水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治理废水的技术在不断发展,生活废水的治理正在由城市走向村镇。由于村镇中的污水分布较广,难以集中处理,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曝气池污水处理依赖于规模效应,能耗较高,如果单独采用机械曝气,低功率的曝气装置难以实现曝气效果,而单独采用人工湿地曝气,植物和人工湿地基质缺乏人工精细管理,植物存活率较低,基质容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包括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所述的一级曝气池包括呈同心圆结构的内池、外池和过滤池,所述内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孔,内池的底部处设有搅拌桨和抽液管,所述的抽液管与增压泵相连接,所述的增压泵与射流器相连接,所述的射流器与曝气板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板设于外池的底部,所述外池的底部通过集水管与过滤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底部设有排泥口,过滤池的上部设有排液口,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高度低于排液口的高度;

所述的二级曝气池包括下行区和上行区,所述的下行区顶端铺设有若干污水进流管道,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通过进流总管与过滤池的排液口相连接,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道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的上行区与下行区之间设有半封闭隔板,所述的半封闭隔板将上行区与下行区的上部隔断,上行区与下行区之间的下部自由流通;上行区的上端设有上排水口,上行区的底端设有下排水口;上行区和下行区内均垂直设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的曝气支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口,曝气支管的底部均与曝气总管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总管与增氧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流器包括进液管、进气管和混合液喷嘴,所述的进液管尾端和增压泵的出水管相连接,进液管的头部设有喷射口,所述的喷射口伸入混合液喷嘴的尾部中,所述的进气管设于混合液喷嘴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管与变频风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区的低于下行区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内均填充有基质填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上均种植有挺水草本植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池的底部为好氧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池的底部为厌氧区,上部为缺氧区。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机械曝气和人工湿地曝气的两级曝气结构,降低了人工湿地曝气的植物存活压力和堵塞率,进一步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大幅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能耗,仅需一个增压泵和一个增氧泵即可实现污水处理的运转。

机械曝气采用内池+外池的结构,污水通入内池体后,在内池的厌氧区中释磷菌持续释放磷,经增压泵和射流器输入至外池的好氧区,在好氧区中聚磷菌持续吸磷,实现除磷;同时,好氧区中的硝化细菌转化硝态氮,外池水位到达溢流孔时在此进入内池,在缺氧区处发生反硝化,实现除氮,循环多次后达到较佳的机械曝气效果;

人工湿地曝气,污水从污水进流管道流入,通过进水孔流入下行区,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在下行区从上流至下,收到半封闭隔板的阻隔作用,水流仅能从下方流入上行区,通过基质填料使水流从下扩散到上,溢出的水流通过上排水口排出,在曝气支管的作用下,充分实现曝气除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一级曝气池,11、内池,12、外池,13、过滤池,14、溢流孔,15、搅拌桨,16、抽液管,17、曝气板,18、集水管,19、排泥口,20、过滤网,2、排液口,3、增压泵,4、射流器,5、二级曝气池,51、下行区,52、上行区,53、污水进流管道,54、进水孔,55、半封闭隔板,56、上排水口,57、下排水口,58、曝气支管,59、曝气口,60、曝气总管,61、增氧泵,7、变频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包括一级曝气池1和二级曝气池5,所述的一级曝气池1包括呈同心圆结构的内池11、外池12和过滤池13,所述内池11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孔14,内池的底部处设有搅拌桨15和抽液管16,所述的抽液管与增压泵3相连接,所述的增压泵3与射流器4相连接,所述的射流器4与曝气板17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板2设于外池12的底部,所述外池12的底部通过集水管18与过滤池1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13底部设有排泥口19,过滤池13的上部设有排液口2,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20,所述的过滤网20高度低于排液口2的高度;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通过进流总管与过滤池的排液口相连接

所述的二级曝气池5包括下行区51和上行区52,所述的下行区51顶端铺设有若干污水进流管道53,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道53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水孔54;所述的上行区52与下行区51之间设有半封闭隔板55,所述的半封闭隔板55将上行区52与下行区51的上部隔断,上行区52与下行区51之间的下部自由流通;上行区52的上端设有上排水口56,上行区52的底端设有下排水口57;上行区52和下行区51内均垂直设有若干曝气支管58,所述的曝气支管58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口59,曝气支管58的底部均与曝气总管60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总管60与增氧泵61相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射流器4包括进液管41、进气管42和混合液喷嘴43,所述的进液管41尾端和增压泵3的出水管相连接,进液管的头部设有喷射口44,所述的喷射口44伸入混合液喷嘴43的尾部中,所述的进气管42设于混合液喷嘴43的侧壁上。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管42与变频风机7相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区的低于下行区的高度。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内均填充有基质填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上均种植有挺水草本植物。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池的底部为好氧区。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池的底部为厌氧区,上部为缺氧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所述的一级曝气池包括呈同心圆结构的内池、外池和过滤池,所述内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孔,内池的底部处设有搅拌桨和抽液管,所述的抽液管与增压泵相连接,所述的增压泵与射流器相连接,所述的射流器与曝气板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板设于外池的底部,所述外池的底部通过集水管与过滤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底部设有排泥口,过滤池的上部设有排液口,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高度低于排液口的高度;

所述的二级曝气池包括下行区和上行区,所述的下行区顶端铺设有若干污水进流管道,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通过进流总管与过滤池的排液口相连接,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道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的上行区与下行区之间设有半封闭隔板,所述的半封闭隔板将上行区与下行区的上部隔断,上行区与下行区之间的下部自由流通;上行区的上端设有上排水口,上行区的底端设有下排水口;上行区和下行区内均垂直设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的曝气支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口,曝气支管的底部均与曝气总管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总管与增氧泵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器包括进液管、进气管和混合液喷嘴,所述的进液管尾端和增压泵的出水管相连接,进液管的头部设有喷射口,所述的喷射口伸入混合液喷嘴的尾部中,所述的进气管设于混合液喷嘴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与变频风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区的低于下行区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内均填充有基质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区和下行区上均种植有挺水草本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池的底部为好氧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的底部为厌氧区,上部为缺氧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曝气池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包括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所述的一级曝气池包括呈同心圆结构的内池、外池和过滤池,所述内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孔;所述的二级曝气池包括下行区和上行区,所述的下行区顶端铺设有若干污水进流管道,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通过进流总管与过滤池的排液口相连接,所述的污水进流管道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水孔;曝气支管的底部均与曝气总管相连接,所述的曝气总管与增氧泵相连接。采用机械曝气和人工湿地曝气的两级曝气结构,降低了人工湿地曝气的植物存活压力和堵塞率,进一步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大幅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能耗,仅需一个增压泵和一个增氧泵即可实现污水处理的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肖姣君;崔文俊;刘兴;黄昌兵;周文浩;胡定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