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

文档序号:25848488发布日期:2021-07-13 15:3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油气管道清管领域,特指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



背景技术:

含蜡输油管道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其内壁常常会黏附一层难以清理的油渍、污垢以及油蜡,当继续使用附着有杂质、有结垢、有结蜡的管道输油时,易导致输油管道流量减小或者堵塞,因此根据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定期清管。现有的清管器主要存在因管道沿程温降至析蜡点以下,冷凝析蜡导致的管输效率低下、加热装置的上限温度难以控制以及弯管、弯头处清管器运动易碰撞管壁,从而发生管道破损、卡堵等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清管效率高且有效保护管道内壁的清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和装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该装置能够产生热量融解蜡层,提高清管装置的清管效率,并且实现对上限温度的调控以及避免了设备对管道的碰撞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包括加热系统、导向系统、清管系统、控制系统。

加热系统包括热源铜棒、励磁线圈、交流电源、云母筒,热源铜棒外覆励磁线圈,励磁线圈连接交流电源,热源铜棒、励磁线圈、交流电源一同被包裹在云母筒内;导向系统包括三根曲连轴和导向防撞轮,三根曲连轴互成120°夹角,其前端分别与一个导向防撞轮相连;清管系统包括皮碗、刮刀与清管装置主轴,皮碗依次与刮刀、连接于清管装置主轴;控制系统包括热敏传感器、自动控制开关,热敏传感器附着于所述热源铜棒表面,热敏传感器与自动控制开关、交流电源相连。

其中,导向防撞轮为橡胶材质,三根曲连轴为碳纤维材质,云母筒、所述励磁线圈外覆云母所使用的云母具有优良的导热性、绝缘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控性强,易于实现,适用广泛;能够产生热量融解蜡层,进而提高清管效率;设有与曲连轴相连的导向防撞轮,可以避免清管装置对管道内壁的碰撞;皮碗与刮刀联合使用使得清理更为彻底,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源铜棒;2-励磁线圈;3-交流电源;4-云母筒;5-曲连轴;6-导向防撞轮;7-皮碗;8-刮刀;9-清管装置主轴;10-热敏传感器;11-自动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包括四个系统: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导向系统、清管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开关11,自动控制开关11与热敏传感器10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系统安装于云母筒4内,与交流电源3连接;加热系统包括云母筒4,云母筒4内设有热源铜棒1,热源铜棒1外覆励磁线圈2,励磁线圈2连接交流电源3、热敏传感器10、自动控制开关11,云母筒4加热端连接导向系统;导向系统包括三根曲连轴5,三根曲连轴互成120°夹角,三根曲连轴前端分别安装一个导向防撞轮6,三根曲连轴与加热系统相连;清管系统包括清管装置主轴9,清管装置主轴9上安装皮碗7,皮碗与刮刀8依次排列;

励磁线圈2与云母筒4内导线均采用云母材料包裹,以达到良好的导热性与绝缘性;

热敏传感器10可以感应温度变化,将信号传递给自动控制开关12控制加热系统,从而控制温度;

三根曲连轴5的材料为碳纤维,导向防撞轮6的材料为橡胶。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系统、导向系统、清管系统、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包括热源铜棒、励磁线、交流电源、云母筒,热源铜棒外覆励磁线圈,励磁线圈连接交流电源,热源铜棒、励磁线圈、交流电源一同被包裹在云母筒内;导向系统包括三根曲连轴和导向防撞轮;清管系统包括皮碗、刮刀与清管主轴,皮碗与刮刀连接于清管主轴;控制系统包括热敏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系统的三根曲连轴互成120°夹角,前端分别与一个导向防撞轮相连;控制系统的热敏传感器附着于所述热源铜棒表面,热敏传感器与自动控制开关、交流电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系统的三根曲连轴为碳纤维材质,导向防撞轮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涡流加热融蜡的清管装置,由加热系统、导向系统、清管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加热系统包括热源铜棒、励磁线圈、交流电源、云母筒;导向系统包括曲连轴、导向防撞轮;清管系统包括:皮碗、刮刀及主轴;控制系统包括热敏传感器、自动控制开关。主轴前端与曲连轴相连,曲连轴前端与导向防撞轮相连。热源铜棒、皮碗、刮刀通过主轴相连。裹有云母的励磁线圈外覆于热源铜棒之上且热源铜棒与励磁线圈一同被包裹在云母筒内。交流电源内置于主轴,连接励磁线圈;热敏传感器附着于热源铜棒表面,自动控制开关与交流电源相连。本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控性强,易于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毕海胜;杨会鲁;李慧瑶;赵森;仇攀;李轩宇;李伟奇;张兴;张群;金鹏;贠智强;张庆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