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3667发布日期:2021-03-16 22:3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早期排水管网规划不完善,大多数城镇未设置雨污分流式官网,导致污水成分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水量大大增加,城市河涌水污染的情况愈发严重,极大地威胁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对工业用水甚至居民用水带来极大的影响。

我国目前多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河涌水处理。物理法包括截污、调水、引水稀释等,但物理法往往需要大型构筑物、人力物力投入较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涌水污染问题。化学法治理往往需要投加化学药剂,该方法简单有效,但治理成本较高,且可能带来二次污染。生物法包括人工湿地技术、生态修复等,该方法利用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来对污水进行净化,属于环境友好型工艺,但单纯的生物法需要的周期长、受环境等的影响因素较大,不适用于河涌水的应急处理。因此,急需一种简单有效的河涌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包括好氧池、沉淀池、膜反应池、清水池和设备间,所述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由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膜反应池通过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好氧池顶部进水口设有一个竖直导流板,所述好氧池中间内竖直放置一个两头通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外均悬挂有弹性填料,所述导流筒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一,所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且沉淀池上部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圆锥形的储泥斗,所述储泥斗与排泥管相连,所述膜反应池内设有mbr膜反应器组件,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二,所述设备间内设有加药泵、抽吸泵、反冲洗泵、紫外线消毒装置、电柜箱和两个风机。

作为改进,所述微孔曝气盘一与设备间中的一个风机相连且所述微孔曝气盘二与设备间的另一个风机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两个水平推流器,两个水平推流器扇叶朝向导流筒底部。

作为改进,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顶部管道分别与所述设备间的抽吸泵和反冲洗泵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膜反应池的mbr膜反应器组件为浸入式生物膜。

作为改进,所述加药泵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相连,且加药泵通过电柜箱控制加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集缺氧、好氧、沉淀、抽滤过膜、消毒于一体,污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后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该一体化设备简单且处理时间短,可控性和可移动性强,能够作为河涌水的应急处理方法,可根据需要在不同河涌、不同地点使用,简单、方便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好氧池;2、沉淀池;3、膜反应池;4、清水池;5、设备间;101、导流板;102、导流筒;103、弹性填料;104、水平推流器;105、微孔曝气盘一;201、斜板沉淀装置;202、储泥斗;203、排泥管;301、mbr膜反应器组件;302、微孔曝气盘二;501、风机;502、加药泵;503、抽吸泵;504、反冲洗泵;505、紫外线消毒装置;506、电柜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2,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包括好氧池1、沉淀池2、膜反应池3、清水池4和设备间5,所述好氧池1与所述沉淀池2由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沉淀池2与所述膜反应池3通过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好氧池1顶部进水口设有一个竖直导流板101,所述好氧池1中间内竖直放置一个两头通的导流筒102,所述导流筒102内外均悬挂有弹性填料103,所述导流筒102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一105,所述沉淀池2为斜板沉淀且沉淀池2上部设有斜板沉淀装置201,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圆锥形的储泥斗202,所述储泥斗202与排泥管203相连,所述膜反应池3内设有mbr膜反应器组件301,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301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二302,所述设备间5内设有加药泵502、抽吸泵503、反冲洗泵504、紫外线消毒装置505、电柜箱506和两个风机501。

所述微孔曝气盘一105与设备间5中的一个风机501相连且所述微孔曝气盘二302与设备间5的另一个风机501相连。

所述好氧池1底部设有两个水平推流器104,两个水平推流器104扇叶朝向导流筒102底部。

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301顶部管道分别与所述设备间5的抽吸泵503和反冲洗泵504相连。

所述膜反应池3的mbr膜反应器组件301为浸入式生物膜。

所述加药泵502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相连,且加药泵502通过电柜箱506控制加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好氧池与沉淀池、沉淀池与mbr膜反应区通过顶部的过水管道相通,且均通过一面竖直的隔板相隔,其中,好氧池顶部进水管处有一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能够使进水向下流动,好氧池中心竖直放置一个两头通的导流筒,导流筒内外均悬挂有弹性填料,导流筒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好氧池底部设有两个水平推流器,当曝气时,导流筒内部的水流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外部的水流在导流板作用下向下运动,且水平推流器推动水流的流动速度,增加水的流动速度,因此,导流筒内外形成闭合环流,营造了好氧/缺氧交替环境,好氧出水由顶部过水管进入沉淀池后,其携带的污泥沿着斜板沉淀装置落入储泥斗,并定期通过排污管排出装置,处理后的水则进入mbr膜反应池,通过mbr膜组件反应器处理后进入清水池,经紫外线消毒后排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包括好氧池(1)、沉淀池(2)、膜反应池(3)、清水池(4)和设备间(5),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与所述沉淀池(2)由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沉淀池(2)与所述膜反应池(3)通过顶部的过水管道相连,所述好氧池(1)顶部进水口设有一个竖直导流板(101),所述好氧池(1)中间内竖直放置一个两头通的导流筒(102),所述导流筒(102)内外均悬挂有弹性填料(103),所述导流筒(102)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一(105),所述沉淀池(2)为斜板沉淀且沉淀池(2)上部设有斜板沉淀装置(201),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圆锥形的储泥斗(202),所述储泥斗(202)与排泥管(203)相连,所述膜反应池(3)内设有mbr膜反应器组件(301),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301)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二(302),所述设备间(5)内设有加药泵(502)、抽吸泵(503)、反冲洗泵(504)、紫外线消毒装置(505)、电柜箱(506)和两个风机(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盘一(105)与设备间(5)中的一个风机(501)相连且所述微孔曝气盘二(302)与设备间(5)的另一个风机(5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底部设有两个水平推流器(104),两个水平推流器(104)扇叶朝向导流筒(102)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反应器组件(301)顶部管道分别与所述设备间(5)的抽吸泵(503)和反冲洗泵(50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反应池(3)的mbr膜反应器组件(301)为浸入式生物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泵(502)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相连,且加药泵(502)通过电柜箱(506)控制加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涌污水处理的AO+MBR一体化装置,包括好氧池、沉淀池、膜反应池、清水池和设备间。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MBR膜组件池之间均通过顶部的过水管相连。所述好氧池左上角进水端有一个导流板,底部设有水平推流器,中心竖直放置一个两头通的导流筒,导流筒内外均悬挂弹性填料,导流筒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一;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斜板装置,底部设有储泥斗,并与排泥管相连;所述膜反应池设有膜组件反应器,所述膜组件反应器下方设有微孔曝气盘二。所述设备间内设有风机、抽吸泵、反冲洗泵、紫外线消毒装置、加药泵和电控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实现智能化运行,且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翠;李国情;梁铭潮;杨丽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欧比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