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4266发布日期:2021-05-25 12:5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印版辊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重要的地位,凹版印刷使用凹印版辊进行滚动印刷,凹印版辊是印刷辊的一种,是凹版印刷工艺的核心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薄膜、纸张、复合材料等多种承印物,印刷时,凹印版辊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除,凹陷留下的油墨为图文部分,然后过纸,由压印胶辊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卷取成卷,凹印版辊在使用许久后,沾染墨和尘埃,需要清洗,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专门负责用水、油、酒精等来清洗上述凹印版辊,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清洗效率低下,另外,也有采用高压水枪喷洗凹印版辊的表面,这种清洗方式存在用水量较大,造成资源浪费,清洗后需要将版辊单独进行烘干处理,操作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能够解决凹印版辊清洗时水资源浪费以及清洗后烘干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的底端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伸缩杆的底端,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上方设置有版辊,所述清洗箱的中部固设有支架转轮,所述版辊的两端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转轮上,所述支架转轮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传动轴,所述清洗箱顶部通过连接杆与钢管一侧连接,所述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孔,所述清洗箱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水箱,所述底座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固设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烘干机。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箱一端的排水管通过循环泵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洗箱排水口通过三通阀与排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箱上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和所述推拉杆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支架转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上固定连接有软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通过软管与所述钢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通过推拉杆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技术:
在清洗槽的上方两侧架设支架转轮,通过清洗槽对多个版辊浸湿后进行清洗,并在清洗槽的底端配置有循环泵,解决目前版辊清洗时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在清洗箱内设置有烘干机,结合推拉伸缩杆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烘干机对清洗后的版辊进行吹干处理,烘干完成后移至清洗箱的内壁即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箱;2、底座;3、循环泵;4、伸缩杆;5、清洗槽;6、版辊;7、支架转轮;8、驱动电机;9、钢管;10、喷孔;11、水箱;12、推拉杆;13、烘干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的底端固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循环泵3,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伸缩杆4的底端,所述伸缩杆4的顶端连接有清洗槽5,所述清洗槽5的上方设置有版辊6,所述清洗箱1的中部固设有支架转轮7,所述版辊6的两端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转轮7上,所述支架转轮7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8的传动轴,所述清洗箱1顶部通过连接杆与钢管9一侧连接,所述钢管9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孔10,所述清洗箱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水箱11,所述底座2靠近驱动电机8的一侧固设有推拉杆12,所述推拉杆12的前端设置有烘干机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箱1一端的排水管通过循环泵3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洗箱1排水口通过三通阀与排水口连接,当一根版辊6清洗时,另一根版辊6可以在清洗槽5中浸湿,通过所述循环泵3对所述清洗箱1中的清洗液进行循环,交替清洁,清洗完毕后通过排水管连接的排水口将清洗液排出清洗箱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干版辊6放置在清洗槽5上方的支架转轮7上,根据版辊6的大小通过伸缩杆4适当的调整清洗槽5的高度,启动所述驱动电机8后通过所述驱动电机8传动轴使得所述支架转轮7上安装的版辊6转动,然后启动连接杆将钢管9向下调整,至至软毛刷可以接触到版辊6的表面,在版辊6转动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冲洗完毕后启动推拉杆12带动烘干机对版辊6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烘干机13通过推拉杆12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当不需要使用烘干机13时,使其运动至清洗箱1的内壁上即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将若干版辊6放置在清洗槽5上方的支架转轮7上,根据版辊6的大小通过伸缩杆4适当的调整清洗槽5的高度,使得清洗槽5的清洗液可以将版辊6浸湿,然后启动驱动电机8使版辊6被全方位的浸湿,浸泡后一部分染料会落入清洗槽5内,然后启动连接杆将钢管9向下调整,至至软毛刷可以接触到版辊6的表面,在版辊6转动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清洁,其中一根版辊6清洗时,另一根版辊6可以在清洗槽5中浸湿,交替清洁,清洗完毕后将清洗槽5复位,使用喷孔10对其进行最后的冲洗,冲洗完毕后启动推拉杆12带动烘干机对版辊6进行烘干处理,当不需要使用烘干机13时,使其运动至清洗箱1的内壁上即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版辊清洗时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在清洗箱内设置有烘干机,结合推拉伸缩杆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烘干机对清洗后的版辊进行吹干处理,烘干完成后移至清洗箱的内壁即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的底端固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循环泵(3),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伸缩杆(4)的底端,所述伸缩杆(4)的顶端连接有清洗槽(5),所述清洗槽(5)的上方设置有版辊(6),所述清洗箱(1)的中部固设有支架转轮(7),所述版辊(6)的两端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转轮(7)上,所述支架转轮(7)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8)的传动轴,所述清洗箱(1)顶部通过连接杆与钢管(9)一侧连接,所述钢管(9)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孔(10),所述清洗箱(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水箱(11),所述底座(2)靠近驱动电机(8)的一侧固设有推拉杆(12),所述推拉杆(12)的前端设置有烘干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一端的排水管通过循环泵(3)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洗箱(1)排水口通过三通阀与排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上开设有与所述伸缩杆(4)和所述推拉杆(12)相适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支架转轮(7)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9)上固定连接有软毛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通过软管与所述钢管(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13)通过推拉杆(12)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印版辊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底端固设有底座,底座内设置有循环泵,底座的上表面连接伸缩杆的底端,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清洗槽,清洗槽的上方设置有版辊,清洗箱的中部固设有支架转轮,版辊的两端贯穿设置于支架转轮上,支架转轮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传动轴,清洗箱顶部通过连接杆与钢管一侧连接,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喷孔,清洗箱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水箱,底座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固设有推拉杆,推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烘干机。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清洗槽的上方两侧架设支架转轮,通过清洗槽对多个版辊浸湿后进行清洗,并在清洗槽的底端配置有循环泵,解决目前版辊清洗时水资源浪费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伟;白茹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江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