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0464发布日期:2021-06-11 19:3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人工湿地上种植的水培生物能够吸收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氮磷元素,提高水质,现有的人工湿地通过设置泥土等填料,一些植物容易松动,导致东倒西歪,影响外观,并且缺少水类动物形成生态,对于河道里的较为严重的水藻难以清理,此外在人工湿地内设置微生物群的作用不明显,并且现有的人工湿地还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包括环形浮床,所述环形浮床内设有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内底部的养殖区,所述养殖区顶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设有定位网架,所述填料层上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养殖区下部滑动连接有若干菌群网;所述环形浮床侧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种植区外围设有环形排列的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通。

优选的,所述环形浮床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网架端部固定于所述环形浮床内壁,水培植物穿过所述定位网架。

优选的,所述养殖区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内的pvc载槽,所述pvc载槽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环形浮床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电机对应并通过导线连通。

优选的,所述pvc载槽下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菌群网包括编织网,所述编织网上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于卡槽上,所述编织网上设有菌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动力机构,能够调整整个湿地在水域中的位置,并且设置了养殖区,能够养殖鱼类消化河道中的水藻等,且设置了菌群网,提高菌群繁殖效率,提高净化水质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板的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菌群网的示意图;

其中,1、环形浮床;2、种植区;3、养殖区;4、填料层;5、定位网架;6、菌群网;7、光伏板;8、通孔;9、电机;10、驱动桨;11、卡块;12、尼龙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包括环形浮床1,环形浮床1是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能够使整个人工湿地附在水面上,所述环形浮床1内设有种植区2,所述种植区2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1内底部的养殖区3,养殖区3是用于养殖清道夫鱼或者田螺的,能够清理水域中的水藻,具体的说:所述养殖区3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1内的pvc载槽,所述pvc载槽侧壁设有若干通孔8,pve槽通过卡接或者胶黏的方式与环形浮床1内壁固定,pve载槽中养殖能够防止被捕捞,防止影响人工湿地效果。

而所述养殖区3顶部设有填料层4,所述填料层4上设有定位网架5,所述填料层4上种植有水培植物,填料层4可以是沙石、泥土等专用的填料,将植物根茎种植于填料层4上,结合河水,水培植物能够完全靠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生长,进而净化水中的氮磷元素,但要说明的是,当泥土等调料经过河水长期冲刷后,会发生松动,植物会东倒西歪,所以设置了定位网架5,所述定位网架5端部固定于所述环形浮床1内壁,也是通过卡接或者是胶黏的放置,水培植物穿过所述定位网架5的网孔,能够对水培植物其支撑作用。

另外,水域中大量的污染物可通过投放菌群来进行净化,所述养殖区3下部滑动连接有若干菌群网6;所述pvc载槽下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菌群网6包括编织网,所述编织网上部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卡于卡槽上,所述编织网为尼龙丝12,尼龙丝12上投放菌群,菌群网6一方面能够吸附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大颗粒污染物经过菌群网6是能够附着在上面,另一方面在菌群网6上投放微生物细菌,微生物细菌能够在水中飘,保证与氧气尽可能多的接触,提高菌群的繁殖率,提高净化效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可更换菌群网6,只需要拉动菌群网6即可从卡块11从卡槽上拉出进行更换或者清洗菌群网6或者重新更换投放菌群。

而为了防止人工湿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被吹动至岸边或者到了非预设位置,所述环形浮床1侧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种植区2外围设有环形排列的光伏板7,所述光伏板7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通,光伏板7环形排列设置在环形浮床1外围,每个光伏板7能够对应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环形浮床1内的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桨10,所述光伏板7与所述电机9对应并通过导线连通,电机9的控制是通过单片机控制芯片控制的,控制芯片上设置wifi模块,能够通过管理者在陆地上使用遥控控制对应电机9是否驱动,控制芯片以及连接方式是购置的,其原理不再详述,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电机9驱动驱动桨10转动,能够推动浮床运动,以调整浮床的位置,并且环形排列设置的驱动桨10能够保证有较强的动力。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浮床,所述环形浮床内设有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内底部的养殖区,所述养殖区顶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设有定位网架,所述填料层上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养殖区下部滑动连接有若干菌群网;所述环形浮床侧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种植区外围设有环形排列的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浮床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网架端部固定于所述环形浮床内壁,水培植物穿过所述定位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内的pvc载槽,所述pvc载槽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环形浮床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电机对应并通过导线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pvc载槽下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菌群网包括编织网,所述编织网上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于卡槽上,所述编织网上设有菌群。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道治理用人工湿地,包括环形浮床,所述环形浮床内设有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浮床内底部的养殖区,所述养殖区顶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设有定位网架,所述填料层上种植有水培植物;所述养殖区下部滑动连接有若干菌群网;所述环形浮床侧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种植区外围设有环形排列的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通,通过设置了动力机构,能够调整整个湿地在水域中的位置,并且设置了养殖区,能够养殖鱼类消化河道中的水藻等,且设置了菌群网,提高菌群繁殖效率,提高净化水质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芳;陈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北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