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1277发布日期:2021-06-29 23:3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草培养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



背景技术:

在水体生态修复中,沉水植物(生长在水下的水草,指生长于河川、湖泊等底部且不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保证水下的水草成活并旺盛生长,水体才开始生态恢复,从而提高水质,而水下的水草的种植本身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

在专利号为cn201120214418.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该专利中描述到“将水草培养进行模块化整合,仅仅稍微增加水草培养的成本和工作量,但将水草运输和种植步骤大大简化,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传统水草培养模块未设置有效的保护结构,水草培养模块沉入水底时,由于水底水的流动,容易对水草培养模块长时间冲刷,极易造成模块的松散,此外,传统水草培养模块在对接时,不便于稳定准确对接,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未设置有效的保护结构,水的流动易造成模块松散的问题,此外,传统水草培养模块在对接时,不便于稳定准确对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包括护框,所述护框的内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板,且护框的内部安装有水草种植平台,所述水草种植平台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插块,所述固定板朝向水草种植平台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水草种植平台的顶端种植有水草,所述护框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护框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上表壁均对称开设有对接孔。

优选的,所述护框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草种植平台包括顶垫、营养层和底垫,所述营养层位于顶垫和底垫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垫和底垫之间且靠近边沿位置处连接有封边条,所述封边条的外端与顶垫的外端相齐平。

优选的,所述顶垫的厚度为0.5~1厘米,所述底垫的厚度为1~2厘米,所述营养层的厚度为2~5厘米。

优选的,所述护框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浅槽,所述通孔和浅槽相间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水草种植平台外增设护框,利用护框接触流动的水,可有效防止对水草种植平台产生冲刷,避免了模块发生松散,其次,通过插块、固定板和插槽的配合,实现了水草种植平台的插设安装,便于其后续的快速卸下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增设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孔,在该水草培养模块对接时,可使相邻两块水草培养模块相靠近,使较高的第二连接板置于较低的第一连接板上方,然后利用紧固件穿过对接孔进行紧固即可,对接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水草培养模块稳定准确地对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草种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护框;2、水草种植平台;21、顶垫;22、营养层;23、底垫;24、封边条;3、第一连接板;4、对接孔;5、插块;6、固定板;7、通孔;8、插槽;9、浅槽;10、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包括护框1,护框1的内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板6,且护框1的内部安装有水草种植平台2,水草种植平台2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插块5,固定板6朝向水草种植平台2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插块5相适配的插槽8,利用护框1接触流动的水,可有效防止对水草种植平台2产生冲刷,避免了模块发生松散,其中,在水草种植平台2需要取出时,只需上提水草种植平台2,将插块5从插槽8内拔出即可,取出快捷方便,水草种植平台2的顶端种植有水草,护框1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护框1远离第一连接板3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10的上表壁均对称开设有对接孔4,在该水草培养模块对接时,可使相邻两块水草培养模块相靠近,使较高的第二连接板10置于较低的第一连接板3上方,然后利用紧固件穿过对接孔4进行紧固即可,对接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水草培养模块稳定准确地对接。

进一步地,护框1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通孔7,通孔7为圆形结构,通孔7的开设便于模块取出时水的流出,避免积水。

进一步地,水草种植平台2包括顶垫21、营养层22和底垫23,营养层22位于顶垫21和底垫23之间,顶垫21为棉花垫或稻草垫,底垫23为棉花垫或稻草垫,营养层22为肥沃的塘泥层。

进一步地,顶垫21和底垫23之间且靠近边沿位置处连接有封边条24,封边条24的外端与顶垫21的外端相齐平,增设的封边条24可有效挡住营养层22的外围,避免营养层22内的营养物质渗出。

进一步地,顶垫21的厚度为0.5~1厘米,底垫23的厚度为1~2厘米,营养层22的厚度为2~5厘米,厚度的设计使得各层厚度合理,利于水草的生长。

进一步地,护框1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浅槽9,通孔7和浅槽9相间分布,浅槽9内可预存些营养料,利于水草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由顶垫21、营养层22和底垫23组合构成的水草种植平台2可有效便于水草的生长,此外,利用护框1接触流动的水,可有效防止对水草种植平台2产生冲刷,避免了模块发生松散,其中,在水草种植平台2需要取出时,只需上提水草种植平台2,将插块5从固定板6上开设的插槽8内拔出即可,取出快捷方便,另外,在该水草培养模块对接时,可使相邻两块水草培养模块相靠近,使较高的第二连接板10置于较低的第一连接板3上方,然后利用紧固件穿过对接孔4进行紧固即可,能够有效保证水草培养模块稳定准确对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框(1),所述护框(1)的内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板(6),且护框(1)的内部安装有水草种植平台(2),所述水草种植平台(2)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插块(5),所述固定板(6)朝向水草种植平台(2)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插块(5)相适配的插槽(8),所述水草种植平台(2)的顶端种植有水草,所述护框(1)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护框(1)远离第一连接板(3)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10)的上表壁均对称开设有对接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框(1)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种植平台(2)包括顶垫(21)、营养层(22)和底垫(23),所述营养层(22)位于顶垫(21)和底垫(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垫(21)和底垫(23)之间且靠近边沿位置处连接有封边条(24),所述封边条(24)的外端与顶垫(21)的外端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垫(21)的厚度为0.5~1厘米,所述底垫(23)的厚度为1~2厘米,所述营养层(22)的厚度为2~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框(1)的内部底部均匀开设有浅槽(9),所述通孔(7)和浅槽(9)相间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草培养模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培养模块,包括护框,所述护框的内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板,且护框的内部安装有水草种植平台,所述水草种植平台的两端对称连接有插块,所述固定板朝向水草种植平台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水草种植平台的顶端种植有水草,所述护框的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护框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水草种植平台外增设护框,利用护框接触流动的水,可有效防止对水草种植平台产生冲刷,其次,通过插块、固定板和插槽的配合,实现了水草种植平台的插设安装,便于其后续的快速卸下与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胥修能;谢依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善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