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509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制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浇筑成型后才能进行使用,而浇筑成型通常都是在模具中完成,模具在使用之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冲洗以去除其内部残留的混凝土。现有的模具清洗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模具放入和取出不方便,清洗完成后还需要手动倒掉模具内腔的水体;(2)模具的局部边缘或内腔四角处清理不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模具放入和取出方便,清洗过程中水体自然流出不会滞留在模具内腔,模具的边缘和内腔死角处也能够被迅速得冲洗干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清洗机构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模具支撑机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导水环、横向水管、纵向水管、第二导水环和喷头,所述第一导水环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第一导水环的内腔与进水口连通,第一导水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横向水管,横向水管的末端连接有若干向上竖直延伸的纵向水管,纵向水管的顶部均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导水环连通,所述纵向水管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导水环的上端面和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喷头;

所述模具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顶板,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条,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的顶板,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后其边缘位于箱体内壁和纵向水管之间,其内腔的水平面通过顶板顶起;

使用时将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通过模具支撑机构将模具支撑起来,外部水体从进水口进入第一导水环,从第一导水环分流进入横向水管、纵向水管,再聚会到第二导水环,此过程中纵向水管和第二导水环上的喷头喷水,对模具内腔形成全方位的冲洗,被冲洗下来的混凝土残留混入水中沿模具内壁流至箱体底部,并经出水口排出,清洗过程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完成后关闭水阀将模具沥水20-60s后取出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上端呈矩形结构,下端呈渐缩的锥形结构,箱体锥形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位于箱体的矩形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下端固定在锥形结构内腔中,支撑杆上端位于矩形结构内,且支撑杆的上端面位于第二导水环的上方,喷头与模具内壁存在一定间隙,便于冲洗过程中污水的下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环和第二导水环均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水管围城一个矩形结构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制备用模具通过模具支撑机构支撑后其上端位于箱体上端面以下,其下端位于横向水管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垫层,对模具内腔形成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端盖,端盖与箱体侧壁之间通过锁头和锁座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将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通过模具支撑机构将模具支撑起来,外部水体从进水口进入第一导水环,从第一导水环分流进入横向水管、纵向水管,再聚会到第二导水环,此过程中纵向水管和第二导水环上的喷头喷水,对模具内腔形成全方位的冲洗,被冲洗下来的混凝土残留混入水中沿模具内壁流至箱体底部,并经出水口排出,清洗过程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完成后关闭水阀将模具沥水20-60s后取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端盖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机构和模具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进水口、3出水口、4第一导水环、5横向水管、6纵向水管、7第二导水环、8喷头、9支撑杆、10顶板、11支腿、12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清洗机构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模具支撑机构,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导水环4、横向水管5、纵向水管6、第二导水环7和喷头8,所述第一导水环4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第一导水环4的内腔与进水口2连通,第一导水环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横向水管5,横向水管5的末端连接有若干向上竖直延伸的纵向水管6,纵向水管6的顶部均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导水环7连通,所述纵向水管6面向箱体1内壁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喷头8,所述第二导水环7的上端面和面向箱体1内壁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喷头8;

所述模具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9和顶板10,所述支撑杆9设置有多条,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支撑杆9的上端固定有水平的顶板10,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后其边缘位于箱体1内壁和纵向水管6之间,其内腔的水平面通过顶板10顶起。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的上端呈矩形结构,下端呈渐缩的锥形结构,箱体1锥形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支腿11。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位于箱体1的矩形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9下端固定在锥形结构内腔中,支撑杆9上端位于矩形结构内,且支撑杆9的上端面位于第二导水环7的上方,喷头8与模具内壁存在一定间隙,便于冲洗过程中污水的下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环4和第二导水环7均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水管6围城一个矩形结构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制备用模具通过模具支撑机构支撑后其上端位于箱体1上端面以下,其下端位于横向水管5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0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垫层,对模具内腔形成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端盖12,端盖12与箱体1侧壁之间通过锁头和锁座锁紧(锁头和锁座未示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使用时将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通过模具支撑机构将模具支撑起来,外部水体从进水口2进入第一导水环4,从第一导水环4分流进入横向水管5、纵向水管6,再聚会到第二导水环7,此过程中纵向水管6和第二导水环7上的喷头8喷水,对模具内腔形成全方位的冲洗,被冲洗下来的混凝土残留混入水中沿模具内壁流至箱体1底部,并经出水口3排出,清洗过程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完成后关闭水阀将模具沥水20-60s后取出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清洗机构和设置于箱体内的模具支撑机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导水环、横向水管、纵向水管、第二导水环和喷头,所述第一导水环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第一导水环的内腔与进水口连通,第一导水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横向水管,横向水管的末端连接有若干向上竖直延伸的纵向水管,纵向水管的顶部均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导水环连通,所述纵向水管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导水环的上端面和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喷头;

所述模具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顶板,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条,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的顶板,混凝土制备用模具倒置后其边缘位于箱体内壁和纵向水管之间,其内腔的水平面通过顶板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呈矩形结构,下端呈渐缩的锥形结构,箱体锥形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位于箱体的矩形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下端固定在锥形结构内腔中,支撑杆上端位于矩形结构内,且支撑杆的上端面位于第二导水环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环和第二导水环均为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水管围城一个矩形结构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制备用模具通过模具支撑机构支撑后其上端位于箱体上端面以下,其下端位于横向水管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垫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拆卸的端盖,端盖与箱体侧壁之间通过锁头和锁座锁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模具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清洗机构和模具支撑机构,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导水环、横向水管、纵向水管、第二导水环和喷头,第一导水环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第一导水环的内腔与进水口连通,第一导水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横向水管,横向水管的末端连接有若干向上竖直延伸的纵向水管,纵向水管的顶部均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导水环连通,纵向水管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喷头,第二导水环的上端面和面向箱体内壁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喷头。本实用新型模具放入和取出方便,清洗过程中水体自然流出不会滞留在模具内腔,模具的边缘和内腔死角处也能够被迅速得冲洗干净。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王振;于希涛;刘云跃;于增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远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