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9879发布日期:2021-09-15 07:5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


背景技术:

2.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池一般是采用碳钢内衬玻璃钢(四油三布)防腐箱体,内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清水池、污泥池等池体,以及内置的提升泵、污泥/硝化液回流泵、剩余污泥排出装置、清水泵等设备。地下式安装,设置必要的检修人孔、通气孔等附属设施(圆形孔口、可锁),必须的可开启顶盖,便于大修。通过水力停留时间、悬浮物浓度、填料容积负荷、填料填充率、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等参数实现污水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3.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更进一步的关注,污水排放的合格标准也在逐年提高,而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改造费时费力,价格高昂,还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预留有备用药剂投入口,即便已经投入使用,也能方便的根据要求提高污水的排放水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内设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好氧池、污泥池和清水池的上端均连通有预留管,所述预留管的另一端引出至设备室后封闭端口或分别连接加药泵。
6.上述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所述预留管的近池端处设有逆止阀。
7.上述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所述预留管的内径为40~80mm。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部分池上设置预留管,当需要提高排水质量时,可以在设备室内分别接入加药泵,以此向池内投入对应药剂。如此就不必耗费极大人力物力改造甚至重建地埋式的污水预处理池。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为厌氧池、2为缺氧池、3为好氧池、4为污泥池、5为清水池、6为预留管、7为逆止阀、8为加药泵、9为设备室。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12.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内设有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污泥池4和清水池5,所述好氧池3、污泥池4和清水池5的上端均连通有预留管6,所述预留管6的另一端引出至设备室9后封闭端口或分别连接加药泵8。不改变排水水质标准时,预留管6在设备室内为
封闭状态,若需要投放药剂提高水质标准,则直接将预留管6连接加药泵8上即可,使用方便,可控性好,节约资源和成本。
13.上述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所述预留管6的近池端处设有逆止阀7。逆止阀7一方面能够挡住池内气体或微生物逆流入设备室9,同时当加药泵6运行时能够使药剂通过。
14.上述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所述预留管6长度一般超过50米,为了保证加药顺畅特别是初次加药,减少管内压力不平衡问题,将预留管6的内径设置为40~80mm。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其内设有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污泥池(4)和清水池(5),所述好氧池(3)、污泥池(4)和清水池(5)的上端均连通有预留管(6),所述预留管(6)的另一端引出至设备室(9)后封闭端口或分别连接加药泵(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6)的近池端处设有逆止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6)的内径为40~8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地埋式污水预处理池,其内设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好氧池、污泥池和清水池的上端均连通有预留管,所述预留管的另一端引出至设备室后封闭端口或分别连接加药泵。在部分池上设置预留管,当需要提高排水质量时,可以在设备室内分别接入加药泵,以此向池内投入对应药剂。如此就不必耗费极大人力物力改造甚至重建地埋式的污水预处理池。力改造甚至重建地埋式的污水预处理池。力改造甚至重建地埋式的污水预处理池。


技术研发人员:陈俭华 马先秋 秦志国 姚铄 赵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