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

文档序号:25737691发布日期:2021-07-06 18:4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粮食加工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原粮接收是粮食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随着现代粮食物流“四散化”的发展,汽车散装卸粮已成为原粮接收的主要方式。汽车散装卸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必须配备相应的除尘装置以达到环保要求。传统的散粮卸粮坑除尘方式是在卸粮坑外部设置侧吸风罩,将原粮与地表栅栏碰撞后产生的粉尘吸收。但散装粮卸粮过程中,原粮在地面以上的下料落差较短,在此段主要是因空气对流而产生粉尘。与之相对,原粮在卸粮坑内部运行路程较长,且在此运行过程中与坑内侧壁摩擦及碰撞、与坑内气流相对运动、原粮之间的相对作用等产生的粉尘量远大于原粮在地表以上产生的粉尘量。且由于卸料时地表栅格处会由于物料的倾泄而形成部分区域的料封,致使原粮进入卸粮坑内部后产生的大量粉尘无法通过地表栅格溢出或者溢出速度过快,外置侧吸风罩难以将内部粉尘收集,除尘效果不能达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最大程度对散装卸粮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包括卸粮坑、侧吸风罩、与侧吸风罩顶部出风口相连通的通风管道及斗式提升机;还包括位于所述侧吸风罩前方的主吸风罩,所述主吸风罩包括地面吸风管网及与地面吸风管网的后侧边相连的侧格栅,侧格栅与侧吸风罩的前侧面进风口相连通,地面吸风管网与侧吸风罩底部进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吸风管网为由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组成的栅格管网,每个所述纵向钢管底部沿纵向钢管轴向方向布置有若干个吸风口,且纵向钢管一端的通风口沿侧吸风罩的底部进风口伸入侧吸风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纵向钢管底部的若干个吸风口呈等间距间距布置,每相邻两个纵向钢管底部的吸风口呈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钢管安装于纵向钢管上部,且横向钢管与地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卸粮坑的底部出口边沿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将从卸粮坑出口流出的粮食导向至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吸风管网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一块挡尘侧板,所述挡尘侧板的底边与地面吸风管网的端边相连,所述挡尘侧板的后侧边与侧格栅的端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配备地面主吸风罩和侧吸风罩,可同时对卸粮时地表空气对流产生的粉尘、卸粮坑内运动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相比传统处尘装置的除尘量更大,除尘效果达到环保要求;

2、地面主吸风管网由若干横向钢管、具有吸风管道的纵向钢管均匀排列组成网状栅格结构,横向钢管置于上部用于承载冲击和重量,纵向钢管置于下部可吸收坑内粉尘;各纵向钢管的吸风口呈交错排列,与相比传统除尘装置能相比,能对整个扬尘面进行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吸风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纵向钢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地面吸风管网侧视图;

图5为图2中纵向钢管吸风口排列示意图;

图6为地面吸风管网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卸粮坑1、主吸风罩2、通风管道3、侧吸风罩4、挡尘侧板5、斗式提升机6、横向钢管7、纵向钢管8(其中:通风口8a、吸风口8b)、侧格栅9、地面吸风管网10、导向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包括卸粮坑1、侧吸风罩4、与侧吸风罩4顶部出风口相连通的通风管道3、位于侧吸风罩4前方的主吸风罩2及斗式提升机6。

主吸风罩包括地面吸风管网10及与地面吸风管网10的后侧边相连的侧格栅9,侧格栅9与侧吸风罩4的前侧面进风口相连通。地面吸风管网10为由横向钢管7和纵向钢管8组成的栅格管网,栅格管网可对进入卸粮坑1的原粮进行初步筛选;每个纵向钢管8底部沿纵向钢管8轴向方向布置有若干个吸风口8b,且纵向钢管8一端的通风口8a沿侧吸风罩4的底部进风口伸入侧吸风罩4内,从而使每个纵向钢管8底部的吸风口8b内均能产生负压,对内部粉尘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中,每个纵向钢管8底部的若干个吸风口8b呈等间距间距布置,每相邻两个纵向钢管8底部的吸风口8b呈交错排列,从而增大负压吸风覆盖面积。另外,吸风口8b也可倾斜布置,即吸风口8b位于纵向钢管8轴向平面以下,以便于对整个扬尘面进行全覆盖。

为保证地面吸风管网10能承受原粮卸载时产生的冲击力,未开孔的横向钢管7安装于纵向钢管8上部,且横向钢管7与地表平齐,主要用于承载物料的冲击力;开设有吸风孔8b的纵向钢管8置于横向钢管7下方,对坑内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

另外,卸粮坑1的底部出口边沿设置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将从卸粮坑1出口流出的粮食导向至斗式提升机6的进料口。

散装车卸出的原粮与地面吸风管网10碰撞产生的粉尘通过侧格栅9由侧吸风罩4吸收。由于持续卸粮便会致使卸粮坑1的顶部栅格处形成料封,坑内粉尘无法从顶部溢出至地表以上,故侧吸风罩4无法对卸粮坑2内部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此时,通过纵向钢管8底部的吸风口8b将内部粉尘吸入侧吸风罩4内。侧吸风罩4和纵向钢管8收集的粉尘,通过通风管道3进入风机及沉降过滤系统进行处理,保证排出大气的粉尘浓度小于120mg/m3。除尘后的原粮则经卸粮坑底部溜管进入斗式提升机内,输送至加工车间。

结合图1所示,如果散装车为后部卸料,卸粮坑1上部两侧可安装挡尘侧板5,地面吸风管网10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一块挡尘侧板5,挡尘侧板5的底边与地面吸风管网10的端边相连,挡尘侧板5的后侧边与侧格栅9的端边相连。挡尘侧板5可将散装原粮落入地表产生的粉尘集中于侧吸风罩4覆盖范围内进行吸收。如果散装车为侧向卸料,则无需安装挡尘侧板5,为散粮卸料留出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包括卸粮坑(1)、侧吸风罩(4)、与侧吸风罩(4)顶部出风口相连通的通风管道(3)及斗式提升机(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侧吸风罩(4)前方的主吸风罩(2),所述主吸风罩包括地面吸风管网(10)及与地面吸风管网(10)的后侧边相连的侧格栅(9),侧格栅(9)与侧吸风罩(4)的前侧面进风口相连通,地面吸风管网(10)与侧吸风罩(4)底部进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吸风管网(10)为由横向钢管(7)和纵向钢管(8)组成的栅格管网,每个所述纵向钢管(8)底部沿纵向钢管(8)轴向方向布置有若干个吸风口(8b),且纵向钢管(8)一端的通风口(8a)沿侧吸风罩(4)的底部进风口伸入侧吸风罩(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纵向钢管(8)底部的若干个吸风口(8b)呈等间距间距布置,每相邻两个纵向钢管(8)底部的吸风口(8b)呈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管(7)安装于纵向钢管(8)上部,且横向钢管(7)与地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粮坑(1)的底部出口边沿设置有导向板(11),导向板(11)将从卸粮坑(1)出口流出的粮食导向至斗式提升机(6)的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吸风管网(10)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一块挡尘侧板(5),所述挡尘侧板(5)的底边与地面吸风管网(10)的端边相连,所述挡尘侧板(5)的后侧边与侧格栅(9)的端边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散粮卸粮坑的负压粉尘处理系统,包括卸粮坑、侧吸风罩、与侧吸风罩顶部出风口相连通的通风管道及斗式提升机;还包括位于所述侧吸风罩前方的主吸风罩,所述主吸风罩包括地面吸风管网及与地面吸风管网的后侧边相连的侧格栅,侧格栅与侧吸风罩的前侧面进风口相连通,地面吸风管网与侧吸风罩底部进风口相连通。配备地面主吸风罩和侧吸风罩,可同时对卸粮时地表空气对流产生的粉尘、卸粮坑内运动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相比传统处尘装置的除尘量更大,除尘效果达到环保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鹏;蔡新斌;张永林;余南辉;余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轻工大学;贵州黔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4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