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0365发布日期:2021-09-18 02:4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水污染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3.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清洁,在情况严重时,需要对水质进行施药操作,通过施药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以及病毒,从而便于对水流进行治理,现如今的施药操作一般采用人工抛洒,施药效率较低,并且施药不均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范围均匀施药的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给电装置、飞行装置和施药装置,飞行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和螺旋桨,施药装置包括施药箱和三角形喷头,给电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呈x形设置,固定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接收板,固定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固定支撑板的每条边均设置有支撑桨条,每条支撑桨条远离顶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涡轮轴,每个螺旋涡轮轴的顶端均设置有螺旋桨,施药箱设置于给电装置的底端,施药箱呈长方体状设置,施药箱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椭圆施药管,每个椭圆施药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每个椭圆施药管均呈l状设置,三角形喷头为数个,数个三角形喷头分别设置于数个椭圆施药管的底端。
8.进一步的,每个螺旋桨的两角均为圆弧形倾斜设置。
9.进一步的,每个螺旋涡轮轴的内部均为镂空设置。
10.进一步的,每个椭圆施药管的中部均设置有过滤板。
11.进一步的,施药箱的顶端设置有输药插头。
12.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桨条的桨身均为圆弧状设置。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通过给电装置将电源供给飞行装置与施药装置,飞行装置带动施药装置与给电装置起飞,施药装置向需要治理的区域进行均匀的施药,通过施药杀死水中的细菌以及病毒,从而使需要治理的水域得到均匀的施药,使用该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代替人工抛洒,使施药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的施药非常均匀,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支撑板;2、螺旋桨;3、施药箱;4、给电装置;5、电路接收板;6、顶板;7、控制器;8、支撑桨条;9、旋转涡轮轴;10、椭圆施药管;11、施药供给板;12、三角形喷头;13、过滤板;14、输药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包括给电装置4、飞行装置和施药装置,飞行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1和螺旋桨2,施药装置包括施药箱3和三角形喷头12,给电装置15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支撑板1,固定支撑板1呈x形设置,固定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接收板5,固定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顶板6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7,固定支撑板1的每条边均设置有支撑桨条8,支撑桨条8起到固定并支撑旋转涡轮轴9的作用,每条支撑桨条8远离顶板6的一端均设置有电机9,电机的型号为x

team数个旋转涡轮轴9带动分别带动数个2进行旋转,为该施药装置提供飞行所需的动力,每个螺旋涡轮轴的顶端均设置有螺旋桨2,螺旋桨2旋转时吹动空气,从而提供动力,施药箱3设置于给电装置4的底端,施药箱3呈长方体状设置,施药箱3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椭圆施药管10,使施药箱3的药水可以得到输送,每个椭圆施药管10的靠近3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1,电磁阀11与控制器7连接每个椭圆施药管10均呈l状设置,使该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起飞或落地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的同时,可在喷洒药水时,三角形喷头12为数个,数个三角形喷头12分别设置于数个椭圆施药管15的底端,使施药箱3内的药水可通过三角喷头12进行喷洒。
23.其中,每个螺旋桨2的两角均为圆弧形倾斜设置,使螺旋桨2的旋转幅变大,使飞行装置的飞行力得到增强。
24.其中,每个螺旋涡轮轴的内部均为镂空设置,使螺旋涡轮轴更加的轻便,飞行时更加的轻便。
25.其中,每个椭圆施药管15的中部均设置有过滤板13,使进入椭圆施药管15的药物
得到过滤。
26.其中,施药箱3的顶端设置有输药插头14,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将药物输入到施药箱3。
27.其中,每个支撑桨条8的桨身呈对称设置,使飞行装置更加稳定,方便飞行装置起飞。
28.综上所述,该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给电装置4打开,将需要喷洒的药水通过输药插头14输入施药箱3,在控制器7的配合下,使控制该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实现运行,控制器7控制螺旋涡轮轴进行旋转,螺旋涡轮轴带动螺旋桨2旋转,控制飞行装置起飞,直至飞到需要施药的位置上,控制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的电磁阀11开始施药,药水从施药箱3流入数个椭圆施药管15,再从数个椭圆施药管15流入三角形喷头12,实现大范围均匀的施药。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电装置(4)、飞行装置和施药装置,所述飞行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1)和螺旋桨(2),所述施药装置包括施药箱(3)和三角形喷头(12),所述给电装置(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支撑板(1),所述固定支撑板(1)呈x形设置,所述固定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接收板(5),所述固定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固定支撑板(1)的每条边均设置有支撑桨条(8),每条所述支撑桨条(8)远离顶板(6)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涡轮轴(9),每个所述旋转涡轮轴的顶端均设置有螺旋桨(2),所述施药箱(3)设置于给电装置(4)的底端,所述施药箱(3)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施药箱(3)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椭圆施药管(10),每个所述椭圆施药管(10)的中部均设置有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与控制器(7)之间通过电线电连接,每个所述椭圆施药管(10)均呈l状设置,所述三角形喷头(12)为数个,数个所述三角形喷头(12)分别设置于数个椭圆施药管(10)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旋桨(2)的两角均为圆弧形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涡轮轴(9)的内部均为镂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椭圆施药管(10)的中部均设置有过滤板(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箱(3)的顶端设置有输药插头(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桨条(8)均呈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施药装置,其可大范围均匀施药,包括给电装置、飞行装置和施药装置,飞行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和螺旋桨,施药装置包括施药箱和三角形喷头,给电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呈X形设置,固定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电路接收板,固定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固定支撑板的每条边均设置有支撑桨条,每条支撑桨条远离顶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涡轮轴,每个螺旋涡轮轴的顶端均设置有螺旋桨,施药箱设置于给电装置的底端,施药箱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椭圆施药管,每个椭圆施药管的中部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每个椭圆施药管均呈L状设置。置。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深 杨占红 薛婕 赵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