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0882发布日期:2022-01-26 18:4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淋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2.风淋室又称为风淋,洁净风淋室,净化风淋室,风淋房,吹淋房,风淋门,浴尘室、吹淋室,风淋通道,空气吹淋室,风淋室是进入洁净室所必需的通道,可以减少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目前,风淋室的使用噪音过大,造成内部、外部的环境受到吵杂的影响,以及使用后清洁问题,无法实现快速清洁,不利于风淋室内的清洁,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具有隔音降噪的送风管道,以及输送后的风力由孔径小输送至孔径大的输送,降低风力噪音和风力吹送面的增大,通过风淋室内部的吸音设置,增加了风淋室内部的噪音降低,以及易清洁的结构设置,提高风淋室内部清洁。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包括风淋室、送风管道、输送管道、风机和吸音层,所述风淋室内壁表面粘连吸音层,所述风淋室的横向两侧以及上部分别设置有风道箱,所述风道箱的外围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通风机,所述风道箱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通过软管连输送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送风管道的外部周向表面依次粘连有隔音棉和隔音板,所述送风管道远离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锥形出风管,所述锥形出风管依次穿过风道箱和风淋室后、与风淋室内部连通,所述风淋室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坡面板,所述坡面板与风淋室之间设置有回收盒。
5.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呈“s”型结构,所述挡风板的表面均匀开设通风孔,所述挡风板靠近软管的一侧表面表面卡接降噪吸音棉。
6.进一步的,所述坡面板与风淋室之间的风淋室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回收盒的底部一体成型与卡槽插接的卡条板。
7.进一步的,所述各个风道箱内部均设置四个送风管道。
8.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道内部的挡风板数量设置4个。
9.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具有隔音降噪的送风管道,以及输送后的风力由孔径小输送至孔径大的输送,降低风力噪音和风力吹送面的增大,通过风淋室内部的吸音设置,增加了风淋室内部的噪音降低,以及易清洁的结构设置,提高风淋室内部清洁。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中的b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图2中的挡风板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图1中的a结构示意图;
14.图中:风淋室1、吸音层11、卡槽12、送风管道2、软管21、挡风板22、隔音棉23、隔音板24、锥形出风管25、输送管道3、风机4、风道箱5、水平板6、坡面板61、回收盒 62、通风孔63、降噪吸音棉64、卡条板65。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包括风淋室1、送风管道2、输送管道3、风机4和吸音层11,风淋室1内壁表面粘连吸音层11,风淋室1的横向两侧以及上部分别设置有风道箱5,风道箱5的外围设置有输送管道3,输送管道3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通风机4,风道箱5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管道2,且送风管道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送风管道2通过软管21连输送管道3,送风管道2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挡风板22,挡风板22之间间隔设置,送风管道2的外部周向表面依次粘连有隔音棉23和隔音板24,送风管道2远离软管21的一端螺纹连接锥形出风管25,锥形出风管25依次穿过风道箱5和风淋室1后、与风淋室1内部连通,锥形出风管25孔径较大的一端朝向风淋室1内部设置,风淋室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水平板6,水平板6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坡面板61,坡面板61的坡面呈从靠近水平板6向远离水平板6方向逐渐递减高度,坡面板61与风淋室1之间设置有回收盒62。
17.进一步的,挡风板22呈“s”型结构,此结构设置,利于实现二次降低风速,进一步降低风噪,挡风板22的表面均匀开设通风孔63,挡风板22靠近软管21的一侧表面表面卡接降噪吸音棉64,降噪吸音棉64进一步实现降噪吸音作用。
18.进一步的,坡面板61与风淋室1之间的风淋室1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12,回收盒62的底部一体成型与卡槽12插接的卡条板65,具有清洁回收后,可拆卸取下清理,提高风淋室1 内部清洁。
19.进一步的,各个风道箱5内部均设置四个送风管道2。
20.进一步的,送风管道2内部的挡风板22数量设置4个。
21.风淋室1、吸音层11、卡槽12、送风管道2、软管21、挡风板22、隔音棉23、隔音板 24、锥形出风管25、输送管道3、风机4、风道箱5、水平板6、坡面板61、回收盒62、通风孔63、降噪吸音棉64、卡条板65。
22.具有运行方式为:驱动两侧的风机4,风力输送至输送管道3内部,通过软管21连通送风管道2,由于送风管道2内部设置有降噪吸音棉64,实现降低风力以及降噪吸音作用,送风管道2外部依次设置有隔音棉23、隔音板24,起到隔断外部噪音传递,利于内部、外部的降噪吸音作用,通过连接锥形出风管25,通过锥形出风管25大口径一侧输送出去,起到降低风速,吹送面增大的技术作用,利于风淋增大,利于清洁使用,风淋清洁后,通过坡面板 61的坡面结构设置,以及可拆卸的回收盒62使用,增加风淋室1内部清洁,提高风淋室1 清洁效率。
23.综上总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具有隔音降噪的送风管道,以及输送后的风力由孔径小输送至孔径大的输送,降低风力噪音和风力吹送面的增大,通过风淋室内部的吸音设置,增加了风淋室内部的噪音降低,以及易清洁的结构设置,提高风淋室内部清洁。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淋室(1)、送风管道(2)、输送管道(3)、风机(4)和吸音层(11),所述风淋室(1)内壁表面粘连吸音层(11),所述风淋室(1)的横向两侧以及上部分别设置有风道箱(5),所述风道箱(5)的外围设置有输送管道(3),所述输送管道(3)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通风机(4),所述风道箱(5)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管道(2),所述送风管道(2)通过软管(21)连输送管道(3),所述送风管道(2)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挡风板(22),所述挡风板(22)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送风管道(2)的外部周向表面依次粘连有隔音棉(23)和隔音板(24),所述送风管道(2)远离软管(21)的一端螺纹连接锥形出风管(25),所述锥形出风管(25)依次穿过风道箱(5)和风淋室(1)后、与风淋室(1)内部连通,所述风淋室(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水平板(6),所述水平板(6)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坡面板(61),所述坡面板(61)与风淋室(1)之间设置有回收盒(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2)呈“s”型结构,所述挡风板(22)的表面均匀开设通风孔(63),所述挡风板(22)靠近软管(21)的一侧表面表面卡接降噪吸音棉(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板(61)与风淋室(1)之间的风淋室(1)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12),所述回收盒(62)的底部一体成型与卡槽(12)插接的卡条板(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风道箱(5)内部均设置四个送风管道(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2)内部的挡风板(22)数量设置4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淋室隔音降噪装置,包括风淋室、送风管道、输送管道、风机和吸音层,所述风淋室内壁表面粘连吸音层,所述风淋室的横向两侧以及上部分别设置有风道箱,所述风道箱的外围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通风机,所述风道箱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通过软管连输送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送风管道的外部周向表面依次粘连有隔音棉和隔音板,所述送风管道远离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锥形出风管,所述锥形出风管依次穿过风道箱和风淋室后、与风淋室内部连通。与风淋室内部连通。与风淋室内部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管敏军 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聚鑫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