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5991发布日期:2021-10-27 18:1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背景技术:

2.简单来说,水利工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研究、管理等过程中,然而,水利工程的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3.1、在使用时,水利工程的管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会产生许多淤泥,降低造成水利工程管道的堵塞,同时,水利工程管道的清淤操作繁琐费力,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连接管、连接头、加固网、连接块、进气斗以及清理槽和清理管,所述连接头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加固网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所述清理管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清理槽开设在所述清理管上,所述进气斗设置在所述清理管远离所述清理槽的一侧,所述清理槽与所述进气斗相贯通。
7.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槽上开设有口,所述进气斗通过软管与所述清理槽上的口相连接,所述清理槽的数量与所述进气斗的数量相同,所述清理槽的位置与所述进气斗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固网安装在所述清理槽上,所述清理管的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管径与所述清理管的管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泵机壳体、进气口、限位槽、电源机构、检修口以及控制开关,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泵机壳体的一侧,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泵机壳体上,所述电源机构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内部,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的一侧,所述检修口开设在所述泵机壳体上。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头螺纹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一侧,所述泵机壳体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电源机构为气泵供电,所述电源机构为镍电池。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移动轮、支撑杆以及连接扶杆,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远离所述移动轮的一侧,所述连接扶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泵机壳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限位槽缠绕存储在所述泵机壳体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清理机构,能够有效疏通水利工程的管道淤泥,防止水利工程管道堵塞,并且简化清淤操作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便于使用,通过支撑底板,将驱动机构运送到工作区域,将连接管从泵机壳体上的限位槽取出,先用连接头将清理管与泵机壳体内部的气泵相连接,再通过连接块将清理管安装在连接管上,通过控制开关,让电源机构为泵机壳体内部的气泵提供可靠的工作电力,同时通过连接管将清理管插入水利工程管道中的淤泥中,让气泵开始工作,将气体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清理管中,通过进气斗,快速让气体通过软管传送到清理槽的开孔中,对清理槽周围的淤泥进行吹动搅拌,并配合清理槽对淤泥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的清理机构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的清理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1、支撑机构;101、支撑底板;102、移动轮;103、支撑杆;104、连接扶杆;2、驱动机构;201、泵机壳体;202、进气口;203、限位槽;204、电源机构;205、检修口;206、控制开关;3、清理机构;301、连接管;302、连接头;303、加固网;304、连接块;305、进气斗;306、清理槽;307、清理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1.请参阅图1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底板101、移动轮102、支撑杆103、连接扶杆104、驱动机构2、泵机壳体201、进气口202、限位槽203、电源机构204、检修口205、控制开关206、清理机构3、连接管301、连接头302、加固网303、连接块304、进气斗305、清理槽306、清理管307。
22.具体的,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上安装有清理机构3;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连接管301、连接头302、加固网303、连接块304、进气斗305以及清理槽306和清理管307,所述连接头302安装在所述连接管301的一端,所述加固网303安装在所述连接管301上,所述连接块30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连接管301远离所述连接头302的一端,所述清理管307通过所述连接头302与所述连接管301相连接,所述清理槽306开设在所述清理管307上,所述进气斗305设置在所述清理管307远离所述清理槽306的一侧,所述清理槽306与所述进气斗305相贯通,通过连接头302将连接管301螺纹安装在泵机壳体201内部的气泵机上,然后再通过连接块304将清理管307螺纹安装在连接管301上,通过连接管301,将清理管307插入水利工程中的管道中,通过
进气斗305,将清理管307内部气体传送到软管中,对清理管307周围的淤泥进行吹扫,同时配合清理槽306,对淤泥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便于使用。
23.具体的,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清理槽306上开设有口,所述进气斗305通过软管与所述清理槽306上的口相连接,所述清理槽306的数量与所述进气斗305的数量相同,所述清理槽306的位置与所述进气斗30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固网303安装在所述清理槽306上,所述清理管307的通过所述连接块304与所述连接管30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301的管径与所述清理管307的管径相同,通过清理槽306,增加清理管307的清理淤泥的效率,方便使用。
24.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泵机壳体201、进气口202、限位槽203、电源机构204、检修口205以及控制开关206,所述进气口202设置在所述泵机壳体201的一侧,所述限位槽203开设在所述泵机壳体201上,所述电源机构204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201内部,所述控制开关206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201的一侧,所述检修口205开设在所述泵机壳体201上,通过控制开关206,让电源机构204为泵机壳体201内部的气泵供电,配合进气口202,方便外部空气进入泵机壳体201内部,再配合检修口205,方便对泵机壳体201内部结构进行检修及安装,便于使用,使用电源线,方便通过电源机构204上的充电口进行充电,方便操作。
25.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301通过所述连接头302螺纹安装在所述泵机壳体201位于所述进气口202的一侧,所述泵机壳体201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电源机构204为气泵供电,所述电源机构204为镍电池,方便连接管301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
26.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底板101、移动轮102、支撑杆103以及连接扶杆104,所述移动轮102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01的一侧,所述支撑杆103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01远离所述移动轮102的一侧,所述连接扶杆104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03上,移动轮102为万向轮,通过支撑杆103,拉动连接扶杆104上的支撑底板101移动,让支撑底板101依靠移动轮102将泵机壳体201运送到工作区,配合移动轮102上的轮刹进行固定,方便使用。
27.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泵机壳体201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01上,所述连接管301通过所述限位槽203缠绕存储在所述泵机壳体201上,让结构连接紧密,安全可靠,便于连接管301的储存。
28.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9.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杆103,拉动连接扶杆104上的支撑底板101移动,让支撑底板101依靠移动轮102将泵机壳体201运送到工作区,配合移动轮102上的轮刹进行固定,将连接管301从限位槽203中取出,然后通过连接头302将连接管301螺纹安装在泵机壳体201内部的气泵机上,然后再通过连接块304将清理管307螺纹安装在连接管301上,通过连接管301,将清理管307插入水利工程中的管道中,同时再打开控制开关206,让电源机构204为泵机壳体201内部的气泵供电,配合进气口202,方便外部空气进入泵机壳体201内部,再配合检修口205,方便对泵机壳体201内部结构进行检修及安装,将气体输送输送到连接管301内,再流到清理管307内,同时配合进气斗305,将清理管307内部气体传送到软管中,对清理管307周围的淤泥进行吹扫,同时配合清理槽306,对淤泥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
省事省力,便于使用,使用完成后,使用电源线,方便通过充电口为电源机构204进行充电,方便下次使用。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