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1524发布日期:2022-01-29 11:3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加速发展,环保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池的处理效率以及质量,污水处理厂采用a2o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池由于其构造不同,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滞留较短,尤其是厌氧处理时间较长,无法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效分解,需要对现有的处理池进行提标改造。
3.目前已有的污水处理池提标改造方式为通过对原构筑物拆除重建,或对其内部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工艺流程需要。这种改造方式建造施工量大、造价高、建设时间长,而且对原池壁结构稳定性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满足新工艺流程需要,解决现有技术提标改造建造施工量大、造价高、建设时间长,而且对原池壁结构稳定性影响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所述滞水结构包括厌氧池,所述厌氧池内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隔墙,将厌氧池分隔为若干个厌氧处理单元,所述滞水结构包括:
6.过水口,所述过水口设置在隔墙上靠近厌氧池池壁的一端,并且相邻隔墙上的过水口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厌氧池两端;
7.推流设备,安装在各个厌氧处理单元中;
8.其中,位于厌氧池一侧的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相对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厌氧池另一侧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后经过水口流向相邻的厌氧处理单元,形成曲折的流动路径。
9.进一步的,所述过水口呈菱形、正方形或圆形,过水口的孔径为20-35cm,并且过水口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90-120cm。
10.进一步的,所述推流设备采用潜水推流器,悬空安装在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20-30cm处,并且位于水流缓和区域。
11.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采用混凝土,均匀设置在厌氧处理单元底部,填充物顶端与厌氧处理单元顶端的距离为120-150cm。
12.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厌氧池的基础上,通过在隔墙上开设过水口,并且相邻隔墙的过水口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厌氧池两端,使得污水进入后依次经过各个厌氧处理单元,形成曲折的流动路径,延长流动路程,增加污水在厌氧池内的滞留时间,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发生反应被分解,满足新工艺流程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建
造施工量小、工程费用经济、工期短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厌氧,1-1、隔墙,1-2、进水口,1-3、出水口,2、过水口,3、推流设备,4、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
17.请参阅图1-2,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所述滞水结构包括厌氧池1、过水口2、推流设备3和填充物4,所述厌氧池1内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隔墙1-1,将厌氧池-分隔为若干个厌氧处理单元,若干个厌氧处理单元并排设置。
18.所述过水口2设置在隔墙1-1上靠近厌氧池1池壁的一端,并且相邻隔墙1-1上的过水口2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厌氧池1两端,可以有效拉长污水的流动路程。其中,位于厌氧池1一侧的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2相对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2,厌氧池1另一侧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2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水口1-3,污水从进水口1-2进入后经过水口2流向相邻的厌氧处理单元,形成曲折的流动路径,增加污水在厌氧池1的滞留时间,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发生反应被分解,满足新工艺流程需要。
19.具体地,所述过水口2结合隔墙结构设置为菱形、正方形或圆形,过水口2的孔径为20-35cm,并且过水口2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90-120cm,使污水根据设计流动。
20.推流设备3设有若干个,安装在各个厌氧处理单元中,尤其是水势缓和区域,用于调节污水的流动速度。具体地,所述推流设备3采用sr 4650.412 sf glygt型潜水推流器,悬空固定安装在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20-30cm处,通过蜗轮推动污水流动。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4采用混凝土,均匀设置在厌氧处理单元底部,填充物4顶端与厌氧处理单元顶端的距离为120-150cm,用于降低池容,减少单个污水处理单元的污水量,有利于充分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所述滞水结构包括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内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隔墙(1-1),将厌氧池(1)分隔为若干个厌氧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滞水结构包括:过水口(2),所述过水口(2)设置在隔墙(1-1)上靠近厌氧池(1)池壁的一端,并且相邻隔墙(1-1)上的过水口(2)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厌氧池(1)两端;推流设备(3),安装在各个厌氧处理单元中;其中,位于厌氧池(1)一侧的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2)相对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2),厌氧池(1)另一侧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2)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水口(1-3),污水从进水口(1-2)进入后经过水口(2)流向相邻的厌氧处理单元,形成曲折的流动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2)呈菱形、正方形或圆形,过水口(2)的孔径为20-35cm,并且过水口(2)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90-1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设备(3)采用潜水推流器,悬空安装在距离厌氧处理单元底部20-30cm处,并且位于水流缓和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填充物(4),所述填充物(4)采用混凝土,均匀设置在厌氧处理单元底部,填充物(4)顶端与厌氧处理单元顶端的距离为120-15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滞水结构,所述滞水结构包括厌氧池、过水口、推流设备和填充物,厌氧池内设有若干个隔墙将厌氧池分隔为若干个厌氧处理单元,过水口设置在隔墙上靠近厌氧池池壁的一端,相邻隔墙上的过水口相对设置,推流设备安装在各个厌氧处理单元中,填充物均匀设置在厌氧处理单元底部;位于厌氧池一侧的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相对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厌氧池另一侧厌氧处理单元与过水口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后经过水口流向相邻的厌氧处理单元,形成曲折的流动路径。本实用新型增加污水在厌氧池内的滞留时间,满足新工艺流程需要,并且具有建造施工量小、工程费用经济、工期短的优点。工期短的优点。工期短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苏焜 李学 张高进 庞静 闵修文 习建萍 邹大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