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水体原位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通过在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底部下表面设置触底防护结构和在主体支架迎流侧设置分流泄洪模块,能够防止因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能够分开水流和漂浮物以提高机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
背景技术:2.河湖水体原位净化机器设备因为长期固定在河湖水体中的一个位置,而且这个位置通常是在便于设备安装的风平浪静时选择的,容易忽视长期运行过程中水体水位的变化,例如有些时候水位升高至明显高位,有些时候水位降低至明显低位,还有在洪水季节可能有泄洪的需要等特殊情况出现等。不考虑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净水设备正常运行,例如,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导致堵塞曝气结构,或者泄洪时水流及漂浮物冲击设备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解体等。本发明人认为,如果在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底部下表面设置触底防护结构和在主体支架迎流侧设置分流泄洪模块,则能够防止因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能够分开水流和漂浮物以提高机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通过在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底部下表面设置触底防护结构和在主体支架迎流侧设置分流泄洪模块,能够防止因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能够分开水流和漂浮物以提高机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5.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下表面设置有触底防护结构,曝气模块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上表面,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迎流侧设置有分流泄洪模块。
6.所述触底防护结构为贴附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下表面的柔性发泡材料层。
7.所述分流泄洪模块采用等腰三角块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块的底边贴合所述主体支架的迎流侧,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上平面与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持平,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下平面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中上部。
8.所述迎流侧为所述主体支架的后侧,所述主体支架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右侧浮体,所述主体支架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左侧浮体,所述主体支架的前侧下部设置有微生物净水模块,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高压风机和控制柜,所述高压风机连接所述曝气模块。
9.所述周边立柱包括4根立柱,所述4根立柱分布在所述主体支架的4个角部,所述立柱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滑套,所述主体支架的角部设置有浮动滑杆,所述浮动滑杆插接在
所述环形滑套中。
10.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钉扎在水体底泥中的脚爪。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通过围绕主体支架设置触底防护结构和分流泄洪模块,能够获得防止因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的效果,以及能够分开水流和漂浮物以提高机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等效果。触底防护结构,用来防止河水水位下降,设备陷入污泥当中堵塞曝气结构。分流泄洪模块,用于抵抗较大水流冲击,分开水流和漂浮物,降低对设备的冲击。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1的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动力模块(包括高压风机、控制柜);2-右侧浮体;3-左侧浮体;4-立柱;5-脚爪;6-主体支架;7-环形滑套;8-浮动滑杆;9-曝气模块;10-触底防护结构;11-微生物净水模块;12-分流泄洪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17.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包括由周边立柱4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6,在所述主体支架6的底部下表面设置有触底防护结构10,曝气模块9位于所述主体支架6的底部上表面,在所述主体支架6的迎流侧设置有分流泄洪模块12。所述触底防护结构10为贴附在所述主体支架6的底部下表面的柔性发泡材料层。所述分流泄洪模块12采用等腰三角块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块的底边贴合所述主体支架6的迎流侧,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上平面与所述主体支架6的上表面持平,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下平面位于所述主体支架6的侧面中上部。
18.所述迎流侧为所述主体支架6的后侧,所述主体支架6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右侧浮体2,所述主体支架6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左侧浮体3,所述主体支架6的前侧下部设置有微生物净水模块11,所述主体支架6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动力模块1,所述动力模块1包括高压风机和控制柜,所述高压风机连接所述曝气模块9。所述周边立柱包括4根立柱4,所述4根立柱4分布在所述主体支架6的4个角部,所述立柱4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滑套7,所述主体支架6的角部设置有浮动滑杆8,所述浮动滑杆8插接在所述环形滑套7中。所述立柱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钉扎在水体底泥中的脚爪5。
19.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具有以下特点:采用四个立桩或立柱固定,立柱和设备之间用刚性圆环状物体连接,让设备水平方向固定,而在垂直方向可以上下滑动。在水位上上涨或者下降时时设备可以依靠浮体沿着立柱自动上涨或者下降。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定制行程。动力模块为独立模块,可以放在设备上面,也可以放在河岸之上来进一步保护动力安全。动力模块包括高压风机和控制柜。控制柜可以控制设备定时启停,甚至遥控运行。抗洪分流模块(或简称分流模块,也可以称之为分流泄洪模块),在泄洪时通过
往两边分开水流来保护设备。触底防护结构,用来防止河水水位下降,设备陷入污泥当中堵塞曝气结构。立柱可以根据水深加长,采用一段或者多段金属圆管螺纹连接,保证立柱刚性的同时方便运输和安装。立柱下端设计污泥中固定的分叉结构(即脚爪),还可以制作水泥配重块来增加稳定性。微生物模块,可以采用已经推向市场的载体固化微生物,模块中有曝气管路,由曝气模块提供气源。设备工作时,由高压风机带动曝气模块产生气泡,在压力作用下,气泡在四周围挡形成的箱体内向上,最后在水面形成强大推流效应。微生物经过培育之后随着水流扩散到水中,可以净化水质,去除有害物质,活化底泥等。分流模块,用于抵抗较大水流冲击,分开水流和漂浮物,降低对设备的冲击。
2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下表面设置有触底防护结构,曝气模块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上表面,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迎流侧设置有分流泄洪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底防护结构为贴附在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下表面的柔性发泡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泄洪模块采用等腰三角块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块的底边贴合所述主体支架的迎流侧,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上平面与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持平,所述等腰三角块的下平面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侧面中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流侧为所述主体支架的后侧,所述主体支架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右侧浮体,所述主体支架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左侧浮体,所述主体支架的前侧下部设置有微生物净水模块,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高压风机和控制柜,所述高压风机连接所述曝气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立柱包括4根立柱,所述4根立柱分布在所述主体支架的4个角部,所述立柱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滑套,所述主体支架的角部设置有浮动滑杆,所述浮动滑杆插接在所述环形滑套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钉扎在水体底泥中的脚爪。
技术总结一种抗冲击河湖原位净化一体机,通过在由周边立柱限位支撑的主体支架底部下表面设置触底防护结构和在主体支架迎流侧设置分流泄洪模块,能够防止因水位下降而使曝气模块陷入污泥中,能够分开水流和漂浮物以提高机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的抗冲击能力。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武学军 胡可分 杨保斌 宗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