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4514发布日期:2022-11-05 00: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中污水的氨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认识的深入,废水处理中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标准也日益严格。现有废水中对氨氮处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浓度废水来对应选择处理装置,以有效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目的是可根据不同水质选择对应的处理路径,使用一套装置解决不同水质,有效节约资源。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用于提供原水的进水管、用于通曝气器连接的曝气管、用于出水的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池的下部连通,所述曝气管与所述处理池连通,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池的出水口连通;
6.其中,所述处理池内通过隔板分割为至少三个并联的处理单元,且每个所述处理单元中均设有一个一号筛网、一个二号筛网,且所述一号筛网、所述二号筛网分别位于所述处理池的进水侧、出水侧,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中分为从左至右的三格。
7.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若干根进水支管路,所述曝气管上设有若干根气管支管,使得每个所述处理单元对应一根进水支管路、一根气管支管、一根放空管。
8.优选地,每个所述处理单元中位于所述一号筛网、所述二号筛网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填料。
9.优选地,每个所述处理单元中的所述填料比表面积不同。
10.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填料依次为比表面积为1500m2/m3的辨带式填料、比表面积为800m m2/m3的填料、比表面积为 300m2/m3的弹性立体填料。
11.优选地,每个所述处理单元的底部均排布有若干根曝气支管,且所述曝气支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管支管的出气口连通。
12.优选地,每根所述进水支管路上设有一液体流量计,每根所述气管支管上设有一气体流量计,每根所述放空管上位于所述处理池外部的管段上设有一闸阀。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合理选择水质处理流程,根据氨氮去除要求的不同,可切换为至少3种流程以单独运行或者并联运行,从而满足不同的氨氮去除要求。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俯视时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部分结构为剖开上层后的;
16.其中:
17.处理池1、进水管2、曝气管3、排水管4、隔板5、处理单元6、一号筛网7、二号筛网8、进水支管路9、气管支管10、放空管11、填料12、曝气支管13、液体流量计14、气体流量计15、闸阀16、蝶阀17、集水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为适应不同氨氮处理效果的污水的同时简化设施成本,实现灵活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所示的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用于提供原水的进水管2、用于通曝气器连接的曝气管3、用于出水的排水管4,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池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曝气管3与所述处理池 1连通,所述排水管4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池1的出水口连通;
20.其中,所述处理池1内通过隔板5分割为至少三个并联的处理单元6,且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均设有一个一号筛网7、一个二号筛网8,且所述一号筛网7、所述二号筛网8分别位于所述处理池1的进水侧、出水侧,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6中分为从左至右的三格,使得原水通过一号筛网7达到初步过滤,使其中大颗粒悬浮物的去除,所述二号筛网8可将悬浮于水中的小颗粒或新产生的较大颗粒物去除,同时达到二次过滤的目的,提高出水水质;
2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适应不同所述处理单元6处理污水,提高出水水质,所述进水管2上设有若干根进水支管路9,所述曝气管3上设有若干根气管支管10,使得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对应一根进水支管路9、一根气管支管 10、一根放空管11。
22.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位于所述一号筛网7、所述二号筛网8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填料12,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所述处理单元中还设有一集水槽 18,且所述集水槽18用于将各个处理单元6内处理后的水进行集中,且所述排水管4的进水口与所述集水槽18的出水口连通。
23.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的所述填料12比表面积不同。具体是:所述处理单元6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的填料12依次为比表面积为1500m2/m3的辨带式填料12(其单独运行时,氨氮负荷可达75.47 g/(m3·
d),当进水氨氮浓度低于4mg/l时,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mg/l;)、比表面积为800m m2/m3的填料12(单独运行时,其氨氮负荷可达180.63g/(m3·
d),当氨氮进水浓度达到7mg/l时,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mg/l)、比表面积为300 m2/m3的弹性立体填料12(单独运行时,其氨氮负荷可达36.8g/(m3·
d),当进水氨氮浓度在2mg/l时,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mg/l)。
24.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的底部均排布有若干根曝气支管 13,且所述曝气支管13的进气口与所述气管支管10的出气口连通,以促进所述处理池1内的填料
12均匀流化,且附着微生物,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25.为实施检测、控制出水效果,每根所述进水支管路9上设有一液体流量计 14,每根所述气管支管10上设有一气体流量计15,每根所述放空管11上位于所述处理池1外部的管段上设有一闸阀16。进一步地,为集中控制排水,所述排水管4上位于所述处理池1外部的管段上设有一蝶阀17。
26.本实用新型中未明确说明的结构或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因此不做赘述。
2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1)、用于提供原水的进水管(2)、用于通曝气器连接的曝气管(3)、用于出水的排水管(4),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池(1)的下部连通,所述曝气管(3)与所述处理池(1)连通,所述排水管(4)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池(1)的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处理池(1)内通过隔板(5)分割为至少三个并联的处理单元(6),且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均设有一个一号筛网(7)、一个二号筛网(8),且所述一号筛网(7)、所述二号筛网(8)分别位于所述处理池(1)的进水侧、出水侧,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6)中分为从左至右的三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有若干根进水支管路(9),所述曝气管(3)上设有若干根气管支管(10),使得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对应一根进水支管路(9)、一根气管支管(10)、一根放空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位于所述一号筛网(7)、所述二号筛网(8)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填料(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的所述填料(12)比表面积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6)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处理单元(6)中的填料(12)依次为比表面积为1500m2/m3的辨带式填料(12)、比表面积为800mm2/m3的填料(12)、比表面积为300m2/m3的弹性立体填料(1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处理单元(6)的底部均排布有若干根曝气支管(13),且所述曝气支管(13)的进气口与所述气管支管(10)的出气口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进水支管路(9)上设有一液体流量计(14),每根所述气管支管(10)上设有一气体流量计(15),每根所述放空管(11)上位于所述处理池(1)外部的管段上设有一闸阀(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级氨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用于提供原水的进水管、用于通曝气器连接的曝气管、用于出水的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池连通,所述曝气管与所述处理池连通,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池下部连通;其中,所述处理池内通过隔板分割为至少三个并联的处理单元,且每个所述处理单元中均设有一个一号筛网、一个二号筛网,且所述一号筛网、所述二号筛网分别位于所述处理池的进水侧、出水侧,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中分为从左至右的三格。其优点是:可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合理选择水质处理流程,根据氨氮去除要求的不同,可切换为至少3种流程以单独运行或者并联运行,从而满足不同的氨氮去除要求。从而满足不同的氨氮去除要求。从而满足不同的氨氮去除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贺珊珊 贾旭超 雷培树 万年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