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4330发布日期:2022-05-18 05:1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


背景技术:

2.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处理修复时可以采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这是一种地下水修复中的常用原位处理技术,通过可渗透的反应墙对地下水污染羽进行阻截和修复。
3.现市面上的地下水污染修复采用可渗透反应墙进行处理时,还需要针对污水的种类来安置相应的反应墙进行处理,此种修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修复范围较窄的效果,一旦污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含量复杂时,就容易出现修复效果差的情况,对地下污水处理修复的不够彻底,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修复方法包括如下:
6.s1,首先需要安装特殊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单层可渗透反应墙,此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墙为三重复合结构,这样当地下污水经过时就可以实现三重过滤的效果;
7.s2,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零价铁,当污水经过零价铁构成的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即可完成第一重过滤工作;
8.s3,然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二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磷灰石、沸石和熔渣,当污水全部经过时即可完成第二重过滤工作;
9.s4,最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三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三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碳源,这样即可实现全部的三重过滤效果。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在安装反应墙时,需要先确定好相应的安装位置,根据底下污水的流向来确定安装的地点,同时在开挖安装槽时需要挖出三个槽口,在对地下开挖后首先安装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然后在第一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二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二重过滤反应墙,最后在第二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三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三重过滤反应墙。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2中,当地下污水经过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由零价铁利用其还原性降低重金属的价态或降解有机物,从而降低污染物的迁移性或毒
性,完成第一重渗透过滤的效果。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3中,然后地下污水就会经过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由磷灰石、沸石和熔渣相互结合,利用其吸附作用以及沉淀作用来完成对污水的渗透处理修复。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4中,最后当污水经过第三重过滤反应墙时,就可以利用其增强微生物反应活性的原理,从而可实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达到了优异的吸附目的。
14.本发明通过设有特殊的三重过滤结构,可以对地下水污染实施三重渗透过滤的效果,由于组合了安装不同反应介质的反应墙,可以实现组合型修复,其中第一重过滤为重金属成分过滤,第二重过滤为吸附、沉淀过滤,第三重过滤为有机污染物降解,这样的组合式修复方法较好的扩大了污水的处理范围,可以全方面的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了高效修复的效果,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修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修复方法包括如下:
19.s1,首先需要安装特殊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单层可渗透反应墙,此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墙为三重复合结构,这样当地下污水经过时就可以实现三重过滤的效果;
20.s2,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零价铁,当污水经过零价铁构成的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即可完成第一重过滤工作;
21.s3,然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二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磷灰石、沸石和熔渣,当污水全部经过时即可完成第二重过滤工作;
22.s4,最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三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三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碳源,这样即可实现全部的三重过滤效果。
23.步骤s1中,在安装反应墙时,需要先确定好相应的安装位置,根据底下污水的流向来确定安装的地点,同时在开挖安装槽时需要挖出三个槽口,在对地下开挖后首先安装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然后在第一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二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二重过滤反应墙,最后在第二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三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三重过滤反应墙。
24.步骤s2中,当地下污水经过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由零价铁利用其还原性降低重
金属的价态或降解有机物,从而降低污染物的迁移性或毒性,完成第一重渗透过滤的效果。
25.步骤s3中,然后地下污水就会经过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由磷灰石、沸石和熔渣相互结合,利用其吸附作用以及沉淀作用来完成对污水的渗透处理修复。
26.步骤s4中,最后当污水经过第三重过滤反应墙时,就可以利用其增强微生物反应活性的原理,从而可实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达到了优异的吸附目的。
27.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有特殊的三重过滤结构,可以对地下水污染实施三重渗透过滤的效果,由于组合了安装不同反应介质的反应墙,可以实现组合型修复,其中第一重过滤为重金属成分过滤,第二重过滤为吸附、沉淀过滤,第三重过滤为有机污染物降解,这样的组合式修复方法较好的扩大了污水的处理范围,可以全方面的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了高效修复的效果,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步骤包括如下:s1,安装反应墙:首先需要安装特殊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单层可渗透反应墙,此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墙为三重复合结构,这样当地下污水经过时就可以实现三重过滤的效果;s2,第一重过滤: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零价铁,当污水经过零价铁构成的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即可完成第一重过滤工作;s3,第二重过滤:然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二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磷灰石、沸石和熔渣,当污水全部经过时即可完成第二重过滤工作;s4,第三重过滤:最后污水就会进入到第三重过滤反应墙,其中第三重过滤反应墙的组成结构为碳源,这样即可实现全部的三重过滤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安装反应墙时,需要先确定好相应的安装位置,根据底下污水的流向来确定安装的地点,同时在开挖安装槽时需要挖出三个槽口,在对地下开挖后首先安装第一重过滤反应墙,然后在第一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二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二重过滤反应墙,最后在第二个安装槽的后方挖出第三个安装槽,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三重过滤反应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地下污水经过第一重过滤反应墙时,由零价铁利用其还原性降低重金属的价态或降解有机物,从而降低污染物的迁移性或毒性,完成第一重渗透过滤的效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然后地下污水就会经过第二重过滤反应墙,由磷灰石、沸石和熔渣相互结合,利用其吸附作用以及沉淀作用来完成对污水的渗透处理修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最后当污水经过第三重过滤反应墙时,就可以利用其增强微生物反应活性的原理,从而可实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达到了优异的吸附目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填埋场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可渗透方法,修复步骤包括如下:S1,安装反应墙:首先需要安装特殊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单层可渗透反应墙,此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墙为三重复合结构,这样当地下污水经过时就可以实现三重过滤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设有特殊的三重过滤结构,可以对地下水污染实施三重渗透过滤的效果,由于组合了安装不同反应介质的反应墙,可以实现组合型修复,其中第一重过滤为重金属成分过滤,第二重过滤为吸附、沉淀过滤,第三重过滤为有机污染物降解,这样的组合式修复方法较好的扩大了污水的处理范围,可以全方面的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了高效修复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之 张艳霞 张辉 张猛 田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瀚铭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