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系统及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08697发布日期:2023-04-19 13:0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净化系统及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液体净化,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系统及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水净化处理需要将自来水转化成纯度较高的去离子水,对液态水中的颗粒粒径大小及电导率均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测量水电导率的方法是通过手动采集水箱内的液态水进行测量,但是这种测量方法无法满足水系统中液态水电导率的实时监测。且该方法存在繁琐复杂,测量精度较差等问题,同时也无法将实时获取液态水的电导率,不能保证供水达到系统要求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时对液体电导率进行检测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净化系统,包括:

3、水箱,所述水箱的第一进液端用于与水源相连通;

4、驱动泵,所述水箱的第一出液端与所述驱动泵的进液端相连通;

5、去离子器组,所述去离子器组的进液端与所述驱动泵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去离子器组包括第一去离子器和第二去离子器,所述第一去离子器和所述第二去离子器并联设置;

6、电导率检测元件,所述电导率检测元件设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

7、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液端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与所述水箱的第二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用于与去离子水容器相连通。

8、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净化系统,采用水箱、驱动泵、去离子器组、电导率检测元件和第一控制阀的组合结构,水箱用于盛装液体,驱动泵能够对液体进行驱动,进而使得液体进行流动,去离子器组能够对水箱内液体的电导率进行控制,电导率检测元件设于去离子器组的出口端,能够实时对经过去离子器组的液体进行检测,便于保证输出去离子水的电导率,第一控制阀分别连通水箱、去离子器组和外界,能够使得净化系统进行内循环模式或者向外界输出去离子水,其中,去离子器组包括第一去离子器和第二去离子器,便于在一个去离子器损坏时进行及时的更换,提升了可靠性和便捷性,本发明中的净化系统将电导率检测元件集成到净化系统内,且安装在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实现了电导率的实时监控,且第一控制阀能够切换净化系统的内循环模式和向外界输送去离子水的模式,便于把控去离子水的输出质量,提升了可靠性。

9、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净化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进液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液端与所述第一去离子器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液端与所述第二去离子器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液端和所述第三液端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液端择一连通。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系统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所述驱动泵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液端与所述第一去离子器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液端与所述第二去离子器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液端和所述第三液端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液端择一连通。

1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上述的净化系统进行实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4、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一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一压力差;

15、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小于预设电导率参数值,控制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关闭,并使第一控制阀的第一进液端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连通,以使净化系统进行内循环模式;

16、在内循环模式下,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二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压力差;

17、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控制第三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三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19、根据第二电导率数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电导率数值,且第二压力差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差,判定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内循环模式下,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二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压力差之后还包括:

21、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保持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关闭,并使第一控制阀的第一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连通,以使净化系统继续进行内循环模式。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23、根据第二电导率数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电导率数值,且第二压力差小于第一压力差,判定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内循环模式下,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二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压力差之后还包括:

25、根据第二电导率数值大于第一电导率数值,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导率参数值,控制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关闭,并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和第一控制阀的进液端。

2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控制第三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三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之后还包括:

27、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三电导率数值;

28、根据第三电导率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导率参数值,控制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关闭,并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和第一控制阀的进液端。



技术特征:

1.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进液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液端与所述第一去离子器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液端与所述第二去离子器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液端和所述第三液端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液端择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所述驱动泵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液端与所述第一去离子器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液端与所述第二去离子器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液端和所述第三液端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液端择一连通。

5.一种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系统进行实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内循环模式下,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二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压力差之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内循环模式下,获取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的第二电导率数值以及去离子器组进液端与出液端之间的第二压力差之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电导率数值、第二电导率数值、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控制第三控制阀的第二液端关闭,并使第三控制阀的第一液端与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液端连通之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液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系统及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中的净化系统水箱的第一出液端与驱动泵的进液端相连通,去离子器组的进液端与驱动泵的出液端相连通,去离子器组包括第一去离子器和第二去离子器,第一去离子器和第二去离子器并联设置,电导率检测元件设于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第一控制阀的进液端与去离子器组的出液端相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液端与水箱的第二进液端相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液端用于与去离子水容器相连通。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净化系统,能够实现电导率的实时监控,且第一控制阀能够切换净化系统的内循环模式和向外界输送去离子水的模式,便于把控去离子水的输出质量,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沈雪松,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